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銷量榜:3臺比亞迪上榜,Model 3狂跌30多名,第一名又是它
7月銷量榜近日放榜,這是一份可以作為你買車指導(dǎo)的榜單,也是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人買車喜好的榜單,我們來看看這個月有什么變化,前十里面,第一名和第二名依然是軒逸和朗逸,有三臺比亞迪上榜,比上月多了一個名額,而Model 3狂跌30多名,到底什么原因呢?我們最后說說這點。

第一名:軒逸
29670輛,持平
軒逸作為被調(diào)侃的“馬路三大媽”之一,貌似被嫌棄,但銷量卻一直是杠杠的,5月、6月和這7月都是獨占榜首。自從3月改款以來,軒逸銷量逐步上升,現(xiàn)在穩(wěn)定在近3萬輛的水平,7月銷售29670輛,是轎車類目里最暢銷的。

這里面原因很多,一個是靠經(jīng)典款維持低價,滿足偏愛合資但預(yù)算有限的人群。另外也有外觀和內(nèi)飾調(diào)整的新款,更有新鮮感,滿足對顏值控。而e-POWER增程版盡管售價不算便宜,但是提速快,油耗低,在駕駛體驗和日后用車成本上還是有一點優(yōu)勢的。多管齊下,有點像三個車去PK別家一個車,勝算自然大一點。最后還有一點,由于這副“萬年不變”的1.6L+CVT動力和底盤早已攤薄收回了成本,因此即使終端優(yōu)惠不小,也還是賣一臺賺一臺。而由于日產(chǎn)e-POWER在中國市場反響不大,日產(chǎn)也壯士斷腕大幅降價,有店端宣布降價3.5萬。
第二名:朗逸
28898輛,持平
幾年前,朗逸還是能經(jīng)常排在軒逸前面的,但現(xiàn)在最多只能排第二。有時候還得在中間塞進去幾個比亞迪。

經(jīng)過改款,朗逸的造型變得更年輕運動了,星空點陣格柵前臉版本和條幅橫條前臉兩種風格高低搭配,看起來有小號帕薩特的感覺,既保留德系車的厚重得體,又不失一點點小個性,這種尺度是很難拿捏的。朗逸內(nèi)飾也與時俱進地換上了12英寸懸浮式大屏,高配車型配備10.25英寸數(shù)字液晶儀表,一下子車內(nèi)檔次感就上來了,而且UI界面德系范兒濃郁,有些人就喜歡這種風格。新款朗逸增加了大眾最新1.5T的300TSI動力序列,要說它升級很多并沒有,但后續(xù)會逐步過渡成為主打,油耗經(jīng)濟性和動力性會小有提升。
第三名:秦PLUS DM-i
25674輛,上升1名
在這份榜單中,秦PLUS的DM-i車型和EV車型被分了出來,秦 PLUS DM-i銷量是25674輛,要是加上秦PLUS EV(11455輛)的話,那就會以37129輛力壓軒逸奪回第一了,比亞迪的粉絲看到這里應(yīng)該是有點“憤憤不平”的吧,不過沒關(guān)系,這兩個版本都給國產(chǎn)車爭氣了。

秦PLUS的優(yōu)勢真的是說爛了,不如我們就“雞蛋里挑骨頭”說說所謂劣勢?我覺得要是底盤質(zhì)感能再提升一下向朗逸看齊,還有匱電時動力不要那么平淡乏力,又或者給“比亞迪”改改一個高大上的名字,這臺車會不會賣得更好呢?
第四名:海鷗
24989輛,上升7名
狂飆7名,這臺車得好好說說。海鷗是比亞迪進一步蠶食低端市場的一款車,車子雖小續(xù)航夠用,但售價7.38萬起很多年輕人都買得起,成為他們城市代步工具足矣。在造型設(shè)計上似乎和海豚岔開,海豚圓潤的姿態(tài)博得女性喜歡,海鷗凌厲的線條,銳利的大燈可能是男性消費者的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內(nèi)飾上提供了10.1英寸自適應(yīng)旋轉(zhuǎn)大屏,內(nèi)置DiLink智能網(wǎng)聯(lián)系統(tǒng),支持很多語音交互,和其他比亞迪用戶享受到的智能生活是一樣的,在產(chǎn)品力上海鷗沒有什么短板,加上比亞迪在新能源方面的口碑優(yōu)勢,它自然就很熱銷了。

說到海鷗就很難不提另外兩臺車,五菱繽果和飛度。繽果更大更時尚,但品牌力暫時比不上比亞迪,飛度作為“老舊燃油車”,配置簡陋,頹勢暫顯。如果按現(xiàn)在的銷量趨勢,海鷗未來有可能把它們打包送走。
第五名:速騰
23734輛,下滑2名
速騰保持在2萬出頭的銷量已經(jīng)很久了,和朗逸一樣,它也是德系大眾的銷量擔當,你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是另一臺朗逸,哪臺終端優(yōu)惠大買哪臺。

