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難忘那山村的年味
進入農(nóng)歷臘月中旬后,每下鄉(xiāng)去古樸的鄉(xiāng)村,就會感到年意濃濃,年韻悠悠,那殺過年豬的叫聲、熏臘肉煙味、磨豆腐的聲音,讓人一下子不得不想起山村的年味。

山村
對于一個在山村生活了20多年、城里生活6年的我來說,總覺得城市的年味很縹緲,就算是鄰居,也只不過是見面打哈招呼,不實在,年味越來越淡,想必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而記憶中的山村年味,那一縷散不盡的臘肉余香、一家人的溫馨、左鄰右舍的相互走動,卻總是讓人魂牽夢繞。

年味
年的來臨,山村集鎮(zhèn)上那滿街的農(nóng)產(chǎn)品,滿街的年貨,滿街的購買年貨的人。山村人家準備年貨,平實,不張揚,不擺闊,就像文火煲出來的老湯,韻味悠長。把養(yǎng)了一年的豬、雞、鴨等除了自己過年吃的后,拿上街賣了,買上幾副心愛的春聯(lián),兌換幾斤包谷燒酒,給孩子帶回幾串鞭炮……擁擠的年韻,豐收的醇香,回味無窮。
隨著年三十的臨近,鄉(xiāng)情、親情在發(fā)酵,距離沾滿了濃郁思念,在山村的上空盤旋。山村的左鄰右舍,對每一個外出一年、兩年或更多歸來的游子,都當成他們的親人。不管你是滿載而歸,還是行囊空空,都會真誠說聲:“平安回來比什么都好!”
山村的年味,圖的就是那種氣氛,那種年味,那種永恒不變的團圓情結。

山村
年三十到了,早上的山村是寧靜的,因為大家都在忙著準備年夜飯,做年糕、包餃子、殺雞鴨魚,全家老少齊動手,都沉浸在濃濃的年味里,只有那一座座古樸的房屋上縷縷炊煙,給山村增添了生機。到了中午,寧靜的山村被玩童的鞭炮聲喚醒,各家各戶,貼春聯(lián)、掛年畫、吊大紅燈籠、擺財神爺,井然有序,歡聲笑語,這家鞭炮聲剛停,那家鞭炮聲又響起,此起彼伏,年氣騰騰。在吃年夜飯時,一家老小圍成一大桌,親情融融地吃喝,舉杯辭舊歲迎新年。年夜飯后,家家戶戶燈火通宵齊明,一家人圍著紅紅的爐火,嗑瓜子、吃糖果、話家常、總結得失、規(guī)劃未來,辭歲守歲的辭歲守歲,拜訪左鄰右舍的拜訪左鄰右舍,所有的“不好”,必將在觥籌交錯、相互拜訪祝福中逝去。

其實,山村年夜不僅是一桌豐盛的飯菜,而是一桌的團圓,一桌的親情。
記憶中的山村年味,是溫暖的,是人們對世世代代耕耘在山村土地上祖輩的思念,傳承的一片故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