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二海軍戰(zhàn)巡介紹—馮·德·坦恩號(SMS Von der Tann)
公海艦隊的第一艘戰(zhàn)列巡洋艦——馮·德·坦恩號。

1905年初,英國海軍部向英國政府提交了1906年海軍預算,其中有一項關于新型裝甲巡洋艦描述:
“戰(zhàn)艦裝備8門12英寸主炮,能夠追捕并摧毀敵方任何類型的巡洋艦,在遇到更為強大的對手時,將憑借25節(jié)的高速擺脫對手的糾纏……這種‘理想型巡洋艦’將會成為真正的巡洋艦殺手!”
這一新型裝甲巡洋艦就是后來的初代戰(zhàn)列巡洋艦無敵級。

當?shù)聡\姴繌鸟v倫敦海軍武官的報告中獲知無敵級巡洋艦將安裝12英寸主炮的情況后,他們立刻意識到了自己還在船臺上的E號巡洋艦(布呂歇爾號大型巡洋艦)鐵定不是其對手,必須立刻行動起來。

生不逢時的布呂歇爾號大型巡洋艦
標準排水量:15342t
滿載排水量:17500t
艦艇尺寸:161.8m×24.5m×8.84m
航速:24.8節(jié)
武備:
6座雙聯(lián)裝210mm/45倍徑艦炮
8座單裝150mm/45倍徑副炮
16座單裝88mm/45倍徑速射炮
4具450mm魚雷發(fā)射管
于1909年10月服役
無敵級首艦無敵號于同年3月服役
經過大量的方案論證后,德皇威廉二世于1907年6月簽署了新的F號大型巡洋艦建造命令,之后便是招標與建造準備工作。1908年3月25日,新艦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廠開工,1909年3月20日下水,1910年9月1日服役。

與拿騷級戰(zhàn)列艦相比,馮德坦恩號減少了兩座主炮塔,所節(jié)約的空間與重量被用來安裝更新的動力裝置,這使后者成為了德國海軍第一種安裝蒸汽輪機的大型主力戰(zhàn)艦。


艦員:923人
標準排水量:19370t
滿載排水量:21300t
艦艇尺寸:171.6 m×26.6m×9.17m
裝甲防護:水線裝甲帶50-250mm,甲板50mm,水密艙隔板150mm,炮塔230-80mm,指揮塔250mm(主裝甲帶僅比拿騷級少20mm)
動力:18臺鍋爐,2臺帕森斯蒸汽輪機;主機最大輸出功率42000馬力(改造后79000馬力);4軸
續(xù)航力:4400海里/14節(jié),3520海里/18節(jié)
航速:24.8節(jié)(改造后27.4節(jié))

武備:
4座雙聯(lián)裝283mm/45倍徑艦炮
10座單裝150mm/45倍徑副炮
12座單裝120mm速射炮
4座單裝88mm速射炮
4座450mm魚雷發(fā)射管

馮·德·坦恩號的誕生對于德國主力艦制造有著重要的意義,其首次使用了大功率蒸汽輪機,在德國海軍技術史上是一次飛躍。與無敵級相比,馮·德·坦恩具有相當?shù)幕鹆秃剿?,但是在防護能力上卻要大大高于前者。

在日德蘭大海戰(zhàn)中,馮·德·坦恩號與呂佐夫號、德弗林格爾號、塞德利茨號、毛奇號一同歸屬公海艦隊第1偵察分艦隊。

1916年5月31日下午,15時20分,在北海波濤洶涌的海浪中,英德雙方的戰(zhàn)列巡洋艦都已經能夠通過肉眼觀測到對方了。15時33分,德國偵察艦隊司令官希佩爾命令艦隊轉向西南,他要帶著英國艦隊進入公海艦隊主力早已設下的伏擊圈。15時48分,德國戰(zhàn)列巡洋艦在15400米距離上首先開火,而英國戰(zhàn)列巡洋艦立即還擊,日德蘭海戰(zhàn)中主力艦的較量正式展開。相對于德艦,英國戰(zhàn)列巡洋艦擁有數(shù)量和射程上的優(yōu)勢,不過由于光線的不利影響,其打的并不準。交戰(zhàn)5分鐘后,雙方的距離拉近到11800米,憑借著更優(yōu)秀的測距儀和光學瞄準具,德國戰(zhàn)列巡洋艦發(fā)射的炮彈首先命中了對手,不過英國人很快也回敬了對手。15時57分,一枚從天而降的炮彈貫穿了貝蒂所在的獅號戰(zhàn)列巡洋艦的Q炮塔頂部并在炮塔內部爆炸,要不是炮塔指揮官哈維少校在臨死前下令關閉彈藥艙門,皇家海軍又得多一條殉爆的戰(zhàn)巡。

16時,馮·德·坦恩號戰(zhàn)列巡洋艦的幾輪齊射命中了英國的不倦號(HMS Indefatigable)戰(zhàn)列巡洋艦,炮彈擊穿了炮塔并誘發(fā)彈藥庫爆炸。在沖天的火光中,不倦號帶著1015名船員消失在海面上,不倦號成為日德蘭海戰(zhàn)中第一艘被擊沉的戰(zhàn)艦。

不過該艦也被隨后趕到的英國第五戰(zhàn)列艦分艦隊的兩艘女王級戰(zhàn)列艦厭戰(zhàn)號和馬來亞號擊傷。

德國公海艦隊雖然獲得了日德蘭大海戰(zhàn)戰(zhàn)術上的勝利,但在戰(zhàn)略上的目標卻并未實現(xiàn),德國仍然處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封鎖之中。馮德坦恩號自此之后也再沒有什么傲人的戰(zhàn)績了。

1918年11月11日英法同德國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后,德國公海艦隊的70多艘軍艦正式向協(xié)約國投降,之后,這些艦只分批駛入了斯卡帕灣被解除武裝。

1919年6月21日上午11點,隨著馮.羅伊特海軍少將升起了信號旗發(fā)出了鑿沉軍艦的命令,馮德坦恩號也在悲壯的彩虹行動中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