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品牌一定就香嘛?

作者 —— 咖加用戶:風pin


前段時間去加拿大耍了幾天,租到了上述的兩款車。XTS大家都很熟悉了,租到Impala的時候我一臉懵逼,這是啥,在國內(nèi)完全沒見過。chevy官網(wǎng)上查到Impala定價和定位,看似XTS和他有比較近的關(guān)系,相似的車身尺寸,部分相同的動力總成。Impala租到的是頂配premier版,4萬1千加元。畢竟XTS是凱迪拉克,定價比impala略貴。我沒搞清楚這是哪個配置,輪圈樣式像基礎(chǔ)版但是luxury豪華版上才配的座椅通風他也有,售價4萬8—5萬加元。impala比XTS便宜大概7000加元(不考慮終端優(yōu)惠)


一個豪華品牌,一個非豪華品牌,主觀上很容易覺得貴的八成會好。但我很負責的說,impala開起來坐起來都要比XTS強很多,是正經(jīng)的中大型轎車,XTS。。慢慢聊

3.6 V6吃齋念佛般寡欲省油,impala匹配水平遠勝XTS
兩臺車都是3.6V6+6AT前驅(qū)版本。對于國內(nèi)用戶來說,3.6真的算大排量了,畢竟奔馳E都開始1.5T輕混了。但是,這里是北美市場,很多東西都大一號,3.6只算正常家用車排量,一臺老款高爾夫都有2.5版本。

XTS和impala發(fā)動機標稱馬力幾乎一樣,在兩車上調(diào)教不同,XTS最高轉(zhuǎn)速更高,能拉到7000轉(zhuǎn)?。?86,BRZ車主讓我聽到你們高喊,2檔7300干他!)大排量自吸全力輸出300馬力時感覺確實比較爽。甚至只要左腳帶點剎車稍微拉高一點轉(zhuǎn)速起步就會讓前輪瘋狂空轉(zhuǎn)停不下來。不光是沒有渦輪牽絆動力響應(yīng)很好,更多的是高速度段的動力儲備更加深厚。特別是80-110區(qū)間,由于可用轉(zhuǎn)速區(qū)域?qū)拸V,一腳地板油可以果斷降到2檔6000轉(zhuǎn)以上全力爆發(fā)輸出300馬力。那種高速度段爆發(fā)感外加6缸聲浪的確是一些小排量低增壓值渦輪機無法比擬的。另外一個絕對的優(yōu)勢是大排量啟動時聲音,比2.0T好聽很多。但是論中低速絕對的加速能力其實一臺高功率5系,國5排放的林肯大陸絕對不差,特別是5系。impala主觀上高轉(zhuǎn)速動力比XTS略弱,但仍然是很充沛。
更有趣的是,300馬力動力儲備配上傳統(tǒng)6AT外加這么大的車身其實一點也不費油,高速巡航XTS輕松做到表顯7L/100km油耗(并不是嚴格按照120,多倫多至蒙特利爾限速100,跟車流車速在110-130不等)。impala油耗比XTS略高,但仍然可以做到8L/100km以內(nèi)。城區(qū)部分,impala要遠勝XTS,XTS在市區(qū)頻繁堵車油耗很容易就奔著15L以上了。
這臺發(fā)動機本身動力和效率還是不錯的,但是和自家6AT匹配都算不上非常好的水平,impala的匹配比XTS好很多,XTS問題一大堆。平緩每次升檔都有個坎,低速收油再給油會明顯沖一下。高速收油滑行,轉(zhuǎn)速會先掉落會怠速,片刻后又會掛上擋開始動力粘滯,邏輯搞不明白。雖然不會對平順性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看著轉(zhuǎn)速表上去下來這樣反復(fù)很奇怪。更神奇的是掛在自動運動模式,這樣的問題好了很多幾乎消失,而且運動模式只是讓油門響應(yīng)更靈敏不會一直掛轉(zhuǎn),所以日常用運動模式也沒任何問題。XTS撥片只有在掛在M模式后才能激活使用,D檔任你怎么咔咔按撥片也不會有一點反應(yīng)。
XTS動力系統(tǒng)匹配問題的巔峰是自動模式2檔全力加速時,居然自己會超轉(zhuǎn)斷油再升檔,產(chǎn)生極大頓挫。反正我是從來沒開到過自動模式車把自己憋斷油的,就像喝冰可樂正在爽著突然被人捏了一下瓶子嗆的從鼻子里噴出來。
另外,這臺變速箱很多時候沒法讓馬力動力全部釋放,他的3檔太梳太長了。高速再加速用不到自吸引擎需要的超高轉(zhuǎn)速,300馬力成了掛在高樓頂上的蛋糕你很不容易吃到。
impala相比之下動力系統(tǒng)匹配比XTS更加平順,變矩器滑動范圍很大,出力柔順,這種調(diào)教感覺非常適合這種尺寸的車型。反觀寶馬530li,低速給油收油闖動+大幅鎖止以及中小幅度動力請求偏慢且生硬的動力輸出讓我怎么開都覺得不是這個尺寸行政級轎車應(yīng)該有的感覺。impala油門比例感極好,隨著行程下探,可以清晰準確的感覺到每個檔位各管一段,6到5到4到3及其分明。低速收油再給油頓挫也比XTS 3.6更小。問題也有,80-110全力加速6降2瞬間巨大闖動,還好不會把自己憋斷油。還有就是轉(zhuǎn)速表沒紅區(qū),等著破轉(zhuǎn)用的嗎??

