孫堅
孫堅角色背景:
史實:孫堅,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人。東漢末年將領、軍閥,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裔。
史書載“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jié)”。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zhàn)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zhàn)役。后與劉表作戰(zhàn)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孫權稱帝后,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
萬象圖:孫堅,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人。東漢末年將領、軍閥,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裔。
少時便有單人戰(zhàn)群寇事跡,年紀漸長后更以平叛四方為任。性格剛強,勇而無懼,自信甚有些許自負。能強硬處世中再強硬三分,故也與西北梟雄董卓多有不合。
天下群雄起,歃盟破董卓時,首先攻入洛陽,搶得帝璽,但也因此留下無窮后患。
有傳聞身死之后其魂不滅,依舊浪蕩江東,護佑孫氏一族。
孫堅背景故事(一):
江水支流向東,三百年來一路奔騰霧罩。堤岸處夜色朦朧,隱隱有楚歌難掩。
“總聽聞烏江東岸有昔時古戰(zhàn)場喊殺之聲,今行一遭卻只聽得這些悲傷聲調(diào),難免有些無趣?!苯躺嫌猩倌耆苏硎侄校匝宰哉Z。
“世人都只嘆項王不肯過江乃是一誤,卷土重來或也為未可知。哈,庸人怎能知曉英雄心境!死戰(zhàn),無退。唯應如此!他若真借舟過了江,那哪還配得上尊位之中霸王二字?”
霧氣更深,少年人循著江水東望,卻也不禁長嘆一聲。
“才說世俗庸人多妄嘆英雄,怎才走幾步你又學起癡愚模樣?!庇新暫鋈辉谏砗髠鱽?。
少年回顧,只見一寬大衣袍裹著的個見不得真身的人影。
“你又何人?何時跟我身后?”先前可未聽得有腳步聲跟著。
“呵,呵?!笨床磺宓娜擞跋仁切α藘陕暡庞每輪〉纳ひ粽f道,“名字有何意義?若只是稱呼喚我獵鹿人便好。我早在此處,只你來時未曾留意到??煞窕卮鹞遥讲拍銍@息的是什么?”
少年開口才要回答,卻又忽的聽見一聲虎嘯。只能斂起眉峰慢慢轉身看向后側,果然,一只露齒流涎的猛虎正緩緩迫近。
風聲驟起,少年俯身翻滾,大虎自面目之上掠過。挺直身子,等不及做幾回喘息虎爪又至。
只這一次人來不及再做閃躲,被虎一下?lián)涞皆诘?。少年掙扎著撕扯不開猙獰獸口,便心思電轉之下用手肘擊散了松軟江岸,連帶著身上猛獸一并滑落水中。
湍急水流很快就將人與虎分散開,身上壓力乍消,少年若此時潛水便可抽身而走。只是岸上自稱獵鹿之人的身影依舊發(fā)聲追問。
“方才,你所嘆是為何?縱是英雄豪杰勇而無懼,面死不退又能何為?”
少年聽此一問,忽的沒了遁走的心思。再一抬頭盯住猛虎之時,眼角余光卻不知被水底的什么東西晃了一眼。就像是一種明悟,少年人霎時就知道了那是什么。
正在此刻,猛虎又浮上水面“嗚嗷”一聲開口咬來。
虎嘯使得水紋也更添幾分蕩漾,而在撲擊之后隨即便見有血紅彌漫,漸染江岸。但,不似人血。
將時間溯回,剎那一瞬。原泛著微亮光芒的異物被猛地抽離江底,一口古刀照耀霧氣之中,雖不知被水淹了多久,卻依舊鋒刃霜寒。
放任猛虎撕咬左臂以為誘餌,右手卻將刀抵住虎首,自其頜下劃出深壑。流光一瞬,一腔虎血旋即被流水滌空,僅留下滿鼻血腥。
“我只嘆,”刀很長,使人勉強可以駐在泥沙上,“今人不見古時月,唯恨古人不見我。項王雄風千載,不渡烏江當然無錯,只可惜孫堅晚生江東三百余載,不能有英雄相忌之時。更嘆我逢不得亂世,難展此身豪杰銳氣。面死不退,能有何為?只也一問,死何有懼?”
