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a56刷64的BIOS教程
這也算是我在這里發(fā)的第一個有關(guān)技術(shù)的東西吧,因為也有不少人問我Vega56怎么刷64,要下載什么工具和那個BIOS什么的,之前在貼吧發(fā)了個貼當時也是我第一次刷成功,沒有詳細教程,所以就打算在這里寫一個,因為第一次在這里寫教程,可能寫的還是不太好,希望大家喜歡。
在刷BIOS的時候我們要做好如下準備,Vega56顯卡一張(我的是藍寶石超白金限量版),A卡BIOS工具AMD/ATI ATIFlash,GPU-Z(用于查看顯卡信息)和使用的Vega56同型號和同系列Vega64的BIOS。
注意刷BIOS可能還是會存在一定風險,這里只是提供了教程,顯卡刷黑或者刷了長期使用壽命變短出現(xiàn)問題等本人不負責,也并不是所有得Vega56刷了64的BIOS都可以穩(wěn)定使用的,還有一些東西我會在最后說。


首先在刷BIOS之前我們要把顯卡的BIOS開關(guān)切換到左邊,Vega只有左邊的BIOS支持寫入,右邊是鎖死的,如圖所示,BIOS開關(guān)要切換到右邊以后才可以刷。

然后是顯卡查看工具GPU-Z和A卡BIOS工具AMD/ATI ATIFlash的下載。
目前GPU-Z最新的版本是2.10,AMD/ATI ATIFlash的最新版本是2.84,這兩個檢測工具我們都可以在TechPowerup上面下載,如果要刷的話我還是推薦自己去找。


工具下載好了以后,在刷BIOS之前我們先使用GPU-Z把顯卡的BIOS備份出來,這樣備份一下比較好,后面就算出問題了也可以再刷回去,算是多了一道保險。




把BIOS備份以后我們就可以在TechPowerUp的Video BIOS Collection上面下載我們要刷的Vega64的BIOS了,這里注意要下載風冷版的,我的是超白金限量版所有刷的就是最后那個。
這里要注意要同品牌和同系列的BIOS才可以互刷,而且兩個BIOS的Device Id和Subsystem Id都要相同才行。



把BIOS下載了以后我們就可以使用AMD/ATI ATIFlash來刷了,首先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工具,打開工具以后選擇載入圖像,選擇之前下載的64的BIOS,然后再點程序就可以刷了,如果有什么問題刷不了的話工具也會提示你,沒有問題的話等待刷完重啟系統(tǒng)就可以了。









把Vega64的BIOS成功刷進去以后,可以看出流處理器,計算單元,紋理單元和56的一樣,分別還是3584,56和224個(Vega64的流處理器是4096個,計算單元是64個,紋理單元是256個),但顯存帶寬,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都和Vega64的一樣了,分別是483.8G/s,1630和945MHz(Vega56的內(nèi)存帶寬是409.6GB/s,核心頻率是1590,顯存頻率是800)


在刷了BIOS以后,很多檢測工具都把刷了64BIOS的Vega56檢測成了Vega64,這里就可以看出這些檢測工具是通過檢測BIOS檢測出來的,從這里我們就可以明白一些假卡就是換散熱刷BIOS改的了。


