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背景介紹]斯泰吉亞

斯泰吉亞Stygia
“他不懼怕人類之敵,也不懼怕死于鋼鐵或火焰。但這是一片充滿巫術和無名恐怖的黑色土地。人們說,賽特,這條古蛇(Set the Old Serpent),很久以前就被西伯萊人的種族驅逐,但它卻潛伏在隱秘廟宇的陰影中,在夜間的神龕里所做之事既可怕又神秘?!?/p>
—羅伯特·E·霍華德《龍之時刻》
斯泰吉亞(Stygia)是一個腐朽的,邪惡的威脅,一個被西伯萊(Hyborian)種族所恐懼的無名恐怖的黑色土地。由致力于塞特邪教的黑暗神權政體統(tǒng)治,該國人口稀少,尤其是仇外心理,人們沉迷于死亡和永生的主題,為他們神秘的木乃伊建造黑暗的墳墓。對于一個如此龐大的王國來說,大約400萬人口是非常少的,因為這里幾乎沒有人們賴以生存的耕地,而且異教不斷要求人們做出犧牲。
賽特異教完全統(tǒng)治著斯泰吉亞社會;寺廟擁有大部分耕地,政府官僚中充斥著祭司。與許多宗教一樣,這種死氣沉沉的神權政治是保守和封閉的,與外界的接觸只允許極低的限度。因此,貿(mào)易保持在最低限度。斯泰吉亞用絲綢、象牙、皮革、洋蔥、紙莎草紙、奴隸和寶石來換取糧食、牛和其他他們干旱的土地無法生產(chǎn)或維持的農(nóng)產(chǎn)品。
斯泰吉亞的律法
斯泰吉亞的法律是限制性的和殘酷的。生活的許多方面都需要許可證,包括但不限于改變居住地、離家20英里以上旅行或擁有武器或盔甲。這些許可證為斯泰吉亞的政府提供了一對強有力的工具:收入和內(nèi)部安全。出售許可證給統(tǒng)治階級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提供內(nèi)部安全是因為許可證經(jīng)常被拒絕,這阻止了已知的持不同政見者聚集。對于那些被拒絕授予許可證的人沒有法律追索權,申請一些沒必要的許可證會招致嚴厲的懲罰,例如罰款、沒收貨物,甚至身體殘害,例如當眾鞭打、割斷腿筋或處決。罪犯的尸體不會被制成木乃伊。他們被留下來任其腐爛,剝奪了他們與父神賽特(Father Set)的永恒的來世。
宗教犯罪比世俗犯罪受到更嚴厲的懲罰。不參加宗教儀式將被處以巨額罰款。如果不向寺廟繳納十一稅,罰款將比十一稅還要重,而且犯罪者還必須繳納必要的十一稅。法律要求舉行儀式,祭司總是為這些服務收費。這些必要的儀式的例子有很多:莊稼必須被祝福;所有的孩子必須被奉獻給賽特;甚至死者也有必要的葬禮儀式,必須履行和支付。不符合這些要求可被視為異端;對異端的懲罰是死亡、沒收所有財產(chǎn)和奴役罪犯的整個家庭。多次為履行儀式無疑會被視為異端。除了必要的儀式外,一些動物還享有受保護性的宗教地位。蛇和河馬是神圣的,可以在斯泰吉亞中不受煩擾地生存。傷害任何一種動物都是違反斯泰吉亞法律的,這樣做也會招致異端的指控。盡管在河馬面前祭司并沒有堅持需要有任何特別的行為,但所有的斯泰吉亞人在看到蛇時都必須躺下,等待蛇發(fā)起攻擊或是繼續(xù)前進。如果蛇選擇攻擊,被選為榮譽的斯泰吉亞人會被視為受到父神賽特的祝福,沒有人會試圖拯救他。大多數(shù)受祝福的斯泰吉亞人都會靜靜離去。這是一種奇怪的習俗,但卻被斯泰吉亞人以安靜的尊嚴所接受。
斯泰吉亞的人種
“來得正是時候,”柯南喃喃自語,眼睛盯著泰利斯(Thalis)象牙色的四肢,“你是誰,一個斯泰吉亞女人待在這里干什么?”她回答說,“我來到這里的時候,還是一個年輕的女孩。我是國王的女兒,而不是什么普通的女人,你可以從我的膚色上看出,我的皮膚與你那金發(fā)碧眼的小個子同伴一樣白皙?!?/p>