“你很自信?!鲍C鹿之人一改前時低沉語調(diào),笑得格外豪邁起來,“哈哈哈,只是誰道天下無亂世?將至,將至!此刀名為觀臺定秦,乃彼時余焚阿房所得之劍改鑄,今朝得遇江東少虎便贈予后人了。哈哈…”
烏江上飄蕩了三百多年的霧氣一夕而散,晨起陽光透過粼粼波濤照得四周清明非常。寬袍人早不再,江水依舊碧色,只有手中古刀依舊鋒芒震顫,仿佛那豪邁笑聲不止。
?
?
?
?
孫堅背景故事(二):
寬厚帳篷內(nèi)大堆的火焰熏蒸著空氣中的鐵銹味,除開偶有的木柴噼啪聲外這里甚至可以算是一種靜默。
旗幟旁的將軍挎刀而立,閉目養(yǎng)神;桌案上的主帥攤開破舊圖冊標點著敵情。依舊無聲,但卻又仿如風雨之即來。
帳外風聲忽勁,簾門被掀開一角。大股的風只一下便將瘦弱的令兵送到將帥身前。
“稟張司空、孫將軍,董將軍已至營前,是否接引入帳?”
還沒等個回復,又是一陣狂風擠進帳內(nèi),將原本熾燃著的薪炭吹熄大半。
“末將破虜將軍董卓,受詔參見張司空。”黑壯的軍士隨風同入,脫口而出的聲音猶如獸吼般擾得焰火搖曳不止。
“好好好,仲穎來了便好。請先一旁落座?!弊腊负蟮闹鲙涱^發(fā)斑白,些許發(fā)絲同臉上的褶子一起用力賠笑著。
“且慢!”閉目的將軍卻猛地睜開雙眼,按著腰刀緩步走下階級,“董卓軒昂自高,又受詔久而不謁,該應按軍法斬之?!?/p>
“呵。”董卓并不做任何反駁,只是一聲冷笑。倒是主位上的張司空擺出一副和事佬的樣子,插在兩人之間。
“仲穎素來于河、隴之間頗具威望,一時晚到料想也是有軍民事擾,文臺不需緊張,不需緊張?!?/p>
孫堅,孫文臺低頭看向主帥,終也沒在繼續(xù)話題,只是又問道,“我等此次率軍是為羌胡之亂,現(xiàn)下人員既已齊備,不知司空欲何時何處進軍剿賊,還請示下?!?/p>
“這…董仲穎久守西北,不如請之先言高論?!?/p>
孫堅看著眼下這個本很高大的老人一直躬身回話就覺得十分好笑。
“我軍中缺糧,不能久駐長安。因之我建議分兵西北各地,待明年軍備補齊再從長計議亦無不可?!倍亢敛豢蜌猓f完話竟有轉身而出的意思。
孫堅眉毛再挑,“不可!你軍中缺糧,叛軍自然更甚。此時不去擊破羌胡而等到明年草原恢復了元氣,卻不知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將之攻克!倒不如由末將提領一萬之眾直往秦川踏滅敵巢?!?/p>
“依我之見啊,按著仲穎的意思辦還能更穩(wěn)妥些?!?/p>
“自是如此,區(qū)區(qū)別部司馬,不過借著些許運勢平了點滴江淮水匪罷了,能懂得幾分兵法?!?/p>
和事佬又忙安撫兩人道:“同為國家出力,不必自傷了和氣。此事我已裁定,就按仲穎意思了?!?/p>
兩人都沒在說話,皆是一臉的不悅先后出了中軍帳。
董卓在前,此時又刻意譏諷幾句,“江東子弟何時也能提刀上馬了?西北風重,可別吹破了你們的臉皮。”
尋常刀劍相擊所出無非金石鏘然之聲,但眼下兩刀同橫一處,發(fā)出的卻是一聲悶響。
體態(tài)稍臃的董卓半抽出刀,做個招架。下劈的孫堅身形再動,單手改為雙握加力向下壓去。董卓難以擎住便后撤一步,借個力將身子錯位并又把長刀撩刺過來。
停在空中的觀臺定秦整體不動,按刀的人再進一步,將那記撩刺又格擋回去。
“停手吧。我可打不贏你?!闭吹兜亩恳膊坏然貜捅憔従徥樟藙帕?。“倒也未曾想,你竟有膽量敢于此地向我動刀,就不怕出不了涼州荒灘嘛!”