關(guān)于紋理填充率,像素填充率和內(nèi)存帶寬的提升的話,是這樣算出來的,這里再科普一些顯卡性能指標的算法,如有不對的話請指出。
像素填充率=GPU核心頻率×光柵單元(ROPs)÷1000
例如Vega56在默認頻率情況下的像素填充率就是1590×64÷1000=101.76GPixel/s(GPU-Z中約等于101.8),刷了64的BIOS以后就是1630×64÷1000=104.32GPixel/s(GPU-Z中約等于104.3),因為Vega64的光柵單元ROPs和56一樣是64個,所以刷了64BIOS的Vega56在像素填充率上面就沒有區(qū)別。
紋理填充率=GPU核心頻率×紋理單元(TMUs)÷1000
例如Vega56在默認頻率情況下的紋理填充率就是1590×224÷1000=356.16GTexel/s(GPU-Z中約等于356.2),刷了64的BIOS以后就是1630×224÷1000=365.12GTexel/s(GPU-Z中約等于365.1)
Vega64因為紋理單元TMUs有256個,則是1630×224÷1000=417.28GTexel/s(GPU-Z中約等于417.3)這里就能看出Vega56因為紋理單元相比64的少一些,所以刷了64BIOS以后雖然核心頻率相等了,但紋理填充率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內(nèi)存帶寬從409.6GB/s提升到483.8GB/s的話,這個就和顯存頻率的提升有關(guān)。
內(nèi)存帶寬的算法就是顯卡的等效頻率×顯存位寬÷8000算出來的。
例如Vega56的HBM2顯存頻率是800MHz,有2塊顯存等效頻率就是1600MHz,那么就是1600×2048÷8000=409.6GB/s,Vega64的HBM2顯存頻率是945MHz,有2塊顯存等效頻率就是1890MHz,那么就是1890×2048÷8000=483.84GB/s。
TITAN V的內(nèi)存帶寬也是這樣算出來的,TITAN V的顯存頻率是850MHz,等效頻率是1700MHz,顯存位寬是3072bit,那么TITAN V的內(nèi)存帶寬就是1700×3072÷8000=652.8GB/s。
顯存位寬的話,HBM顯存一塊顯存能提供1024bit的位寬,所以FURY X有4塊顯存所以就是4096bit的位寬,Vega56和64都是2塊顯存,所以就是2048的位寬,N卡專業(yè)卡Quadro GV100和GP100是四塊HBM2顯存,所以位寬就是4096bit。
GDDR顯存的位寬也和有幾塊顯存有關(guān),一塊GDDR5可以提供32bit的位寬,例如GTX1080Ti是由11顆GDDR5X的顯存組成的,所以就是32×11=352bit的位寬,780Ti和980Ti的顯存雖然分別只有3G和6G,但也是分別由12顆256M和512M的顯存組成的,所以位寬就有384bit。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GTX1060分別有3G,5G和6G版,其中3G和6G版的顯存位寬都是192bit,5G版則是160bit是什么原因呢?答案是1060 3G和6G版分別是由6塊512M和1G的顯存組成的,而5G版因為只有5塊1G的顯存,所以位寬也就只有32×5=160bit的位寬。
說句題外話的話,1060可以做到6G版>5G版>3G版也并不單單是顯存的原因,顯存只是顯卡的其中一項性能指標,1060 3G版雖然位寬和6G版一樣是192bit,但流處理器從6G版的1280個減少到了1152個,流處理器也是顯卡的一項性能指標,所以就造成了性能的差距,1060 5G版雖然流處理器和6G版一樣是1280個,但由于顯存減少了一塊,所以位寬就變成了160bit,內(nèi)存帶寬也由192.2 GB/s下降到了160.2 GB/s,所以相比6G版的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另外我們查看BIOS的信息(拿藍寶石Vega56和64超白金限量版的BIOS舉例),就能看出這里Vega56的TDP設(shè)計是180W,64的TDP設(shè)計是264W,這里就能看出三個8pin供電并不代表這個顯卡的功耗就很高,而是非公版顯卡的頻率一般比公版高一些,所以增加供電也是為了保證顯卡超頻的穩(wěn)定性。


還有通過查看這兩個BIOS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內(nèi)存支持那里,Vega56的BIOS里有三星,海力士兩種顯存,而Vega64那里只有三星的顯存,這也意味著Vega64一般也是三星顯存的,Vega56刷64的BIOS也要三星顯存的才能穩(wěn)定使用,我的是海力士的,刷了64BIOS玩游戲和高負載的時候還是會出現(xiàn)花屏的問題,所以這里也就是作為教程發(fā)一下,平時我還是把BIOS切換到右邊默頻使用的。

最后我個人認為刷BIOS確實可能會存在一定風險,56刷了64BIOS以后也就意味著把核心頻率從1590超到1630,顯存頻率從800超到945,核心和顯存體質(zhì)不同的話也會有差異的,例如Vega56,Vega64風冷和水冷版的核心雖然都是Vega10,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的話還是有區(qū)別的,Vega56的核心是Vega 10 XL,Vega64的核心是Vega 10 XT,Vega64水冷版的核心是Vega 10 XTX,所以在56刷64的BIOS之前大家可以先試試把核心和顯存頻率超一下看看能不能穩(wěn)定使用,如果不能穩(wěn)定使用和出現(xiàn)花屏那些問題的話還是算了。這里很多時候還是要看個人的情況,有什么的話后面我會補充,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