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被人類誤解長達千年的動物,這部國外紀錄片驚掉你下巴
在日常里,我們時常見到和豬相關的口頭禪,似乎世界上所有負面用詞都可以安在豬豬身上……
尤其是胖,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說“胖得像豬一樣!”
等一下?。。】杉邑i的體脂率,通常只有15%左右!
而人類,就算是維密超模,通常也在17%左右……
在我們說某人胖得像豬、懶得像豬、笨得像豬的時候……豬,真的就如我們所言,懶臟胖饞笨嗎?
實際上,這分明是對豬豬的一種污名化!
很多愛豬人士表示強烈抗議——豬豬,才沒有人類說的那么不堪!

首先,豬豬其實一種很聰明的動物,智商超過大多數(shù)人想象。
豬豬的智商超過大多數(shù)狗狗,甚至在很多方面上能和猩猩媲美。
它可以看到這樣的拼圖盤,就立刻意識到該如何做:把圓形拼圖塊放進圓形凹槽里。

其次,豬豬根本就不懶!
人類認為豬豬懶惰,可能是因為在飼養(yǎng)過程中,豬圈很少有空地讓豬豬活動。
但如果不加以干涉,豬豬每天都會運動,有著我們難以想象的運動能力……

野外,疣豬為了生存甚至能夠跑贏豹子……

很多人都自認為對豬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真的去研究它們,卻又會發(fā)現(xiàn)很多驚人的事實。
為了摒除人們的偏見,一部關于豬豬的紀錄片《神奇的豬》,拍下了世界各地的神奇豬豬們。
01
生存之王
豬在人類眼中并不神秘,幾乎出現(xiàn)在世界上每一片棲息地,從極寒之地,到熱帶雨林,似乎沒有什么地方是豬生存不了的。
而與人類的親密關系,又讓世界上十多億頭豬,參與進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

豬豬看起來憨態(tài)可掬,又胖又憨,但豬的生存能力……比咱們這些在空調房長大每天窩在電腦前十小時的都市年輕人,要厲害的多!
他們擁有強大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在非洲,它們?yōu)榱诉m應廣袤的草原,專門進化出了吃草的牙齒,幫它們吃到最鮮嫩的葉子,磨成可消化的顆粒。

在蘇拉威西島的島嶼雨林中,它們退化掉了一身的毛發(fā),適應炎熱的環(huán)境。
因為孤島沒有捕食者,所以這里的鹿豚嚴格計劃生育,每胎只生一兩只;甚至還進化出了古怪的獠牙,防止在同類斗爭時,弄傷眼睛。


而被人類帶到西伯利亞的豬,則長出了濃密的保暖毛——甚至像羊一樣!
曼格里察豬,甚至還進化出了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幫助它們把脂肪轉化成熱量。


可以說,豬豬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是天生的頂級生存家。
02
嗅覺超強
世界上一共有20多種野豬,生活在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中。
豬豬們已經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了超過三千萬年,與很多有蹄哺乳動物都是親戚關系——比如駱駝、駝鹿,甚至河馬。
在3.5萬年前,印度尼西亞的人類留下了古老的動物巖畫,其中主角,就是豬豬。
而一萬年前,人類開始嘗試馴化豬,為我們所用。

那個時候的豬豬,還不是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肥美白嫩的豬,而是他們的祖先——遍布亞非歐的生存之王,野豬。
正如之前所說,野豬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它們厲害的鼻子。
豬的大腦中,有百分之七都是用來專門處理氣味的,是人類的整整700倍。
可以說,它們的生活就是圍繞著氣味展開。

只要跟隨著氣味,它們可以輕易找到被埋藏在地里的橡果,一找一個準。
此外,同類之間的吸引,也是憑借氣味進行的。
豬豬能夠嗅到幾公里外的雌性氣味,發(fā)情期的信息素會讓所有雄性為之瘋狂。

一只雌性的氣味,會吸引幾公里內所有的雄性,為她一絕勝負。
但即使贏得了這場角逐,勝者也需要用自己唾液之中的信息素味道,來“勾引”對方,看看兩者是否匹配。
而有的時候,雌性豬豬甚至會因為嗅到了喜歡的雄性的信息素味道,而提前發(fā)情。

不過,豬豬強大的鼻子不僅僅可以為了自己終身大事做決定,還可以在“求職生涯”中更加順利。
法國小鎮(zhèn)佩里戈爾,這里一直以每磅數(shù)萬元的黑松露出名。
但松露埋藏于地底,屬于一種真菌的子實體,人類很難從地表直接發(fā)現(xiàn)到松露——而豬,就不一樣了,豬豬強大的嗅覺,能夠輕松地徑直找到黑松露。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有在專門飼養(yǎng)“松露豬”,用于幫助尋找。

03
智商絕群
有的地方,人類利用豬豬。
有的地方,豬豬利用人類。
沙漠小鎮(zhèn)圖森市,每年萬圣節(jié)之夜,人類的狂歡結束后,徘徊在附近的野豬都會入侵城市,開始大快朵頤——目標,就是人類擺在外面的各種空心南瓜。
它們從來不繞路,總能找到南瓜的準確位置并記住它們。

而人類,也開始有了疑惑:豬豬真的是純靠嗅覺嗎?
于是,科學家們設計了一個實驗:將食物放進迷宮里,也就是純靠嗅覺沒有辦法徑直通向筐子里的食物。
而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豬豬,不僅能輕松走完這個迷宮。
更重要的是,在幾天之后,再把豬放到這個迷宮,它們還會記得正確路線!一個路口都不會走錯的,找到食物。