像速騰這樣的車,你可能一時難以找到它很顯眼的優(yōu)點,帥嗎?好像沒有,每次換代都中規(guī)中矩的,方方正正沒有什么驚喜。配置高科技感強嗎?也不算,很多自主品牌炫酷的功能它都沒有,低配還是織物座椅,車內(nèi)硬塑料也多。但相比國產(chǎn)車炫酷的外觀內(nèi)飾,速騰更重視機械素質(zhì),把有關(guān)駕駛和乘坐的做好就行了,不整虛的,回歸汽車最初的樣子,這是很多消費者對車最實際的需求。不少中年買車群體依然很信賴德國品牌,看重機械素質(zhì),看淡車機系統(tǒng),造型設(shè)計等等,買一個“工具車”屬性的產(chǎn)品就夠了,速騰就完美適合他們。
第六名:AION S
22437輛,下滑2名
說實話,AION S的銷量不大好點評,因為它有多少份額被B端網(wǎng)約車消化還是個謎,你不知道這22437輛里面百分之幾十是家用的,百分之幾十是商用的。

可能買來家用的人群里有些人會有點介意它成為網(wǎng)約車,似乎讓自己丟了面子,這種國情我們還是要承認的。但其實它成為網(wǎng)約車更說明續(xù)航相對可靠,電耗合理,得到長期的實測更有保證,空間大坐著舒服客人沒意見。買AION并無不可,它是除了比亞迪之外,國內(nèi)賣得最好的新能源品牌,除了有時廣告夸張點,其他都沒什么問題。
第七名:海豚
21800輛,下滑2名
海豚的銷量走勢有意思了,4月達到歷史頂峰排名轎車銷量榜第二,之后一路小跌,第三到第五,再到7月的第七。

什么原因呢?我們聯(lián)想一下大眾ID.系列出了什么政策,ID.3在近期大幅優(yōu)惠3.7萬元,直接把銷量從1819輛拉伸到7378輛,你猜這里面原本有多少是在ID.3和海豚中“左右橫跳”的?跑去買大眾了,自然比亞迪就賣得少了。而且海豚的另一臺競品AION Y(盡管是一臺SUV)在4月之后銷量上漲,穩(wěn)定在2萬輛左右,這里也搶了一些比亞迪的市場。這三臺車之間,你更傾向于誰呢?
第八名:思域
19051輛,上升17名
思域最近幾個月勢頭不錯,但7月的排名暴漲上升17名還挺讓人吃驚的,這可能是終端優(yōu)惠有一定的“跳水”引發(fā)的。上一代思域1-2萬輛/月很平常,但這一代似乎要拿到這個成績就有點難了,一度徘徊在1萬輛以內(nèi)。

新一代外形少了點“鬼火”氣,但似乎顏值又稍稍比不上上一代,內(nèi)飾倒是仿佛小號雅閣,貫穿整個總控臺的蜂窩狀空調(diào)出風口和懸浮式中控屏呈現(xiàn)的高級感有了質(zhì)的飛躍,動力依舊是1.5T+CVT組合,以及2.0L混動版本。思域是一臺難得的運動感較強的緊湊型轎車,適合愛駕駛的年輕人,如果現(xiàn)在終端價格合適了,15萬買臺合資本田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九名:凱美瑞
17613輛,下滑3名
沒想到啊,竟然來到第九名才有一臺真正意義上的B級車,這是大家口袋里都沒錢了么,買不起貴一點的車了。相比上個月凱美瑞下滑了3名,但它依然是這兩個月賣得最好的20萬級轎車。我去查了一下天天拿凱美瑞當對手的漢,漢DM-i(13603輛)和漢EV(11576輛)同樣被分做兩款車型來做排名,否則它就是最好賣的20萬級轎車了。

凱美瑞我覺得它的產(chǎn)品力挺均衡的,外形大氣又不老氣,線條柔美,內(nèi)飾S曲線分區(qū)很有設(shè)計感,可能在車機上稍微欠缺點,但買豐田的人大概都對這些新鮮玩意沒那么苛刻的吧??臻g大儲物格不少,2.0L和2.5L混動動力從容線性,開著舒服。凱美瑞是很能代表豐田品牌的一款車,省心好用,長久持有。
第十名:帕薩特
17231輛,上升2名
幸好前十里有一臺德系B級車來挽尊,給大眾拉回一點面子。它和凱美瑞們是一生之敵,但在形象上,帕薩特多了幾分商務(wù),用來接待談生意一點不違和,不用擔心檔次不夠。

在實際落地價上,帕薩特可能要比凱美瑞更高一點,它賣得好的是330TSI,也即是2.0T低功率版,雖然186馬力看起來不拔尖,但配合7擋DSG雙離合變速箱,實際駕駛體驗動力還是很澎湃的。如果說選一臺速騰/朗逸總感覺這臺大眾有廉價感的話,那上升到帕薩特/邁騰你就能真正感受到大眾的精髓了,機械質(zhì)感強,裝飾件上改用鍍鉻的上鍍鉻,該上木紋裝飾鋼琴烤漆的都不會少,再加上真皮軟包等等,還有各種好用的配置,讓你切實感受到濃濃德味。雖然這些年自主品牌崛起之后,帕薩特口碑沒那么好了,銷量也有所下滑,但短時間內(nèi)還是值得買的20萬級轎車之一。


以上就是7月銷量榜前十,3臺比亞迪,2臺B級車,15萬以內(nèi)的緊湊型依然是消費主力。最后回答一下,為何6月排第七名的Model 3(22741輛),來到7月跌到了第38名(7791輛)?特斯拉不靈了,被比亞迪碾壓了?并不是。它7月下滑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每季度的首月,特斯拉上海工廠都會優(yōu)先供給出口市場,出口達韓國、泰國、加拿大,甚至美國本土,這就導(dǎo)致交付中國大陸的銷量少了。另一個原因是,有消息稱,Model 3生產(chǎn)線正在切換新款,進行試生產(chǎn),而老款自然是處于打切收尾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