“正式因你等類人太多,大漢天下才會危亡至此!孫堅縱橫江表十數(shù)載,平夷撫叛久經(jīng)戰(zhàn)陣,當然也有殺了你再全身而退的把握。”
董卓要比孫堅矮上些許,此時莫名嘴角帶笑又伸手示意孫堅附耳過來。
頭低些,聽到的話竟是,“文臺兄很有自信,只是莫不會覺得漢室尚有回天之力吧。”
孫堅不語。
“既然亂世已有待發(fā)之勢,足下何不早做謀劃,與我一起破碎了舊世又有何不好?哈,哈哈…”在放肆大笑中,壯碩的身影漸漸走遠。
孫堅不禁握緊了掌中的定秦刀。
“或許你說的對,破后方能重立。只和你這般人共謀天下則與虎謀皮能有何異?”
?
?
?
?
?
?
?
孫堅背景故事(三):
寂地無聲,冷。
呼出口氣。像是陷入冬九寒潭一般,愈掙扎愈遠離僅見的光亮。
持續(xù)下墜,不知身后是幾層摞疊的深淵,也不知終點何處。不過,既然時間都似乎沒了存在的意義,倒不如就閉上眼,想想往來此處之前的所遇所見。
一根殺矢箭自破損的胸鎧上無聲剝離,爛糜的血肉也在快速恢復成本來樣子。終于,箭頭完全離體一刻,世間的鏗鏘金鳴、戰(zhàn)鼓催迭剎時再涌進耳中。
不僅是喊殺聲動,就連早嗅得厭惡了的烽煙味都顯得沁人。
抬手想斬殺眼前諸敵,卻發(fā)現(xiàn)手臂無力,古錠刀不僅未能落下反更是在上揚。
原來,英雄終是身死他鄉(xiāng)。
流星飛墜,淵藪深里,塵煙四起。孫堅終于跌落在地,不過并未覺得傷痛。
苦笑掛臉,“料也是不能再覺痛了才是。原來人死之后,僅是疼痛都已應值得珍惜?!?/p>
搖晃腦袋,讓自己更清醒幾分,試著回想起不久前那次夜談:
“早勸張司空速除董卓以絕后患,卻是軟弱不敢執(zhí)杖。以至賊悍然入京,挾持帝室、肆意王公生死,此禍盡司空所成!”
“文臺言之有理,只不過現(xiàn)下亂世已成,再論起因也于事無補。還是先著手為自己某得個安身立命之所才是關鍵。”
“我雖自持武勇不弱項王,統(tǒng)軍可比大漢淮陰,卻也不知究竟何處方可安身。”
“莫要憂心。古來良禽擇木,文臺素有陷陣之勇,怎會求不到一處安身地。況且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之家,也早殷勤以盼能與足下聯(lián)手,以期徐圖江表,乃至天下?!?/p>
“只可惜現(xiàn)下兵微將寡,成不得大事。若是有個萬余兵士,憑我之能鯨吞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又有何難!”
“自是當然。文臺兄有追敵破城之能,昔日會盟時也曾破關戰(zhàn)將,連戰(zhàn)連捷,今袁術有真心聯(lián)合之意,倒不如請與我賭上一次:我借車馬兵糧予你,你自去往襄陽圍城,若彼時城破,襄陽便為你所有;若是久攻不克,文臺亦可回壽春入我?guī)は拢覄t親去為你表個高爵。如何?”
“倒是,也無不可。”
“好。如此說定?!痹g起身敬酒,卻又一問,“只還有一事我想向文臺打聽一二。”
“袁公所指何事?”
“聽聞文臺兵進洛陽之時曾尋得傳國玉璽……”
江東孫氏應有一地棲身,孫堅如是想。但,自信以至自負如他,卻從未多思此行或身隕襄陽又當如何。
寂地似乎并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一縷孤魂浪蕩在此忍不住憑空一聲嘆。
似乎,有回音!
孫堅一下愣住,自己方才盡是想了些什么!一世英雄,身死即已又說這些牢騷話有什么用。況且身雖死魂卻不滅,萬不能如此消沉沮喪,萎靡不振可不像個江東子弟。
踉蹌著起身,才向無光的世界走了幾步就忽然碰壁。沒有痛覺,但卻有觸覺!而且就在接觸的瞬間,一點光亮開始閃耀,并迅速蔓延開散。眨眼而已,孫堅所在已如白晝。
“此,究竟何處!”
孫堅被強光晃得不禁低頭,地上雖也有光芒但隱約卻看見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卑藗€字。
“竟是傳國玉璽之內(nèi)!難道是受伏時心血沾染了這方神器造就了此等異象?”
