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生態(tài)與來源:兇神惡煞的拉達其實是非常萌的荷蘭豬?
我們在介紹小拉達的時候,主要的話題都圍繞著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家鼠來展開,也正因為現(xiàn)實的家鼠給我們帶來的印象非常不好,所以小拉達也就成為了眾多寶可夢里有著盜竊食物等惡劣習性的代表(特別是阿羅拉的小拉達),我們可能會想,既然小拉達都這么“惡劣”了,那么它進化之后的拉達豈不是變本加厲?其實不然,拉達這只寶可夢別看作為寶可夢里外表兇神惡煞,但實際上真要歸根究底的話,拉達反倒是我們現(xiàn)實中一些嚙齒目萌物的化身。
PS:本文純屬個人看法,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時下最風靡寵物的荷蘭豬,是我:

雖然通過其身體的一些細節(jié),還是能夠看出拉達有可能部分原型來自于現(xiàn)實的一些常見家鼠(上篇已經(jīng)提過,這篇不表),但是根據(jù)其帶有鋸齒的耳朵來看的話,拉達極有可能融入了豚鼠的設計元素,豚鼠可能很多人陌生,但是它的別名——荷蘭豬、天竺鼠可能很多小伙伴就很親切了,沒錯,豚鼠現(xiàn)在已然成為了人類飼養(yǎng)寵物中的常見一員,它們生性膽小,作為被人類馴化的寵物,它們在野外已經(jīng)絕跡,如今只生活在被人類圈養(yǎng)的條件下,在動物學分類上,豚鼠可以說是自成一派,和現(xiàn)實的家鼠有很大的區(qū)別,在亞目上就已經(jīng)分家,關系很遠(下圖為豚鼠)。

人畜無害還經(jīng)常被捕殺的麝鼠,是我:

而如果結合巨大的門牙、胡須、毛皮和體形來看,拉達和另外的一種嚙齒動物也有很大的關系,那就是麝鼠,麝鼠和豚鼠一樣,在關系上和如今的老鼠只能算是很遠的遠親,它們屬于倉鼠科,所以拉達其實也可以看出一只大倉鼠,麝鼠之所以叫麝鼠,是因為它們體內(nèi)含有能產(chǎn)生類似麝香的分泌物的腺體,即便不會闖入人類社會,但是麝鼠依然一些人認為是有害動物而慘遭大量捕殺,主因就是它們會在土壩的水下壩壁打洞營巢,危害河堤和防洪設施,而不管是豚鼠還是麝鼠,在一些地方都被視為可食用的動物,會被加工端上餐桌(上圖為麝鼠)。
造成波利尼西亞災害的波利尼西亞鼠,是我:

如果說拉達真的有偏家鼠的一些味道的話,還是要看阿羅拉的拉達,在設定上,阿羅拉拉達和阿羅拉的小拉達一樣,都會闖入人類的城市盜竊食物,是名副其實的小偷,黑色的體毛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的設定可能來自于現(xiàn)實的波利尼西亞鼠,這是僅次于褐鼠、黑鼠的世界第三大鼠類,原產(chǎn)于東南亞,如今卻已侵入大部分波利尼西亞島嶼,新西蘭,斐濟,甚至夏威夷,而七代的阿羅拉拉達恰好就是外來入侵的寶可夢,而阿羅拉的原型恰好是夏威夷。
總的來說,拉達還是帶有一絲亦正亦邪的意味,畢竟有的原型是人畜無害的豚鼠,有的則是可能印象人類建筑的麝鼠,有的則是臭名昭著的波利尼西亞鼠,還真是一句話難以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