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為什么可怕,如何一步一步解決?

完美主義,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褒義詞。
喬布斯極度完美主義,對產(chǎn)品要求極其苛刻,在諾基亞主宰手機市場的時代,手機充滿物理按鍵,只有一小塊屏幕,而喬布斯固執(zhí)的認為這樣的手機太丑了。
他讓設(shè)計師設(shè)計iphone的時候只能有一個按鈕,他的員工差點被逼瘋,這才有了后來的蘋果手機,順手締造了萬億市值的蘋果王朝。
好萊塢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對他的電影要求極其苛刻,他拍完《泰坦尼克號》之后,用14年時間,拍出了27.8億美元票房的《阿凡達》。
成為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并且高出第二名的《泰坦尼克號》6億美元。
這是對完美主義優(yōu)點的最好解釋。
然而,他們也因為完美完美主義付出了代價。
因為對產(chǎn)品要求太過完美,喬布斯被稱為“暴君”,他很難跟別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由于對完美主義的追求,他的家里沒有任何家具,只有一張床和一盞燈。
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2》依然沒有上映,而這距離《阿凡達》上映已經(jīng)過了11年。據(jù)說單單打磨劇本,就花了4年。
當然,盡管如此,我們依然會認為這種對完美的追求是良性的,至少一切都在進行,他們也早就用作品證明了自己的偉大。
但是,有一種完美卻是負性的,甚至是惡性的,它叫做,病態(tài)完美主義。
病態(tài)完美主義,跟我們所熟知的完美主義有什么區(qū)別呢?
主要有2點區(qū)別:
壹
對于“現(xiàn)實”的作用
正常的完美,對現(xiàn)實的作用是積極的,至少總體來說是在推進事情往前走的。
病態(tài)的完美,對現(xiàn)實的作用是消極的,因為太過完美,所以根本沒有執(zhí)行的可能,因此可以心安理得的逃避面對現(xiàn)實。
以有社交恐懼的同學為例:
如果有社恐的人是正常的完美主義,那么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變得自信的,也不會因為一時的不夠自信而懊惱和自我否定,因為他知道,自己需要時間和不斷的行動。
而如果有社恐的人是病態(tài)的完美主義,他也知道自己為了變得自信,一定要多社交,但是他們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社交時無法表現(xiàn)出自信,那么他的內(nèi)心就會嚴重受挫,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不夠完美。
他們要的完美是與生俱來的,是自然而然就有的。
有時候為了去維持那種完美的幻想,有社恐的人干脆就不去行動了,因為一旦行動,完美的幻想就會像剛吹出來的泡泡,馬上破滅。
不幸的是,有社恐的人擁有的是病態(tài)的完美主義。
而這種完美主義,不僅僅體現(xiàn)在社交,更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貳
對于“自我”的作用
正常的完美主義,對于自我的作用是完善自我,不斷的提升自我對于事物的掌控能力。
一個能夠拍出世界票房冠軍電影的頂級導演,他對于電影劇本、演員、畫面,音樂,場景等等的掌控能力一定會遠遠高于一個普通的導演。
病態(tài)的完美主義,對于自我的作用是短時間內(nèi)自我麻痹。
病態(tài)完美主義,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是給自己虛構(gòu)一個自己不可能達到,但又美好的幻想。
有病態(tài)完美主義的人,內(nèi)心極度的不自我認同,但又沒有能力填補這份不自我認同,于是只能自我構(gòu)造出一個完美的人設(shè)。
但可悲的是,這種人設(shè)一旦觸碰到現(xiàn)實,就立即崩塌。
而讓有社恐的人無可奈何的是,盡管我們知道這種病態(tài)完美主義只是泡影,但是我們總是克制不住的一次又一次的瘋狂追求,畢竟這種方式看起來是最簡單的。
那難道我們就沒有辦法通過掌握新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病態(tài)完美主義嗎?
當然可以!
01
識別完美主義思維
也許當你聽到,識別完美主義思維,你會覺得這很多余,并且認為自己是知道自己陷入完美主義思維的。
如果你真的是這么想的,那么我只能說,我們有點太高估自己了。
意識和潛意識是兩回事,能夠意識到的是意識,不能夠意識到的是潛意識,而潛意識才是決定我們?nèi)粘P袨榈闹攸c。
開車,是意識還是潛意識?
