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外國哲學史部分》2.3.38 馬布利
【本文轉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習參考】
38、馬布利(公元1708—1785年)
? 法國啟蒙學者、空想共產主義者。出身于貴族家庭。曾任職外交部門,一七四六年因厭棄專制制度而辭職,專門從事研究工作。
? 馬布利認為公有制是天然合理的。在原始時代,人們過著一種完全自由、平等的共產主義生活。這是由于自然界對人類是完全平等的,它賦予大地的一切財富都是屬于每一個人的,它給所有的人以同樣的器官、同樣的需要。后來,因為財產分配的不平等引起利益的不平等,造成貧富的對立,道德的頹廢,智慧的退化,偏見和欲念的產生,從而出現(xiàn)暴虐的政府、強制性的法律以及侵略和戰(zhàn)爭??傊接兄剖恰耙磺凶飷旱幕驹颉?span id="5tt3ttt3t" class="font-size-16">[1]。
? 馬布利認為,只有實行財產公有制,才能消除社會的種種災難,保證人類幸福。他提出理想中的共和國,可以在一個荒涼的孤島上誕生。這個國家的第一條法律是禁止財產私有,在那里,每個人的勞動果實都交國庫,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必需品,每個人都有適當?shù)墓ぷ鳎總€人都維護公共道德。
? 馬布利主張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平等要進行斗爭,他說過:如果統(tǒng)治者用“強權去壓迫自己的臣民的時候”,臣民有權“拿起武器,反抗······竊取無限權力的壓迫者”。[2]但是,他找不到出路,因而又悲觀地認為,公有制雖然合理,但是不能實現(xiàn)的;私有制雖然不合理,但是不能改變的。他甚至還極端荒謬地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恢復平等的嘗試必然會引起天下大亂,人類在這個混亂中所受的災難,比在不平等社會中所受的災難要大得多。因此他主張只有采取改良和“節(jié)制”的辦法,減少由私有制帶來的各種災難。這說明馬布利既不懂得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也不懂得革命。
? 馬布利的思想反映了法國未成熟的無產階級的要求和愿望。他的思想雖然是矛盾的、混亂的,但是他揭露了私有制社會的黑暗,還是有進步作用的,對后來法國的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也有一定影響。恩格斯說:“社會主義的最初代表摩萊里和馬布利也是屬于啟蒙學者之列的”。[3]
注:
[1] 《馬布利選集》50頁。
[2] 《馬布利選集》148頁。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