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新聞與傳播考研真題分析
原創(chuàng)于【小海螺海大考研真題及輔導】,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zhuǎn)載。
一、歷年真題題目類型及題量設置
1.新傳專碩考試分為334和440
海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分為兩門專業(yè)考試,其一為:334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綜合能力,其二為:440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分別上在考試日的上下午進行。
334和440,雖然名稱代碼不一樣,但其實你拿到真題會發(fā)現(xiàn),它們兩張卷子關于題目類型的設置并沒有特別清晰,常常是題目混著的。也就是說,334、440考的都是新聞傳播的內(nèi)容,不過是分為了兩張卷子來進行,但內(nèi)容具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
補充:目前國內(nèi),人大一些新傳前沿高校334和440的卷子風格分得比較清楚,其余大多數(shù)學校,還是呈現(xiàn)比較混雜的狀態(tài)。
2.考試題目類型
334,440,兩章卷子題目類型高度相同,于是下面統(tǒng)一說明
海南大學·新聞與傳播真題主要分為三大類型:
第一: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一般為4~5道題目,分值在20分左右。
第二:簡答
一般為3~4道題目,分值在40分左右
第三:論述
論述一般1~3道題目,分值在50分左右
第四:實務寫作
對于實務寫作考察一般出在334卷上,主要集中在評論寫作方面;一般分值在40分左右;2020屆考研此版塊內(nèi)容有大的變動,在下文我們詳細說明。
補充:以上分值說明參考以往情況,現(xiàn)場考試需均按考試實際分值。
二、歷年真題考點范圍及占比數(shù)據(jù)分析
首先我們對歷年真題考點類型進行劃分,分為把八種知識點類型、下面分別進行舉例
新聞史:
普利策(2017海大新傳)、如何理解馬克思說的“報紙是工人階級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2019海大新傳)新聞理論:
新聞手段(2016海大新傳)、連續(xù)報道(2017海大新傳)、慢新聞(2021海大新傳)
傳播學經(jīng)驗學派及常規(guī)傳播分析題目:
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2016海大新傳)、傳播學分析“錦鯉祈愿”現(xiàn)象(2019年海大新傳)傳播學批判學派
文化研究(2016海大新傳)、語言對古代新聞傳播的意義(2020海大新傳)
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
媒介融合(2016年海大新傳)、微信謠言的特征和類型(2019海大新傳)、AI合成主播(2021海大新傳)廣告、公關
廣告的定位策略(2019海大新傳)、形象修復理論(2021海大新傳)
實務寫作
消息、評論等寫作題目新聞視野
新聞視野一般指跳出新聞、傳播本學科視野對其他學科領域重要概念或?qū)π侣剛鞑W術前沿動態(tài)研究的了解和掌握。簡而言之,考察各位小伙伴的知識面。如塔西佗陷阱(2019年海大新傳)、文化折扣(2020年海大新傳)、媒介考古學(2021海大新傳)
1.對新聞史的考察
新聞史,無非就是中國新聞史和外國新聞史。新聞史在17年真題中出現(xiàn)過2次;在19年題目題目中出現(xiàn)過3次,其余年份并沒有涉及。
新聞史并非海大考試重點,關于新聞史給出的復習建議是:
新聞史一來比較簡單,二來作為一個新聞傳播學的學生,再者萬一考卷上考出新聞史那也是應有之意,十分有必要通學一下新聞傳播史,對其他新聞知識的學習有著潛移默化的幫助。但無需像專門考新聞史的如中傳那樣,學習記憶特別多的新聞史知識點,只需要記憶重點內(nèi)容即可,對整體脈絡了解即可。
比如談及新聞人物李普曼、范長江、創(chuàng)辦時代周刊的亨利·盧斯、以及美國三大廣播公司的名稱、日本新聞史上的“白虹貫日”等等,確保都知道就基本沒什么問題了。
2.新聞理論的考察
新聞理論,是新聞傳播學習中偏簡單的內(nèi)容。
16/17年新聞題目考核內(nèi)容為5-7道,而18年跌落為1道,而19年回升到3道;而2020、2021新聞理論的考察點為4道??v觀六年海大考卷對新聞理論的考察,以名詞解釋居多,簡答次之、論述較少。
一般來說新聞理論的考察題目,都比較簡單,都是考場上的必拿分值。無論新聞理論考察范圍下跌還是上升,新聞理論都是必須牢固掌握的內(nèi)容
3.對實務寫作的考察
關于新聞實務寫作這部分,海大每年考一道評論題目。
這是幾乎雷打不動的考試題目
新聞實務無非采寫編評,一般學??嫉臒o非也就是消息改寫和評論寫作。
一般來說,評論比消息更能檢驗出一個人寫作能力。所以不太側(cè)重新聞實務的學校,考了評論就不考消息了。
2020年學院對于寫作板塊的考察畫風突變,轉(zhuǎn)變?yōu)橄⒏淖円约芭臄z臺本寫作;對于消息寫作,是新傳各位備考學生的必修功課。
但是對于臺本寫作,卻是頗有些陌生。新聞傳播專業(yè)自身就要涉及到廣電、視頻傳播類的內(nèi)容,考出臺本也在情理之中,但題型突變確實讓20屆考生有些措手不及
2021考察中,再次回歸評論寫作題型,六年五次考評論,足見評論寫作之重要性
4.對傳播學經(jīng)驗學派及常規(guī)傳播題型分析能力的考察
對傳播學經(jīng)驗學派及常規(guī)傳播分析能力的考察的考察
什么是傳播學常規(guī)題目,我們來怎么定義的呢?