你也許會說:“開車嘛,當然是意識了,我想不想開車,是我意識得到的”。
是的,也許你想不想開車是你意識得到的,但是從你決定要開車的那一瞬間開始,支配你的絕大部分是潛意識。
該如何進入地庫,上車的動作,系安全帶的動作,甚至你打開音樂,都是下意識行為。
同樣的道理,我們是知道自己陷入完美在主義了,但是我們只會跟著完美主義走,根本無法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完美主義。
識別完美主義就是訓練自己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客觀看到自己的完美主義。
這里有很多的技巧,我們就說最最簡單的。那就是去感知自己的負面情緒。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緒,或者是類似的情緒,那么很有可能自己已經(jīng)陷入完美主義思維。
悲傷、憤怒、焦慮、挫敗、恐懼等負面情緒。
一旦你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這樣的情緒,那么立刻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 發(fā)生什么了?
第二、?? 為什么我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緒?
舉例:當我沒有按時完成計劃時,我感到非常的挫敗。
這個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情緒是:挫敗。
挫敗就是一種負面情緒。
然后問自己上面的兩個問題,答案是:
第一、?? 我沒有按時完成計劃
第二、??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這樣很難獲得別人的喜歡和尊重。
至此我們就完成了對完美主義思維的識別。
這樣的識別是需要不斷訓練的,訓練的越多,我們對于完美主義思維的察覺越敏銳。
當然,每一次識別出來的完美主義思維,最好記錄下來,這樣的減少下一次識別的成本。我們也能夠知道,我們需要改變的是那些完美主義思維和行為。
02
改變你的完美主義思維
當我們完成了對完美主義的識別,那么我們就可以開始改變完美主義的思維了。
改變完美主義的思維并不簡單,因為我們的想法是多年沉淀下來的,極其的頑固,因此我們需要時間和足夠的耐心。
那么我們該如何具體執(zhí)行呢?
有四個簡單的步驟:
第一、?? 識別完美主義思維
第二、?? 列出替代完美主義思維的替代思維
第三、?? 思考完美主義思維和替代思維的優(yōu)缺點
第四、?? 選擇對現(xiàn)實更加有益的思維方式
,
第一個步驟,我們上面已經(jīng)講過了。
我們直接看第二個步驟,列出替代完美主義思維的替代思維,這句話有點拗口,簡單的說就是,找到可以替代完美主義思維的思維,并且列出來。
一般這種替代思維,是比較正面的。
舉例:我沒有按時完成任務(wù)。
完美主義思維:
我是一個失敗者,我將很難獲得別人的喜歡和尊重。
替代思維可以是:
【1】有時候沒有按時完成任務(wù)是正常的,人人都有這個時候。
【2】就算沒有完成任務(wù),別人也不一定不尊重和不喜歡我。
【3】大多數(shù)時候,我是可以完成任務(wù)的,也值得別人信任。
【4】決定別人喜歡和尊重我并不一定是有沒有按時完成任務(wù),也有我的人品。
緊接著,我們看看第三個步驟,思考完美主義和替代思維的優(yōu)缺點。
通過思考他們的優(yōu)缺點,我們能夠讓價清楚的看到這個替代思維是否相對于完美主義思維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完美主義思維的優(yōu)缺點:
總是要求自己必須按時完成任務(wù),感覺會讓自己更有安全感,但是并沒有讓自己真的每次都按時完成,反而讓自己總是有挫敗感。
替代思維的優(yōu)缺點:
【1】如果我覺得人人都有不按時完成的經(jīng)歷,我會好受一些,也不一定會讓自己變成習慣性不按時完成任務(wù)的人。
?【2】有時候我發(fā)現(xiàn)別人也沒有完成任務(wù),似乎也沒有減少對他的喜歡和尊重,除非他老是沒有按時完成任務(wù)。
【3】當我覺得大多數(shù)時候也是完成任務(wù)的時候,我的挫敗感會減少,也許也不會讓自己不完成任務(wù)的次數(shù)增加。
【4】當我覺得獲得別人的喜歡和尊重的決定性因素不僅僅是做事能力,還有人品時,我覺得自己還是不錯的,至少人品是過關(guān)的,偶爾做不好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看到上面的思考,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可以這么想,當然可能也會覺得為難,因為自己可能無法想到這些。
一開始想不到是很正常的,但是隨著練習次數(shù)的增加,慢慢的就會變得很簡單。
最后,我們來看看第四個步驟,選擇對現(xiàn)實更加有益的思維方式。
這個步驟相對來說就簡單很多了。因為好壞一看便知。
選擇有益的思維方式:
也許沒有按時完成任務(wù),并不一定會讓別人不喜歡和不尊重。
03
改變你的完美主義行為
我們講完了如何改變思維方式,接下來我們好好講講如何改變完美主義行為。
當然,我們也只有比較好的改變完美主義思維,才能夠更好改變完美主義行為。而改變完美主義行為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行為療法。
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有計劃的行為方式來改變我們的完美主義行為。
有計劃的改變完美主義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 決定要改變什么?