光芒更照射得睜不開眼,孫堅閉目思索起來,待到再睜開眼,竟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到了外界一處墓前。看著墓碑寫的正是自己名諱,而手捧玉璽跪泣一旁的乃是長子孫策。
“癡愚!對著死人哭于活人世間能有何用?”見如此涕淚橫流的兒子,孫堅忍不住揮手拍向孫策,但卻是一個空。
“唉?!庇⑿垡矡o奈,又是一聲長嘆。
“父親?”孫策猛地抬頭,他確定自己聽到了什么!“是父親!”
?
?
?
?
?
?
?
?
角色人際關系:
一、同世相交
劉協(xié):先將軍堅,念在平討,雅意未遂,厥美著聞。
陳壽:勇?lián)磩傄悖挛l(fā)跡,導溫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壯之烈。??
董卓: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
朱治:破虜將軍昔率義兵入討董卓,聲冠中夏,義士壯之。??
曹叡: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兇,自擅江表,含垢藏疾。
公孫瓚:又長沙太守孫堅,前領豫州刺史,遂能驅走董卓,掃除陵廟,忠勤王室,其功莫大。??
二、后世評說
孫元宴:委存張公翊圣材,幾將賢德贊文臺。爭教不霸江山得,日月征曾入夢來。
何去非:特孫堅激于忠勇,投袂特起于區(qū)區(qū)之下郡,奮以誅卓,雖卓亦獨憚而避之。惜乎!三失大機而功業(yè)不就,卒以輕敵遂殞其身,由無謀夫策士以發(fā)其智慮之所不及故也。
晁補之:吳人輕而無謀,自古記之矣。孫堅、孫策皆無王霸器。堅輕騎從敵,策暫出遇仇,俱以輕敗。雖賴周瑜、魯肅輩輔權嗣立,亦權稍持重,故卒建吳國也。
王應麟:孫堅與策,皆以輕敵隕其身。權出合肥之圍,亦幸而免。
羅貫中:誰道江南少將才?明星夜夜照文臺。欲誅董卓安天下,為首長沙太守來。
角色相關
愛好
王侯將相多喜射獵,孫堅亦是如此。只不過他對那些獐鹿之類從來興趣不大,只愛圍狩豺狼虎豹等猛獸,尤其是虎類,每每行軍聽聞當?shù)赜谢?,便多做停留,專起衛(wèi)隊獵之。故孫堅身上沒有琳瑯珠玉,卻不乏獸王骨皮。
此愛好因之言傳身教,子嗣中如伯符、仲謀等也皆以此為樂。為后世留下了不少如:親射虎,看孫郎式典故。
傳聞|事跡
孤入鷹巢
孫堅年少便勇武非凡且頗具游俠氣。一日臨江遇水寇劫掠渡人,收受往來錢財,氣焰囂張至極。
孫堅見之則一人提刀直往賊舟,登船也不搭話揮刀就砍。賊首反應不及立斃當場,其余賊眾當即四散而逃??蓪O堅卻不肯輕易放過,接連又追殺三五人,直至分散后再尋不見水寇這才洗凈刀鋒踱步回家。
帝璽重明
洛陽城將陷亂軍烽火之中,獨獨一口寒潭深井卻依舊醞釀著千百年來難得的皇家寂靜。
忽一日,有金鑲玉章落進水,其竟激起了遺忘井中久也不見的波瀾。
帝璽,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本是光彩燁人的傳世圣物,卻因桓靈二帝以來,外戚官宦掌權,黯淡了應有的樣子。若能就此藏匿尋常井中或許倒也比在世上更有幾分價值。
可惜,它還是被人撈起,獻在挎刀將軍身前。
匹夫無罪,但身懷重明帝璽,就真的是福非禍嗎?
?
專屬武器
觀臺定秦
觀臺定秦與阿房定秦原同為秦皇集天下力鑄三年而成之劍。鑄成后未曾開封便深埋阿房宮底,但后遇霸王焚宮事件,才使寶劍重現(xiàn)人間界。
項王又命巧匠將其改鑄,并親施霸王拔山力輔之。千日后,終于焚爐再啟,定秦兩劍脫胎再造。其中一者長刀模樣,四面隱起作山云文,數(shù)百年后輾轉董卓、蔡邕、等人之手;一者古錠刀形,長約五尺,同樣于百年后為孫堅自江東舊地尋得,后又流傳孫氏一族。
值得一提的是,兩刀乃是同鞘刀,雖形狀不同卻可放入一鞘之內(nèi),故刀柄俱為半狀。后董卓機緣而得之荊楚霸王刀乃無鞘部分,孫堅所持觀臺定秦則刀鞘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