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上北大后分享:在陪小孩學習時,家長不單要陪,而且要跑。
你同意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成績嗎?你同意最好的鼓勵來自于老師的贊許、來自于同學的羨慕嗎?你想改變孩子陷入玩游戲的死循環(huán)狀態(tài)嗎?一切問題的根源來自于家長,家長的改變立即影響孩子的改變。
自我家孩子進入學校起,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要讓小孩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出類拔萃。想法是非常好但做起來容易嗎?我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全力協(xié)助小孩考好每一次考試,方法簡單但效果非常好,在小學,孩子的成績一直在年級前三名以內,老師夸獎同學羨慕,小孩一直都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

初中如愿進入了某某實驗學校,這個學校是我們區(qū)最好的學校,也是我家孩子奮斗的目標,雖然是私立學校,學費有些貴,但師資力量非常好。初一時,班主任提倡“快樂學習,習慣致勝”的學習口號,但要在一個班50個同學中去形成自己的習慣,尤其是學習的習慣,又要讓每
個小孩從枯燥的學習中得到快樂,確實有點難,我一直在思索這個方法。想了很久也沒想出好的方法,只好先用我自己讀書時的那一套,全面跟進小孩的學習情況,每次檢測時,至少提前一周重點關注小孩的學習情況,我們兩口子分工協(xié)作,孩子媽媽負責認真檢查小孩語文

的古詩詞、要背誦的課文,要考的英語單詞短語及語法等等,我負責檢查數學、政史地、物理化學等各種經典題型的掌握情況。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檢查孩子有沒有完成這些作業(yè)?不能讓孩子偷懶。二、如果孩子有不會做的,可以及時發(fā)現孩子哪里不會做,讓孩子知道為什么不會做?并指導孩子到完全搞懂為止。
在孩長、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如愿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通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孩子已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上不再需要家長的檢查,每天自覺完成各科作業(yè),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后,非常順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學。

孩子考上北京大學后,區(qū)里家庭促進會組織了一次家長分享會,我分享了這個方法,如何讓孩子自覺學習呢?很多老師家長,甚至教授學者都對自己的孩子教育都束手無策,在學習過程中,孩子的自信來自哪里?來自成績,成績好才有自信,只有成績好了才能降低小孩的學習壓力。當然,家長一定要做出改變,在陪小孩學習的時候,家長不單要陪,而且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