一般來說就是以美國經(jīng)驗學派為核心、外加一點加拿大多倫多技術學派這一范圍來劃定的內(nèi)容。
在實際題目的考察中,無非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對既有理論的回憶作答,還有一種是給案例,讓你對其運用諸如5W等常見的傳播理論來去套,去闡析論述。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共六年,對于傳播學通識性的理論考察稍顯滑落態(tài)勢,但其往往以簡答、論述等形式出現(xiàn),分值頗高。
2021,334論述只有一道大題:“外賣小哥與媒介三個視角談問題請圍繞“外賣騎手與媒介”的話題,列出四個以上可以研究的角度或者議題。
考風突變,轉(zhuǎn)向?qū)W術能力考查與探索,足見老師對于學生學術能力的重視。
因此建議考生,對于傳播學的重要理論要熟稔掌握
5.對傳播學批判學派的考察
我們市面上大概有七八成的傳播學書都是按照拉斯維爾的5W模式來架構解析的,按照這個模型解析的書,一般不太會對傳播學的另一大學派歐洲批判學派有過多的追溯和介紹。
傳播學批判學派,研究路子和美國經(jīng)驗學派完全不是一路子的,傳播理論晦澀難懂多了。
2016年考察過3道題目,屬于偏簡單的內(nèi)容考察。2017、2018均未考察,2019、2020皆有一道題目考出,且都為簡答。題目均屬于批判學派常識性內(nèi)容。
對于批判學派的掌握要求程度不會很高,但其分支流派和主要學術觀點、學術人物各位小伙伴還是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的。
6.對新聞理論的考察
從90年代的互聯(lián)網(wǎng)進入中國,到現(xiàn)在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字化、三網(wǎng)合一、5G等等,這些熱詞就從來沒斷過。包括衍生出來的新媒體現(xiàn)象,如碎片化閱讀,小眾化社群,短視頻等等。以上這些統(tǒng)統(tǒng)、統(tǒng)統(tǒng)都是考試的重點熱門。
2016、2017考的題目偏少,2018突然飆升到10道,增加幅度400%。在2019年考察中有所回落,但在2020年再度提高考察比重,成為2020年考察知識點占比最多的類型;
7.對廣告學、公關的考察
廣告學從近年出的題目來看,也被納入到了海大新傳真題的考察范圍之內(nèi)
在2021,首次考察涉及公關方面的“形象修復”
廣告、公關這方面知識掌握建議大家,從基礎部分入手即可,掌握相關核心要點,海大有考察,但不是重點
掌握理論核心框架和核心概念,基本上就可以應付大部分考題考察
8.對新聞視野、學術視野的考察
在19年題目中,出了一道題目“塔西佗陷阱”
具體不給大家解釋,大家自信百度學習。
這道題目原本是屬于社會政治學科內(nèi)的詞匯,但是也出在了19年新傳題目中。我們團隊探討原因時分析,當年媒體報道內(nèi)容中,關于政府信用問題是高頻報道議題,塔西佗陷阱是高頻詞匯。
在20年題目中,考出兩道名詞解釋,“文化折扣”、“媒介域”,21題目考察中“媒介考古學”、“平臺資本”以上概念要么隸屬于新傳學科外,要么屬于新傳前沿詞匯。其出現(xiàn)在教科書的概率很小,主要考察各位考生的知識視野與學術動態(tài)關注能力。
作為新傳考生,應該掌握一定的跨領域知識概念以及學科前沿動態(tài)。
三、據(jù)近三年考題之風向判斷
?學術能力要求更多,與中傳等學界改革相關
8月3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舉措,全面拉開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這是繼清華大學取消新傳本科招生,重點加強研究生培養(yǎng)后,高校的又一重大舉措。
對于中傳考生沖擊最大的無疑是334考核形式的大改,由過去傳統(tǒng)的“簡答題+論述題”的方式變成了“論說文寫作”
8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在官網(wǎng)發(fā)布公告:我院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碩士學位研究生根據(jù)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2021級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
9月7日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分管招生工作的胡翼青副院長表示:南大MJC 21年擬停招
2021屆新聞傳播考研,全國學術前沿高校變動頗多,要么換考風,要么就直接停招。
21海大新傳考題中,334論述只有一道大題:“外賣小哥與媒介三個視角談問題請圍繞“外賣騎手與媒介”的話題,列出四個以上可以研究的角度或者議題。此次考題考分突變,直接考察學生建構學術議題與研究能力
此外,還有考察“媒介考古學”、“平臺資本”等等概念,對于學術研究動態(tài)的掌握,也提出要求,而這一點在近二三年真題中尤其明顯,常常以名詞解釋狀態(tài)出現(xiàn)
雖然說不至于像中傳那樣,讓你在考場上直接撰寫一篇論文出來,但也是直接明了表達了學術考察的態(tài)度與要求
學術前沿高校的變動,一定會關聯(lián)到若干高校,其他高??碱}會漸進轉(zhuǎn)型
?題量變少,反而更難呢!

希望以上的課程能夠?qū)δ阌兴鶐椭。?/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