XTS高速轉(zhuǎn)向手感是硬傷,impala舒適性駕駛輕松度全面勝出
動力儲備確實不錯但是XTS 3.6絕對不算一臺好開的車,特別是開高速時間長了會崩潰。XTS在高速上轉(zhuǎn)向穩(wěn)不住非常飄,以至于一上手我以為自己時差亂套搞得在路上畫龍。實際上不是,XTS轉(zhuǎn)向中心2-3度非常模糊,沒有明確的中心感。而且這2-3度還會有明顯的車頭響應(yīng)。在高速你完全不知道怎么讓車走直線,在這模糊區(qū)不停修正時,車會在等一拍以后跟上轉(zhuǎn)向并在車道中間畫龍。

更加重這個問題的是方向盤本身造型,手握的區(qū)域不貼合而且太厚。以我很大的手(彈鋼琴可以橫跨10度外加很厚的手掌)都沒辦法很好的握滿方向盤,時間長了還會擱虎口。最后我發(fā)現(xiàn),握2,10點可以一定程度彌補飄忽的高速中心感和握不住的方向盤,但這只能算補救。飄忽的轉(zhuǎn)向給高速行駛疲勞造成了很嚴重的惡化,轉(zhuǎn)向飄忽還沒完,遇到道路起伏,方向很容易向著坡下的方向自己就走了。

相比起來我更愿意聊聊impala方向盤,剛開上車我就覺得造型很奇怪但是想不起來像什么,看了一天突然我覺得,這不就是個梭子蟹殼嗎?左右多功能按鍵像螃蟹眼睛。雖然他手感還可以,比XTS好非常多,后方也有按鍵可以方便控制音量和曲目,轉(zhuǎn)向高速穩(wěn)定感比起XTS是質(zhì)的變化,整體也更加柔順符合我腦海里中大型轎車應(yīng)該有的感覺。但是我真的受不了這個造型!
對于中大型同樣比較重要的隔音和濾震在XTS 3.6上也不怎么樣。本身隔音一般,這套輪胎在60公里每小時會發(fā)出非常大的噪音,本身風噪控制也不算出彩。
XTS濾震很硬,雖然余震抑制和彎道支撐都比較滿意,但是過大坑避震吸收能力有限,會覺得整體生硬,嚴重缺乏韌性。
濾震隔音impala都要比XTS好,XTS濾震雖然整沒有余震和顫動,但是處理的過于生硬,許多細小震動完全不吸收,遇到大沖擊也是讓人很難受。impala全段都比較柔和,有明顯的緩沖。隔音上XTS中速恐怖的刷刷刷的胎噪在impala上好了很多,甚至高速風噪抑制仍然是impala更勝一籌。
更加讓XTS離舒適輕松的駕駛十萬八千里是他的剎車腳感,這套前4活塞bremboo制動系統(tǒng)腳感完全不符合中大型車定位。后段制動力強悍,但是又硬又沉,初段還模糊,日常開很難用。相比之下我覺得impala調(diào)教成明顯柔和偏軟的腳感更加合適這樣車型的定位。
華而不實太難用 對 實而不華沒質(zhì)感
外觀XTS外觀比impala更加夸張華麗,凱迪拉克車系各種鋒利的棱角顯得XTS更加立體動感,特別是配上silver銀色車漆質(zhì)感更佳。impala就完全是路人甲風格。



