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列車》:活著就是勝利
《子彈列車》是疫情以來看過的最佳動作爽片。該片的結構與多數人習慣的好萊塢電影截然不同,像是一部動作片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觀眾要在明快的節(jié)奏中拼湊各種元素,解析出事件的原貌。導演在各個角色登場時,同步向觀眾描述人物背景,人物頗多但配角線全都圓上了,值得一看。

該片改編自伊坂幸太郎小說《瓢蟲》,在東京前往盛岡一趟疾馳的列車上,有五名殺手,他們發(fā)現各自的任務其實有著關聯。于是問題變成了:誰能活著下車?終點站又有什么在等待著他們?影片多條敘事線層層交織,真相撲朔迷離,懸念感十足。

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瓢蟲”接到任務上了列車,一開始的目的只是偷取行李箱,碰上守護行李箱的雙胞胎殺手“檸檬”與“蜜柑”,原本單純的任務開始變調。另個車廂內的日本殺手“木村”,碰上外形甜美的女殺手“王子”,中間還有善用毒藥殺人的“毒蜂”、為妻復仇的“惡狼”,最后還有老武士“長老”上車,一群人在子彈列車上打到不可開交,最后在一場又一場激戰(zhàn)中,引導背后最大陰謀“白死神”慢慢現身。

不同于其他同類電影總是將“殺人”作為手段,掩蓋劇情內容不足的事實,《子彈列車》中的每一個角色、物件,都是推動主線劇情發(fā)展的關鍵。導演著重每個人物的背景,勝過殺戮設計,因此當角色們互相殺戮時,觀眾也能感受到每個人的心情,讓本片意外成為“有血有肉”的作品。

由于故事發(fā)生在日本的子彈列車上,導演使用大量的霓虹燈來呈現融合傳統(tǒng)與現代元素的舞臺,頗有“賽博朋克”的風格,卻又相對明亮,配合不同車廂打造的場景與搏斗畫面,讓電影中的每一個段落都充滿特色。甚至在觀眾拼湊出故事的全貌后,還能感受到每個角色遵循的人生哲學,在鑿深層次之余,也同時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可說是一部與傳統(tǒng)好萊塢動作片截然不同的作品,實在令觀眾意猶未盡。

湖南企發(f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鄧同學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影片有著《死侍》風格的話癆類型元素,無厘頭荒誕爆點的黑色幽默,各路殺手出其不意的送命方式,R18的視聽效果,還有演員的輕松自如的表演都讓影片加分。不過各種雜亂無章的元素匯聚在一起,卻沒能像昆汀和蓋里奇早期作品那樣玩得如魚得水,劇情的拼接感和角色動機都沒能順滑進入下一章,原本不復雜的劇情還有些刻意玩得復雜但不高明。如果喜歡黑色幽默殺手類型爽片的話,本影片可以一看。

這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日式動畫的荒誕感,加上美國動作電影的暴力血腥,真的很過癮。全片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打斗戲和幽默都可圈可點,每個人物背景都有絲絲縷縷的聯系。一個運氣極好的女殺手,到最后遇到了自己的“不幸”,一個運氣極差的皮特殺手,到最后幸運地獲得了與死神擦身而過的機會。就像日本劍士所說:所有的過去造就了現在的我們,那些糟糕的事情引領你來到了此時此刻。

影片中“瓢蟲”雖身不由己,卻屢屢過險關,而對比被干掉的各種離奇無厘頭死亡的殺手們,在一場殺人競賽中,活著就是勝利。主題很簡單,活著就好,哪怕做連闖鬼門關的瘟神,只有一橫一豎,你死我活。對于疫情及各種災難下的全人類也是如此,熬過一切,人能活到最后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