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11話的一些思考
這一話許多地方和自己的經歷有些共鳴。
所以忍不住碼一個夾帶私貨的小解析,僅代表個人見解w?
希望對沒看明白的小伙伴有幫助。還沒看的小伙伴慎點。
一:關于敘事和架構。
本集其實是一個偽倒敘,因為故事整體流程是正序發(fā)生的,即:
眼鏡娘解開紅繩——懲罰開始(這個懲罰也是占據(jù)了本回大部分時間的部分)——鄰居被流放地獄——眼鏡娘在領居家找到貓,看到貓的照片,故事結束。
只不過其中懲罰這一部分為倒敘,即:
鄰居在幻境中成為了眼睛娘,加害者完整的體驗了受害者所經歷的一切。
二:關于鄰居。
故事中提到了她的職業(yè)為夜間接線員。作為一只現(xiàn)役話務狗我想我還是很能理解這種感受的:晨昏顛倒,長時間坐班,忍受電話那頭的無理取鬧,到家后直接自閉完全不想和別人有多余的交流;但貓這種治愈的小動物卻容易成為排解孤寂的出口。
于是,公寓不允許養(yǎng)貓,她便開始了散養(yǎng),并逐漸把貓貓當成了自己唯一的朋友——是的,她在地獄的小船上所言非虛,對于一個在一成不變的日常中獨飲寂寞的人,小動物就是很容易成為這樣不可替代的存在。
所以,貓貓當然沒事,不是什么最后沒影子就是沒了(問就是作畫失誤?。?/p>
眼鏡娘收到的肉是鄰居買的。
她小小的世界里都是這只貓咪,又怎可能忍心下手呢?
當然,一方面是由于散養(yǎng),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工作性質,她顯然也有照顧不周的地方,比如給貓貓的肉變質生蟲。這也導致了剛搬來的眼鏡娘認為摩爾/咪是一只沒什么人照顧的小野貓,從而起了領養(yǎng)的念頭,也成了后來鄰居一系列報復的導火索。
三:關于報復。
很巧的是,去年因為疫情和個人原因辭職后,我也散養(yǎng)過院子里的一只小流浪貓。
喂了幾個月她見面就蹭,窩在我旁邊不走,我化了。
幾次有過收養(yǎng)的想法,但都沒能下決心。直到有一天,父親回家說,他下午出門的時候,看到一對母女在喂那只貓貓,貓好像跟他們往車里去了;然后他散步回來就沒在院子里看到貓了。
我當時……毫不夸張的說,真的有想砍人的沖動。說文藝點叫自己(一廂情愿)傾心付出的對象被截胡了,說難聽點就是,“我的白菜被豬拱了”(。)
我知道自己是無理取鬧,但因為當時沖下去沒見到貓貓,我甚至都想提刀去找門衛(wèi)調監(jiān)控了。
這里先按下不表,但總之,我想我理解鄰居那種心情。
只不過,她最后采取了過于極端的“表達”方式,引來了惡果。(或許性格上也存在缺陷吧)
四:小總結。
本話標題《遙遠的鄰居》,我覺得起的真的很貼切。
最遙遠的,向來是心和心的距離;造就悲劇的,可能也僅僅是人與人的隔閡。
這個故事從一個人的孤獨中開始,在另一個人的寂寥中結束。
黃昏里,在擁有兩個名字的同一只貓兒的照片簇擁里,
于莫扎特K545第二樂章略帶悲戚的旋律中;
一墻之隔的兩顆心終究還是如此遙遠,遠到只能他日于地獄相會——
又或者,那距離終于是近了一點點,只是為時已晚。
所以——有事千萬別憋著,也務必不要上來就采取極端手段。
可能多打個照面,大家就是一起擼貓的好鄰居了。
而不是地獄里的陌路人。
寫在最后:
前面那個小故事的后續(xù)。
那晚我在院子里蹲到凌晨,沒等到所謂的母女;不過等到了貓貓——
Y的只是去隔壁院子里蹭吃蹭喝了。
當然,經過我爸這么一攪合,我終于是決定占有……呸,我是說收養(yǎng)她,就在第二天。
她在那年春天出生,所以我叫她晴。
如今晴已經來我家一年多了,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一縷別樣的光彩。
希望天下貓奴都幸福w
也希望面對所有的遙遠,我們都能邁出理性的一步,不要讓其成為不幸的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