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上音×貴交 | 未來作曲家,將精彩人生譜成動人樂章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
藝術實踐原創(chuàng)作品專場音樂會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 貴陽交響樂團?
自貴陽交響樂團與上海音樂學院簽約以來,今年已經(jīng)是雙方合作的第四個年頭。這種樂團與音樂學院聯(lián)手的創(chuàng)新模式,用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方式讓年輕作曲家獲得更多寶貴經(jīng)驗的同時,也是對他們的一次考驗。

貴陽交響樂團作為上海音樂學院人才培養(yǎng)實踐基地,為青年音樂家們提供更靠近聽眾、更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平臺。樂團與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合作的“未來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藝術實踐原創(chuàng)作品專場音樂會也即將于12月23日在貴陽大劇院音樂廳正式上演。



本場所有作品均是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原創(chuàng)作品,他們在各自的音樂領域積極探索、創(chuàng)作嘗試,將創(chuàng)作的技術性、操作性與音樂情感的表達、音樂語言的邏輯相結(jié)合,創(chuàng)新出獨特風格,展現(xiàn)新生代交響樂的別樣魅力!
作曲家及其原創(chuàng)作品
周少聰

2019級上海音樂學院作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師從陳牧聲教授。本科就讀于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先后師從龔華華教授、趙曦教授。
作品《一條河流的夢》在2020年第九屆【百川獎】作曲比賽中獲獎。作品《聽雪》入選第二屆翡翠·五色炫音箏樂作品工作坊。
曾與杭州愛樂樂團、伯明翰當代室內(nèi)樂團、蘇州大學交響樂團合作,作品曾在上海、武漢、杭州、蘇州等地上演。
原創(chuàng)作品:思鄉(xiāng)曲? ?
我們遺落在身后的時間越廣闊
就越有一個無法抗拒的聲音在呼喚著我們
呼喚著我們回歸
?
那聲音
從滋養(yǎng)我、撫育我的那片深沉的土地上隨風而來。
那里
就是我眷戀的故鄉(xiāng)!

周斯彧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方向碩士研究生,師從賈達群教授。本科就讀于浙江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張瑩副教授。曾參加法國作曲家Tristan Murail大師班,作品曾與新西蘭四重奏、杭州愛樂樂團、浙江音樂學院聲歌系合唱團等合作演出。
原創(chuàng)作品:禾下乘涼? ?
禾下乘涼(To Rest under These Panicles),是為琵琶和樂隊而作的交響音畫。共分為“一粒好種子”、“稻穗兩岐”、“禾下乘涼·圓(袁)夢”三個樂章(此次演出一、二樂章)。喜看稻菽千重浪,謹以此作,獻給中國研發(fā)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楊曉蕾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博士在讀,師從賈達群教授。2018-2019年先后取得中國傳媒大學、臺灣輔仁大學雙碩士,分別師從王鉉、許明鐘教授。其創(chuàng)作豐富,在各界廣獲好評。
2020年藝術歌曲《梧桐樹下》獲第五屆上海音樂學院“學院獎”作曲比賽優(yōu)秀作品獎;?2018年擔任北京四海孔子書院主辦《禮樂春秋》舞樂劇坊音樂總監(jiān);2016-2020年擔任臺灣新北市教育局主辦“祭孔大典”音樂總監(jiān);2013年擔任臺灣三一舞樂劇坊《賣火柴的小女孩》音樂創(chuàng)作等。
原創(chuàng)作品:雪域高原? ?
《雪域高原》為紀念2013年進藏之旅。
該作品受到西藏當?shù)仫L土民情及特殊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與啟發(fā)。作品中運用了藏族音樂元素包括了描繪大自然意象、模仿喇嘛誦經(jīng)音調(diào)以及勞動建筑歌等,有意突顯”藏族”特有的音樂元素。

楊思越

上海音樂學院2021級視唱練耳方向碩士研究生,師從曲藝副教授。本科畢業(yè)于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先后師從黃汛舫、趙曦教授。主要作品有:樂隊作品《青山幽谷》、古箏與弦樂四重奏《遙·想》、民族打擊樂三重奏《火》、單簧管與鋼琴二重奏《光影》(2018年作曲系“新聲”作曲比賽室內(nèi)樂B組第一名)、三首木管五重奏、鋼琴作品《第一鋼琴奏鳴曲》、《Oppo?Fugue》等。
原創(chuàng)作品:青山幽谷? ?
作品描繪了一幅高山空谷的景色。在晨露最初穿出之時,遠處熹微的朝陽映射于山峰,青山萬木在光照下呈現(xiàn)出奪目的色彩,猶如綺麗的鳳凰飛揚。山谷中的繁花也在河水的滋養(yǎng)下漸漸綻放,在和風中與鳳凰共同起舞……
鳳舞青山,花開幽谷。怎能不愛祖國的錦繡河山!