但,它們還不止于此!
在第一次的實驗過后,科學家們立刻把難度提高了一個等級——在迷宮里放了好多個筐,但只有其中一個有食物。
筐的位置固定,但食物出現(xiàn)在哪個筐里,每天都不一樣。
很快,豬豬就自己優(yōu)化出了一條迷宮路線——一條距離最近的最優(yōu)路線經過所有食物筐,不會重復,不會繞遠路,保證每天都能找到食物。

對于野外生活來說,這樣的記憶力和系統(tǒng)性思維簡直可以稱霸。
它們能夠清楚地記得哪里的食物最多,還能夠在新環(huán)境中很快找出最適合的方式。
04
合作共贏講衛(wèi)生
另外一個關于豬豬的誤解,就是豬特別臟。
一個有力的證據(jù),就是豬天天在泥漿里打滾。
視覺效果雖然確實是臟兮兮的,但是對于動物來說,泥土并不“臟”,臟的是寄生蟲和虱子。

而泥漿浴,就是一個有效的“洗澡”方法。
被泥土沾滿的肌膚,不再會受到虱子和寄生蟲困擾;而且,在泥漿中打滾,可以在炎熱的夏天有效降溫。
在泥漿中滾一圈,效果基本上相當于空調+蚊帳,誰聽了不心動!

不過,如果真的是大草原上最炎熱的時候,就算泥土也會被曬干,漫天飛舞的昆蟲無處躲避。
而這個時候,疣豬就會和貓鼬(狐獴)合作。
對,沒錯,就是彭彭和丁滿!現(xiàn)實世界中,疣豬是真的和貓鼬有著很好很好的關系的!

疣豬會主動找到貓鼬合作,讓貓鼬以他身上的蟲子為食物。
甚至,在看到貓鼬的時候,疣豬會主動趴窩,讓貓鼬能夠輕松“上桌”。

疣豬一躺下,貓鼬療養(yǎng)中心就開始營業(yè)。
小小的貓鼬已經知道疣豬不會傷害到它們,會主動上前,幫疣豬清理它們自己無法觸及的蜱蟲和虱子。

哺乳動物之間的合作在大自然中十分罕見,而豬豬們能夠做到,也是智商的象征。

05
自我意識
豬豬有多聰明?
它們,甚至有自我意識!
科學家們將鏡子立在豬豬面前,把食物隔板另一側。
如果意識到鏡子里就是它自己,豬豬就會調頭過去……

結果是:完全沒問題。
豬豬甚至都沒有嘗試去鏡子里面夠食物,看了一下,就直接轉頭去了另一邊。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在自我意識之外,豬還有很強的社會化行為。
還是剛才的迷宮食物筐,這一次,科學家們同時放了兩只豬豬進場。
第一只豬豬,已經清楚記得了食物的位置,對這里了如指掌。
而第二只豬豬,則完全不知道方向。
在放進去的時候,第二只豬豬,很自然的跟隨上了第一只豬豬,跟隨有知識的人前進,也迅速到達食物。

服從與跟隨,當然是社會化的一部分——但更令人瞠目結舌的還在后面。
第二天,那只知道方向的豬,在發(fā)現(xiàn)自己有個小跟屁蟲之后,就開始瞎走。
它知道食物的位置,但只要跟屁蟲跟著,它就故意繞遠。
一直到把跟屁蟲繞到離開,它徑直地沖向了食物!

06
社會化行為
而社會化的另一端,則是分工與合作。
在巴哈馬的一個偏僻孤島,一群豬豬快樂地生活在這里。


很少有動物能像豬一樣隨遇而安,或者說,無論到哪里,都有生存下來的能力。
這或許是一個并不廣為人知的事實:豬天生就會游泳。在這座島上,它們盡情地在蔚藍海水里暢游,游泳技術超群。


而在這座孤島上,豬豬已經有了初步的“托兒所”。
科學家們在孤島上發(fā)現(xiàn),有一些剛剛出生幾天的小豬,竟然和出生了好幾周的豬崽,在同一個窩里面生活。


它們不是一窩出生,但它們的母親,卻組成了聯(lián)盟。
三位野豬母親,開始共同育兒。

每天在進食時間,只有一位母親躺下來,給三窩孩子喂奶。
而另外兩只,則有更多的時間去覓食、尋找食物。


在喂食的過程中,這些小豬看起來亂哄哄,擠作一團。
但實際上——這些豬,卻是井然有序的!
在科學家們觀察家養(yǎng)豬的時候,將所有的小豬仔都給了編號,按照吃奶的順序,在背上寫下了12345.

而他們發(fā)現(xiàn),在之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每一次,他們都是相同的順序,去吸吮乳汁。


07
豬豬和人類
不過,雖然豬的總量正在迅速增長。
但還是有一些豬豬,境況不容樂觀。
印度北部的侏儒豬,膽小而神秘,只有20厘米高,真正“茶杯豬”。


二十年前,人們一度以為這種小豬已經滅絕。
但現(xiàn)在,在當?shù)厝说谋Wo下,它漸漸緩過勁來,重新生存。

能聽到這樣的消息,真的還是很欣慰的。
荷蘭曾經有一位藝術家Christian Meindertsma ,花了三年時間,研究人類和豬的生活有多息息相關。
她追蹤了一只編號為05049的豬,發(fā)現(xiàn)僅僅只是這一只豬——就制成了185件產品:肥皂、沐浴露、蛋糕、刷子、膠水、心臟瓣膜……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豬存在的世界。
即使是并不吃豬肉的人,也無法永遠避開所有“含豬”的用品。
從一萬年前一只野豬走進人類的聚集地,開始被馴化以來,豬豬,就已經成為了人類的朋友、伙伴,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們的生活,也因為有豬豬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