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嘲賈寶玉二首
(第三回)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fù)好時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說明]
林黛玉初見賈寶玉,作者對寶玉的外貌作了一番描繪,接著說:“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xì)。后人有《西江月》二詞,批的極確?!本褪沁@二首。
[注釋]
1.皮囊——外表,長相。佛家稱人的軀殼為臭皮囊。
2.草莽——雜草,無用之物。這句意思是:肚子里沒有儒家那套仕途經(jīng)濟(jì)學(xué)問。
3.潦倒——困頓。
4.世務(wù)——一般社會的一套人情世故。程高本作“庶”,則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務(wù)。今從甲戍、庚辰諸本。
5.文章——這里特指那些“詩云子曰”儒家書籍和八股之類的時尚之學(xué)。
6.偏僻、乖張——偏僻,行為不端正而偏激;乖張,性情古怪。這里說寶玉言行違背社會倫理,不合中庸之道。
7.樂業(yè)——對家業(yè)感到滿意。
8.不肖——不像(肖)自己祖先的子孫,即所謂逆子。
9.寄言——告訴。
10.紈袴、膏粱——指代富貴人家子弟。紈袴,細(xì)絹褲。膏粱,見《好歌注》注。
11.莫效——不要效法。
[鑒賞]
這兩首詞里說賈寶玉是“草莽”、“愚頑”、“偏僻”、“乖張”、“無能”、“不肖”等等,看來似嘲,其實是贊,因為這些都是借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眼光來看的。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賈寶玉作為一個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來。
在曹雪芹的時代,經(jīng)宋代朱熹集注過的儒家政治教科書《四書》,已被封建統(tǒng)治者奉為經(jīng)典,具有莫大的權(quán)威性。賈寶玉上學(xué)時,賈政就吩咐過“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然而賈寶玉對這些“最要緊的東西”偏偏“怕讀”,以至“大半夾生”,“斷不能背”。這當(dāng)然要被封建統(tǒng)治階級視為“草莽”、“愚頑”、“無能”、“不肖”了。但賈寶玉對《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理學(xué)先生所最反對讀的書卻愛如珍寶;他給大觀圓題額,為芙蓉女兒寫誄文,也顯得很有才情。在警幻仙姑的眼中,他是“天分高明,性情穎慧”??梢姡枷牖A(chǔ)不同,評價一個人的標(biāo)準(zhǔn)也不一樣。
賈寶玉厭惡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他嘲笑道學(xué)所鼓吹的“文死諫、武死戰(zhàn)”的所謂“大丈夫名節(jié)”是“胡鬧”,是“沽名釣譽”。賈寶玉這些被封建統(tǒng)治階級視為“偏僻”、“乖張”、“大逆不道”的言行,正是表現(xiàn)了他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膽挑戰(zhàn)與批判。而“那管世人誹謗”,則更是對他那種傲岸倔強(qiáng)的叛逆性格的頌揚。
賈寶玉的叛逆思想在當(dāng)時是進(jìn)步的。但他畢竟是一個生長在封建貴族家庭里的“富貴閑人”。他厭惡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人情世故,不追求功名利祿,卻過慣了錦衣玉食的剝削階級生活。所以,一旦富貴云散,家道敗落,也就必然“貧窮難耐凄涼”了。
細(xì)究詞意,寶玉后來不幸的遭遇,是與他始終不改其“偏僻”、“乖張”的行為有關(guān)的(當(dāng)然,賈府之?dāng)∵€與王熙鳳等人的劣跡有關(guān))。他挨父親板子那次,賈環(huán)告他逼淫母婢,這還不過是“手足耽耽小動唇舌”,然已足使“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一旦真正遭到“世人誹謗”,后來當(dāng)然要嚴(yán)重得多。襲人曾因?qū)氂瘛靶拿浴摈煊瘢e向她訴說了“肺腑”之言,而“嚇得魄消魂散”,禁不住掉淚暗想:“如此看來,將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驚可畏……如何處置,方可免此丑禍!”(第三十二回)看來,在曹雪芹筆下,這個所謂“不才之事”和由此招來的“丑禍”確是沒有能夠避免,因此寶玉才會落到我們在《好了歌注》中已說過的那種“貧窮難耐凄涼”的境地。
寶玉惹出禍來,“累及爹娘”,這才叫做“孽根禍胎”,(第三回脂批:“四字是血淚水盈面,不得已,無可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保┎趴梢栽谶@首詞中用“古今不肖無雙”這樣重的話。倘若他如續(xù)書所寫,能接受老學(xué)究講經(jīng)義的開導(dǎo)和釵、襲(居然還有黛玉?。┑膭裰G,終于去讀《四書》、學(xué)時藝、考科舉,改“邪”歸“正”,這還能說他是“愚頑”、“偏僻”、“乖張”嗎?他在“卻塵緣”之前,自己既能高中鄉(xiāng)魁,榮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了個“貴子”繼承祖業(yè),“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fù)初”,怎么還能說他是“天下無能第一”呢?該說他“于國于家有望”才是!從封建觀點看,如此終于沒有“辜負(fù)”“天恩祖德”、“師友規(guī)訓(xùn)”的回頭浪子,豈不正可作為“紈绔與膏梁”效法的榜樣嗎?可見,續(xù)書所寫違背了曹雪芹寫賈寶玉的原意,不但使我們在理解曹雪芹這兩首詞時產(chǎn)生矛盾,而且也歪曲了《紅樓夢》原來的主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