李霓霞

上海音樂學院2020級作曲博士研究生,師從博士生導師王建民教授。曾取得作曲和演奏雙碩士學位,曾在二十余項國際國內(nèi)作曲大賽和器樂演奏比賽中獲獎。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以作曲和獨奏的身份合作于國內(nèi)外多個樂團。
原創(chuàng)作品:《百年瑰夢》—嗩吶與交響樂隊? ?
中國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國戲曲的綜合藝術形式表達了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的藝術過程。它創(chuàng)造了中國民族特色的獨特藝術美,并在“唱念做 打”中,把這種美推到爐火純青無與倫比的典范高度。
《百年瑰夢》--為嗩吶與交響樂隊而作,作品力圖通過嗩吶樂器強烈的音色 質(zhì)感,表達樂器自身具備的獨特聲音表現(xiàn)力,同時也想通過我們熟悉的“音樂、 音色、素材”在不同音樂階段的出現(xiàn)、消失、重疊、組合與分離,來表達樂器的角色功能和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美。

盛萌

90后青年作曲。上海音樂學院作曲博士研究生(在讀),師從著名作曲家周湘林教授。本科與碩士階段師從于上音作曲系陳牧聲教授。2017~2018公派赴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大學交換,師從德籍華裔作曲家陳曉勇教授。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同時兼并西洋與民族音樂,作品上演于北京、上海、蘇州、浙江等地,并多次在重大專業(yè)作曲比賽中獲獎及奪冠。
主要榮譽:2016~2017第四屆NCPA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計劃第六名。
2018首屆蘇州金雞湖國際作曲比賽(交響樂)獲二等獎(一等獎空缺,排名并列第一)。
2019第八屆“百川獎”國際作曲比賽獲一等獎。
2020~2021第六屆NCPA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計劃入選12強展演階段。
近年來接受如2017“青年音樂家培養(yǎng)計劃”弦樂團、浙江大學文琴民樂團等專業(yè)藝術團體的委約創(chuàng)作。
曾接受《上海日報》專訪報道,蘇州電視臺公開采訪錄播,CCTV15音樂頻道轉(zhuǎn)播等主流媒體報道。
原創(chuàng)作品:《無邊風月》—竹笛協(xié)奏曲? ?
竹笛協(xié)奏曲《無邊風月》最初由浙江大學文琴民樂團委約創(chuàng)作為竹笛與民族管弦樂團版本,將于樂團成立 20 周年之際作為獻禮作品于浙江大學進行首演。因本人熱愛民族音樂和民族樂器,故將原先民族管弦樂團版重新寫作為竹笛與交響樂隊版本,為新創(chuàng)的協(xié)奏曲作品。
該作品取材于元代詩人白挺的詩作《西湖賦》:“春雨為觀,香月為鄰,水竹院落,無邊風月,見天下地心以志之”,描寫西湖的美妙景觀、自然景致以及中國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懷與高尚氣節(jié)。作品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內(nèi)心對于江南美景的熱愛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向往之情。
作品主體突出竹笛樂器輕盈、抒情、靈動等特色,將具有江南韻味、美感的旋律與靈動的快速流動音型合為一體。使其靈活又不失音樂本身的特質(zhì),抒情浪漫且具有音樂的戲劇性。管弦樂配器與竹笛獨奏相得益彰,既有對抗又有融合。二者相互之間追逐、分離又纏繞一體,構(gòu)成絢爛的色彩。
杭州自古以來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墨客,在西湖也留下了諸多不朽的詩篇。這部以元代詩人白挺所作《西湖賦》作為創(chuàng)作靈感與主體思想的竹笛協(xié)奏曲,契合且吻合杭州當?shù)匾约拔骱鳛槲覈糜尉包c的特征與特色。同時為宣傳竹笛(江南絲竹中的“竹”)這件寶貴的民族樂器貢獻出了綿薄之力。

劉運隆

上海音樂學院2020級作曲方向碩士研究生,師從作曲家、博士生導師許舒亞教授。五歲開始學習鋼琴,2015年考入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yè),師從陳思副教授。
原創(chuàng)作品:路途? ?
乘坐列車從家鄉(xiāng)出發(fā),伴隨著列車的鳴笛聲和沿途美麗的風景去到遠方。路途雖長,心中卻飽含無限憧憬;路途未知,也有些許膽怯和迷茫。去遠方的路途充滿挑戰(zhàn)也必然會收獲滿滿,靜靜地冥想著、思索著將思緒帶向遠方。

獨 奏
竹笛 范臨風

青年竹笛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竹笛教師,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竹笛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喬教授。學習期間也得到笛界泰斗陸春齡先生的指點。曾在瑞士日內(nèi)瓦音樂學院交流期間跟隨著名巴洛克長笛演奏家Serge Saitta學習。她也是上海音樂學院唐俊喬竹笛樂團副團長,“七弦情”上音新銳民族室內(nèi)樂團創(chuàng)建人。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文華獎”、全國竹笛邀請賽三連冠。
嗩吶?焦點

