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音頻跳躍音樂:這些親民的作品,又恰到好處代表著大眾的心聲
武漢音頻跳躍音樂:這些親民的作品,又恰到好處代表著大眾的心聲
任賢齊爆紅時已經(jīng)快 30歲了,這在娛樂圈里是妥妥的大齡青年。任賢齊甚至都想好了自己的后路,如果實在紅不起來,可以去當體育記者什么的。
在小蟲和整個公司把他遺忘的三年,任賢齊在干什么呢?他在辦公室里打雜,整理材料啊、剪貼下歌詞曲譜啊,甚至幫著接電話、打掃衛(wèi)生、買報紙。甚至為了吃飯,去主持音樂節(jié)目、體育節(jié)目,或者在電視劇里客串個小配角。在公司,平時根本沒有人有空理任賢齊,但他從來沒有追問過,「老師,什么時候給我做專輯?」
在小蟲眼里,「小齊是那種誠懇的好孩子」。他對任賢齊說,「你如果要當歌手的話就不要主持」,任賢齊就把掙錢吃飯的主持工作給辭了。他讓任賢齊在錄音棚里唱三天《依靠》,任賢齊就無怨無悔地把《依靠》唱了三天。
在《心太軟》爆紅后,任賢齊也沒有一點明星架子。在滾石有些做了十多年的前臺小妹、打掃衛(wèi)生的阿姨,任賢齊每次到公司還像以前一樣跟她們打招呼。小蟲也說,如果我開演唱會,「我想第一個報名參加的,應該會是小齊?!?/span>
很多歌手有了成名曲之后,一直唱一直唱會唱膩。但任賢齊在采訪時說,自己每次唱《心太軟》都很虔誠,用刺鳥的精神。
似乎老天也覺得該是回報任賢齊的時候了,到 1998年,任賢齊的專輯《愛像太平洋》又爆了。這張專輯里面收錄了《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傷心太平洋》、《我是一只魚》、《任逍遙》等作品,幾乎首首都是屠榜的狀態(tài)。
這張專輯也成為實體唱片時代臺灣最后一張銷量過百萬的專輯。
任賢齊就這樣踏實、樂觀地一首首唱下去,多年來竟也積累了不下二十首代表作品。他趁熱主演的很多影視劇也是由他自己演唱主題歌,他也成為最早期的 OST之王。有網(wǎng)友專門做了一張表格,將任賢齊的代表歌曲分類,適合不同心情狀況下收聽。
或許在很多要求高的歌迷眼里,任賢齊唱歌就是「大白嗓」,歌曲也更偏向于口水歌。他聲音不怎么高亢嘹亮,但舞臺上他表現(xiàn)又很扎實,唱兩個多小時也不怎么失誤,別人也難以模仿出他作品中的味道。這些親民的作品,又恰到好處代表著大眾的心聲,多是K歌金曲,傳唱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