內(nèi)部裝潢和質(zhì)感在第一眼看上去絕對是XTS明顯強很多,屬于踩在impala腦袋上那種。但這只是第一印象,畢竟很多功能還是得用的,XTS用起來就很難受了。

先表揚,兩車前排座椅都很寬大舒適,方向盤位置等都很順手,同時后排空間非??鋸?。XTS功能豐富配全了前排座椅加熱+通風,bose音響。但XTS 上的bose音質(zhì)不怎么樣,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套bose低音很重,而且打的不實。就連聽歐美流行都覺得低音太多了,更別提聽民謠了。impala上的bose音響中高音的表現(xiàn)比XTS要好不少,低音不像打在棉花上了。但是低音本身依然過重。另外impala沒有座椅通風。

除了音響,XTS這套CUE全觸控的中控真的及其難用,邏輯也不清晰,我找了4天愣是沒搞明白音響設(shè)置方法。甚至像雙閃警告都弄成觸控的,影響安全。
更有趣的是空調(diào)面板內(nèi)部有隱藏暗格,開啟和關(guān)閉完全佛系??赡苷{(diào)著空調(diào)就起來了,怎么按都不回去。XTS沒有實體按鍵的空調(diào)和迷一樣操作的隱藏手套箱很容易發(fā)生以下場景。正在開著車,覺得太熱了準備空調(diào)調(diào)低幾度,在生硬的濾震中手開始找空調(diào)面板,路過一個坑一劃拉隱藏保險箱開了。由于沒有實體按鍵,這個蓋子需要你輕輕下壓,用力大了不行,小了有時候識別不上。

impala調(diào)只需要看一眼,擰一下,完活。開隱藏保險箱也是只需要看一眼,按一下,放東西進去,再按一下,完活。
impala實體按鍵為主的內(nèi)飾確實好用,但是這爺爺輩的內(nèi)飾設(shè)計了和低組別的車型沒什么區(qū)別。沒有一絲豪華感科技感就連中控屏界面也是老一代車型的風格。
總結(jié)
3.6版本的Impala符合中大型轎車應(yīng)該有的駕駛感受,輕松平順,足夠的動力儲備和舒適的乘坐感受,只是內(nèi)飾過于廉價,方向盤造型太奇葩。但總體來說不錯。XTS問題很多,太硬,剎車硬,濾震硬,高速轉(zhuǎn)向手感硬傷,動力系統(tǒng)匹配不完善,城市油耗過高,開起來不像是豪華轎車應(yīng)該有的感受。
雖然XTS 3.6和Impala 3.6在國內(nèi)都買不到,但是這不妨礙本次對比得出結(jié)論。貴的不一定就更好,哪怕是來自同一集團非常相近的車身尺寸,車型定位一高一低也不一定。例如C-HR對UX260h,C-HR在不少方面勝過UX情況下比UX便宜接近一半,UX貴出來的部分在我看來不值得差價。不同集團車型就更沒法比了,比如奔馳GLA200幾乎全方位無死角不如只賣10萬的吉利繽越,這貨摳了奔馳標硬拼產(chǎn)品本身不知道掛了多少回了。所以千萬別云評,想當然沒道理。
最后放上幾張直男拍攝的旅途風景




蒙特利爾賽道能遛彎兒也是絕了。。。入場限速30,開30切apex。。。直線又跑不過自行車,自行車不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