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嗩吶專業(yè)教師;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藝術實踐教研室副主任;上海音樂學院嗩吶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在讀);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嗩吶專業(yè)委員會理事;浙江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師從著名嗩吶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導師劉英教授。創(chuàng)作嗩吶曲《青竹丹楓》、《星火燎原》等,其中樂曲《青竹丹楓》榮獲2019年浙江省民族器樂優(yōu)秀創(chuàng)作作品獎。2009年獲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優(yōu)秀演奏獎;2017年獲第六屆中國音樂文華獎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

琵琶?李響

2000年出生于上海。7歲開始學習琵琶,啟蒙于王錫澄老師。201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王臻副教授。2019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師從舒銀副教授至今。
2021年于上音賀綠汀音樂廳成功舉辦李響琵琶獨奏音樂會。
2021年榮獲第七屆全國青少年民族器樂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文華獎)專業(yè)青年組彈撥樂獨奏最高獎;
2021年榮獲“青樂杯”第五屆國際琵琶大賽專業(yè)青年組金獎;
2020年以彈撥樂第一的成績?nèi)脒x上海音樂學院人才培養(yǎng)“登峰人才計劃”;
2020年榮獲第三屆“新加坡國際音樂節(jié)-華樂大賽”獨奏組榮譽金獎(最高獎),重奏組金獎;
2018年榮獲“康橋杯”專業(yè)少年組金獎;
2018年榮獲“敦煌杯”民族器樂獨奏比賽職業(yè)少年組金獎,重奏組特等獎。
曾代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絲弦五重奏組,參加校慶九十周年直播音樂會;2019年起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風華國樂”,東方衛(wèi)視藝術人文頻道的節(jié)目錄制和演出,并受邀參加上海歌劇院,上海愛樂樂團,上海民族樂團的重要演出。

琵琶?彭璐瑩

7歲習琴,啟蒙于許陽榮、蔡天翼老師。2012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王臻副教授。2018年免推直升上海音樂學院,師從湯曉風副教授至今。
2021年“敦煌杯”琵琶藝術菁英展演中獲得專業(yè)青年A組銀獎。2020年“康橋杯”琵琶比賽中獲得專業(yè)青年A組銅獎。2018年獲“敦煌杯”民族器樂獨奏比賽職業(yè)少年組金獎。2017年入圍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最高獎(原“文華獎”)。2016年“康橋杯”琵琶比賽中獲得專業(yè)少年組金獎。2015年“遼源杯”獲得專業(yè)少年組銅獎。

指揮??
貴陽交響樂團總監(jiān)·張國勇
CONDUCTOR: GUOYONG ZHANG??
?

中國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現(xiàn)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2017年6月,張國勇正式接任貴陽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
?
1983年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1997年被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授予音樂博士學位。先后師從中國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黃曉同教授和享譽世界的指揮大師羅日杰斯特文斯基?,F(xiàn)任貴陽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上海歌劇院首席指揮、青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
?
在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先后與國內(nèi)外著名歌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指揮演出了一系列歌劇、芭蕾舞劇、交響合唱等經(jīng)典作品,尤其擅長指揮俄羅斯作品,是目前國內(nèi)公認的肖斯塔科維奇交響曲的最佳詮釋者。
?
他的指揮風格簡明自然富有靈性,如火的激情與深刻的理性渾然天成,極具藝術張力和現(xiàn)場感染力。敏銳的聽覺、扎實的基本功、行之有效的排練方法和對作品結(jié)構(gòu)的完整把握,所到之處無不給樂團和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
近年來,多次在重大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擔任中國的文化使者,代表國家參與了與美、俄、德、意、法、拉美等國共同舉辦的文化年活動。
?
2014年在由國家大劇院制作的廣受好評的歌劇高清電影《卡門》、《駱駝祥子》中擔任指揮。2015年,應國家大劇院之邀參加了中國歌劇意大利巡演。2016年指揮中國愛樂樂團成功地完成了樂團在俄羅斯的首次亮相,獲得廣泛好評。2006年應邀擔任第八屆西班牙卡達喀斯國際指揮大賽評委。
?
他的導師羅日杰斯特文斯基曾興奮地對音樂評論家們說:“我給了張國勇莫斯科音樂學院指揮系有史以來的最高分,他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樂團找到自己的位置?!?/p>
近期音樂會




關注我們|Follow us
微信公眾號|貴陽交響樂團
新浪微博|貴陽交響樂團
Facebook|貴陽交響樂團
Bilibili|貴陽交響樂團
貴陽交響樂團官方網(wǎng)站|http://www.gys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