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宙中的溫度達到-273.15℃(絕對零度),時間就會停止嗎?
理論上可以,不過實際不可能
宇宙中的奧秘,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比較感興趣和追逐的,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依舊還是有無數解不開的謎題,似乎談起宇宙,仍舊是迷霧重重。

其中之一就是關于時間的問題,時間到底存不存在呢?時間到底是什么?時間和宇宙中的溫度有沒有關系呢等等。
說起這個問題,就有人問了,如果宇宙中的溫度達到了-273.15攝氏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絕對零度,那么時間會不會靜止呢?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宇宙中的溫度,根據目前的科學數據,宇宙中最低溫是-273.15攝氏度,最高溫差不多是1.4億億億億度。
為什么會如此呢?
其實所謂的溫度,本質上就是微觀粒子的振動造成的能量轉化,一般是動能轉化為勢能,最后以我們所能感知的熱量形式呈現出來。也就是微觀粒子的活躍度的問題。

低溫:
因此越是低溫,那么粒子的活躍度就越低,釋放的能量也就越小,我們感知的溫度也就越低。當活躍度無限接近于0的時候,微觀粒子基本上停止運動了,也就是所謂的絕對零度,這時候毫無疑問整個宇宙的微觀粒子都不動了,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說時間靜止了。
但為什么是無限0呢?因為按照量子力學的觀念,基本粒子都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沒有辦法同時確定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微觀粒子的這種不確定性,意味著粒子不可能絕對靜止,所以絕對零度是不可能達到的。

所以永遠達不到絕對零度,也就不可能有時間靜止這一說了。
不確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由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這個理論是說,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數(Planck constant)除以4π(ΔxΔp≥h/4π),這表明微觀世界的粒子行為與宏觀物質很不一樣。

高溫:
按照上面的邏輯,粒子運動越快,那么動能越大,溫度就越高,所以幾乎沒有上限。而根據狹義相對論我們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所以當粒子速度無限接近于光速的時候,溫度最高。
具體有多高呢?根據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的理論,宇宙能量其實是不連續(xù)的,而是一份一份獨立起來的,每一份就是一個量子單位。

正是因為量子的這種不連續(xù)性,延伸出來了:
最小的空間尺度:普朗克長度;
最小的時間尺度:普朗克時間。
這里就對應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現在的宇宙是一個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爆炸膨脹產生的。而爆炸的一瞬間產生的溫度,就是普朗克溫度,即宇宙的最高溫度,這個溫度大約為1.4億億億億度,以后再也不會出現這個溫度了。

最后我想說一下,關于時間的問題,其實我們現在只是用來作為一個日常生活的丈量標尺和計時工具罷了,至于它的本質,那就涉及到宇宙的真相了,我們沒有辦法說清楚。
甚至目前建立的一切科學理論基礎,都僅僅是宏觀領域內,微觀領域并不適用,所以不管是絕對零度,還是時間靜止的話題,都沒有辦法給一個未來絕對不會被推翻的結論。
我們要做的,就是生活好每一天,然后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