第二、?? 用多少時間來改變?
第三、?? 每天、每周要做什么?
決定改變什么
指的是我們的改變的重點在于那些方面的完美主義行為。
我們的精力非常有限,不可能短時間內(nèi)什么完美主義都可以改變。而我們最需要改變的應該是對我們?nèi)粘I钣绊懽畲蟮哪莻€完美主義行為。
比如,每次出門都要照鏡子,都會對已經(jīng)畫好的妝容反復調(diào)整,弄好的發(fā)型反復的調(diào)整,直到上班快要遲到了都不遠出門。
這樣的行為已經(jīng)嚴重影響我們的正常工作了,他可以作為解決的重點。
用多少時間來改變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給自己設(shè)定一個目標,然后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全力前進。
比如,我們決定花1個月的時間來改變,出門喜歡照鏡子的完美主義行為。
其實,我們也不確定這個行為能否用一個月時間來改變,那么我們可以先定1個月,在執(zhí)行過程中再慢慢的調(diào)整。
每天,每周要做什么?
當我們決定好總體需要的時間之后,就要開始規(guī)劃每天,每周要做什么了。
讓每天,每周的的安排最終能夠達成月份的目標。這個過程中,我們最好要確保,每天都是可以完成的,否則這個計劃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比如,我們決定花一個月來解決出門喜歡照鏡子的完美主義行為。
那么每天,每周可以這么安排。
【第一周】讓照鏡子的時間變短,比如,從30min,減少到20min。
【第二周】保持照鏡子20min不變,畫好的妝容,做好的發(fā)型不再調(diào)整。
【第三周】在不調(diào)整妝容、發(fā)型的情況下,把時間減少至10min
【第四周】在不調(diào)整妝容、發(fā)型的情況下,把時間減少至0min
然后再把每周進行拆解,篇幅有限,我只拆解第一周作為舉例。
我們可以把第一周做如下安排。
第一天:把時間從30min,減少至28min。
第二天:把時間從28min,減少至26min
第三天:把時間從26min,減少至24min
第四天:把時間從24min,減少至22min
第五條:把時間從22min,減少至20min
周末就算沒有上班,出門照鏡子時間也不要超過20min。
當然,這個過程我們也不一定會一風順,有可能到某一天就不進步了,或者執(zhí)行不下去了。
比如:第一周的第三天,我們要從26min,減少至24min,結(jié)果實在忍不住,還是照了26min,那么該怎么辦呢?
很簡單,調(diào)整計劃。
第四天,依然重復第三天要做的事情,如果第四天,我們能夠順利的做到,那么五天我們就做第四天的內(nèi)容。
切記急功近利,要求一定要完成計劃的任務(wù),這同樣是一種完美主義的體現(xiàn)。
如果我們能夠用這種方式有計劃的來解決自己的完美主義,那么完美主義是可以被改變的,當然也許我們已經(jīng)改變的習慣又回來了,也不要荒,用同樣的方式繼續(xù)改變它,慢慢的就不會再出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