——羅伯特·E·霍華德,《滑行蠕動之影(The Slithering Shadow)》,又名《黃昏的許塔爾(Xuthal of the Dusk)》
斯泰吉亞王室和某些古老的貴族是典型的身材較高的人,皮膚為象牙色,頭發(fā)為深棕色或黑色。其余的貴族和有影響力的中產(chǎn)階級通常膚色黝黑,面若鷹臉。下層階級和奴隸通常有著更少的斯泰吉亞血統(tǒng),通常(盡管并非總是)是斯泰吉亞人、庫什人(Kushites)、閃米人,尤其是東北核心地區(qū)的西伯萊人之間混血的結果。來自東北省份的泰安人(Taians)比一般的斯泰吉亞人更高、更苗條、皮膚更黑,穿著染色的短裙(kilts)以顯示對氏族的忠誠。另外,在科斯和阿戈斯通常也可以發(fā)現(xiàn)斯泰吉亞血統(tǒng)。
斯泰吉亞是吧巫師-王的神權政治統(tǒng)治著。魔法、人類犧牲和奴役在斯泰吉亞很常見。
奇怪的習俗
對外國人來說,其他斯泰吉亞人的習俗也很奇怪。例如,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斯泰吉亞人從不在陌生人面前吃飯。這些斯泰吉亞人也拒絕討論他們的祖國。也許他們害怕報復,如果他們的話聽起來像是批評母國;也許他們只是不想考慮他們留下的氣氛和條件。
斯泰吉亞服裝
斯泰吉亞人幾乎不穿衣服。穿的衣服薄到幾乎透明的程度;越富有的人穿的衣服越透明。在斯泰吉亞,絲綢是一種常見的材料,甚至連基層勞動者也可以穿戴。亞麻布是另一種制衣材料。大多數(shù)斯迪吉亞人把身上的頭發(fā)都剪掉,戴上假發(fā)。指甲花(Henna)是一種用來染紅指甲和頭發(fā)的染料。眼影粉(Kohl)是一種黑色粉末,用來修飾眼睛、眉毛和睫毛。
斯泰吉亞服裝的基本單位是一塊簡單的長方形亞麻布,順時針纏繞在身體周圍,覆蓋腰部和膝蓋之間的區(qū)域。斯泰吉亞人把這條腰帶的末端翻回來,使它變厚一倍,把頂部塞到已經(jīng)包好的部分下面。然后,將一塊亞麻布向上拉緊,拉到身體上,并進行扭轉,以防止內(nèi)部滑落。有錢人穿的是另一種半褶(half-pleated)的短裙(kilt),是,然后逆時針穿上,褶的部分向前拉成一個特別的結,然后將其收起。貴族在半褶短裙上,再多穿上一件長而透明的短裙。老年人比年輕人穿更長的短裙。
女性通常穿著長而白,光滑且適合的束腰外衣(tunics),并用寬肩帶撐起。上衣的上邊緣位于胸上方或正好位于胸下方,而上衣的下邊緣則延伸到腳踝。 這種設計通過留出手臂來提供足夠的移動自由度。這件衣服很適合跳舞和穿著。昂貴的束腰外衣可能會用彩色羽毛圖案來裝飾。較長的斯泰吉亞亞麻女裝連衣裙具有深而寬的領口,向下收斂到腰部。大多數(shù)衣服僅覆蓋一個肩膀,而另一只肩膀和胸口則裸露。上衣或連衣裙通常覆蓋有外衣,由上等亞麻制成的光滑或褶皺的斗篷。它可能有短袖,或者可能在胸圍上固定在一起。某些版本用裝飾性的褶皺系在一起。外衣總是足夠透明以展現(xiàn)女性曲線。大多數(shù)女人在下面仍然穿著傳統(tǒng)的(通常是透明的)外衣。最昂貴的版本是透明的和緊身的。
不同的階級都穿戴著一定的披風(mantle)??履嫌幸淮未髦鴿O夫的斗篷潛入坎米(Khemi),后來又換上了祭司的斗篷。披風本質上是一種披肩或及臀的斗篷(cloak)。祭司有時穿長袍,有時穿短裙。披風的末端是一條扎成小結的流蘇。貴族們把絲綢斗篷當作披風。
一些貴婦們穿串珠的彩陶連衣裙。 該圖案類似于魚網(wǎng),菱形圖案。這些連衣裙沒有什么遮掩能力,但非常吸引人。它們通常是藍色的。在喜慶的場合,上流社會的斯泰吉亞女性在其上衣的中間三分之一處穿上紅色,藍色或綠色的圓柱形彩陶網(wǎng)。這些網(wǎng)限制了活動,甚至難以坐下。他們對所有基于敏捷的技能受到–1的懲罰。但是,有時穿得時髦些會帶來不適感。貧窮的女性通過在腰間系一兩串珠子甚至是彩色條紋的緞帶來模仿這種風格。
商人穿著不透明的亞麻短裙,涼鞋和高品質的披風。 商人的披風通常是一件及臀的斗篷,在飾邊周圍涂有用于貿(mào)易的象形文字。
斯泰吉亞的皇室成員穿著不同于斯泰吉亞其他階層的衣服,這些服裝能夠展示他們的力量和與神的聯(lián)系。他們的衣服從不需要購買。服裝制造商把斯泰吉亞的皇室服裝作為奉獻的禮物。因此,以下項目沒有價格。它們不能在斯泰吉亞根本買不到。除了國王和他的家人之外,沒有工匠能為任何人做這些服裝。最高質量的亞麻布是如此透明,以至于半透明到透明的程度。
* 尼姆斯(*Nemes):這是皇家頭飾,衣襟上有精致的手風琴般折疊的褶皺。束帶緊緊地系在眉毛上,并系在后面。
?*假胡須: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的皇室成員都有,假胡子是斯泰吉亞神性的重要象征。
?* 申德(Shendyt):完全如風琴般折疊的皇家短裙,沿逆時針方向纏繞包裹在身體上。
許多皇室成員女性和貴族婦女,只是簡單地選擇用指甲花(henna)來粉刷自己的身體,作為衣服的代替,通常穿著類似魚網(wǎng)圖案的衣服。除了油漆和一些精選的珠寶,他們會赤身或只赤上身。
大多數(shù)奴隸赤身工作。奴隸是貴族們的玩物,他們戴著不同尋常的綠色項鏈,以防被買賣給平民。
女仆在需要的時候只穿裙子或圍裙。否則他們就赤身履行職責。人們希望他們保持無毛的身體,以免讓為他們工作的人難堪。在賽特廟宇里履行禮儀職責的仆人穿著紅色的無袖長袍。
社會地位
神秘的斯泰吉亞在一個嚴格的階級體系中組織了它神秘莫測的社會,這個階級體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生理種族特征的基礎上。斯泰吉亞的皇室和貴族都是相對高大的人,黑頭發(fā),白皙的皮膚,就像他們的祖先,斯泰吉亞的原始居民一樣。在這些人之下,貴族、祭司和有權勢的中產(chǎn)階級中傲慢的統(tǒng)治精英都是皮膚黝黑、鷹嘴的人。有趣的是,正是這種種姓,大多數(shù)非斯泰吉亞人(non-Stygians)被認為是真正的斯泰吉亞人。貴族掌握著政府和神廟的權力,讓貴族們在奢華的宮廷里自由閑逛。戰(zhàn)士種姓是一個高大,肌肉發(fā)達的品種,也鷹鼻子和皮膚黝黑。最底層的農(nóng)奴和奴隸是混合血統(tǒng),是各種外國血統(tǒng)和斯泰吉亞血統(tǒng)的混合。再下面是被雇傭來加強斯泰吉亞軍隊的外國雇傭軍。
貿(mào)易與經(jīng)濟
盡管極度干旱,但斯泰吉亞確實為多個行業(yè)提供了支持。斯泰吉亞交易絲綢、象牙、皮革、洋蔥、紙莎草、奴隸和寶石,以購買其干旱土地無法生產(chǎn)或支撐的谷物,牛和其他農(nóng)產(chǎn)品。棕櫚棗沿著富饒的冥河沿岸生長。冥河(Styx)還支撐相當大的捕魚業(yè)。游牧放牧為非城市人口的大部分提供了生計。城市的斯泰吉亞者生產(chǎn)用黑蓮花和紫蓮花等原料制做魔法珠寶,藥品和神奇藥物。絲綢和武器制造業(yè)也構成主要的出口產(chǎn)業(yè)。盡管斯泰吉亞式武器不被非斯泰吉亞人所青睞,但絲綢還是被大量生產(chǎn)。除了自己的土特產(chǎn)外,斯蒂吉亞商人還突襲了黑色王國(Black Kingdoms),以交易象牙,珍珠,獸皮和奴隸,并將它們沿著冥河運到公海。斯泰吉亞商人甚至冒險到契泰(Khitai),經(jīng)常去尋找神秘的藥品。斯泰吉亞代理來自伊朗尼斯坦(Iranistan)和文迪亞(Vendhya)的奢侈品。斯泰吉亞的財富還得益于其規(guī)模不大的船隊,該船隊掠奪了西伯萊人(Hyborian)的航運業(yè)。盡管干旱,這個國家還是富裕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到整個社會,因為甚至連斯泰吉亞奴隸都戴著絲綢。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貿(mào)易是通過易貨交易完成的。即使斯泰吉亞有錢,易貨貿(mào)易仍很普遍。通常,工資是用食物支付的,因為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把錢花在食物上。同樣,如果一個人節(jié)儉并且儲存了一些食物,那么在饑荒時期人們可能會變得富有。許多平民增加了財產(chǎn),因為他們知道如何節(jié)省糧食,饑荒來臨時,將糧食交易給挨餓的土地和奴隸。饑荒結束時,這位前平民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個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勞動者經(jīng)常將工作或手工藝品交易到神廟和祭司,以換取儀式,護身符和藥品。
除了以物易物外,斯泰吉亞確實有一種金錢形式。雖然,斯泰吉亞通常不會鑄造硬幣,但他們會將從其他國家或從其他國家竊取的金,銅和銀硬幣熔化成一定重量的金,銅或銀戒指。這些戒指在斯泰吉亞作為金錢的一種形式。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硬幣,大部分都是在閃米(Shem)鑄造的。它們上面印著國王和賽特神的形象。一枚銀幣被稱為“塞提(sethi)”,一枚銅幣被稱為“古拉(gurah)”。塞提等于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外國硬幣必須精心處理。例如,在斯泰吉亞的大部分地區(qū),阿奎羅尼亞錢幣是非法的,給持幣人和他的家人帶來了比人們想象得多的麻煩。此外,斯泰吉亞的所有金子都屬于羅謝(Luxur)的國王。持有黃金的任何人都必須將其作為國王的禮物,或者必須從墳墓中盜走。國王的所有禮物都記錄在Luxur的國庫中。
在陰暗的斯泰吉亞,貿(mào)易不只是一種經(jīng)濟活動。這在社會上也很重要。不平等的當事方之間的禮物交換在承認社會地位,給予榮譽和慷慨大方方面發(fā)揮作用。贈送有價值的禮物會使角色的聲望獲得+1獎勵,因為這樣的姿態(tài)會提高角色的聲望。角色在一年內(nèi)可獲得的最多獎勵是+3的送禮獎勵,每項禮物必須大于上一份才能對聲望產(chǎn)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