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評測】余音·春紛耳機聽感:尊重


一、 序·雜談·從名字說開去
"余音"這個名字,我非常喜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個老詞——"余音繞梁"。
講真,我曾想買一塊石頭,請人把這幾個字刻成篆字圖章,作為私藏用章。在每一個用過的機器的盒子上蓋一個,(當然,同時也刻另一塊"大音稀聲")。當然,這個傻念頭隨即就被扼殺于搖籃之中,未能成行。至今想來,當初沒有把這幾個字滿世界去印是對的,自己心里知道也就可以了,何必強加給別人都去看呢?如果那樣的話,豈不是又落入了形式主義的俗套了?
當然,"余音繞梁"這幾個字我仍然很喜歡的,倒不僅僅是因為這里面有個與我ID巧合的"梁"字。更多的,還是因為我覺得"余音繞梁"這幾個字蘊含著對音樂理解的另一個角度和另一種境界(當然,大音希聲亦然)。
很多時候,我們對聲音的判斷,或者說對音樂的判斷,來源于直觀的感受。是否"順耳"往往是大多數(shù)燒友判斷聲音的絕對條件和標準,無論好聽或者不好聽,反正一耳朵扎下去,然后就不顧其他了。很少有燒友在聽完以后,還能認真地想一想、琢磨琢磨這件事情。所以,余音繞梁這樣的體會,成為了千古以來鮮有的玄學傳說。
但是真正的聲音和音樂,顯然并不那么簡單。好的聲音,當然是可以讓人回味的,讓人在不斷的體會中尋求其中之況味的。
那么今天我們的主角——余音春紛耳機,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體會和況味呢?我們且按下不表,等說完了耳機再慢慢道來。

二、 聲音以外的部分
1、 外觀
其實我個人對塞子的外觀并不太敏感,絕大多數(shù)耳塞,我是根本不會注意外形的。一些以外觀見長的耳塞,我在描述的時候基本上也都是略過不提,頂多就是說一句"好看",而春紛這條塞子確實不得不讓我說這條塞子是"真好看"。而且,孔雀藍色的視覺基調(diào)和背板上的孔雀翎紋理,也正符合其名字"春紛"的風格。
而且春紛耳機的材質(zhì)用料也相當不錯,塞子完全不是那種廉價的塑料感,而是相當瓷實且精細的。就算是完全不懂耳機的人來看,也一眼就能知道這個耳機肯定不同尋常。

2、 配件
耳機的配件還是比較豐富的。當然如果與一些價格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于春紛的那種高價塞來講,可能稍微遜色一點。同價位已經(jīng)可以說是給足了誠意了。原裝十幾對不同尺寸、風格的耳機套,PU收納盒及其吊環(huán),基本上完全滿足一條入耳塞子正常的使用要求了。
當然,最具重量級的配件還是那條8股單晶銅的原配線材,這條線的配置初衷還是具有相當高的規(guī)格的。如果按照春紛這條塞子本身的價格和市場預期定位來講的話,已經(jīng)是很好了。當然,原機只附帶一條單端原線,并沒有附贈平衡線材,也沒有可更換插頭的設(shè)計,不得不說是有點小遺憾的,但是作為這個市場定價來講的話,只能說——"要什么自行車?"

3、 佩戴
春紛的人體工程設(shè)計是相當?shù)轿坏?。我有一位朋友時常抱怨"為什么現(xiàn)在市面上這種類似私模形狀的耳塞越來越多?",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佩戴確實是好??!我個人作為一個對入耳佩戴一直覺得有一定抵觸心理的人,也覺得春紛的佩戴舒適度相當不錯。至少,正常的使用過程中,不會讓我覺得有那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4、 插針
春紛采用了0.78插針的接口方案。似乎在前幾年,MMCX占領(lǐng)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最近兩年,0.78又逐漸多了起來。其實,這兩種接口各有好處,大家也都能接受,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于0.78這種,因為母座的故障率比較低,輕易不會出問題。而且不會發(fā)生"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情況。
5、 單元
特別要提及的是,這條塞子采用了"兩圈一鐵"的單元組合。
一般來講,復合單元耳機都是采用1圈+N鐵的設(shè)計方式,多動圈的耳塞都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這樣兩圈一鐵的組合方式,就更加稀有了。春紛作為一款價格定位在三位數(shù)的耳機來講,采用了這樣的"黑科技"是相當出人意料,且相當具有誠意的。
對于這樣的"非主流架構(gòu)",我覺得春紛這條塞子在設(shè)計過程中,必然是擁有獨創(chuàng)的方案和目的性的。
三、 聲音
1、 三頻
春紛這條塞子的中頻還是略微突出了一點的,幅度雖然不是很大,但中頻的能量感更加明顯,密度也更大一些,信息量也更加飽滿一點。高、低兩端相對退后了一點,我覺得對于這條塞子整體的格局而言,是一個挺合適的分布狀態(tài),聲音是比較協(xié)調(diào)、有序的。
單就高頻來講,春紛的高頻不能算十分凸出,延展和亮度都算是比較適中的狀態(tài)。不過,春紛高頻的信息量和透明度還是相當不錯的,所以我們在聽春紛的時候,還是可以非常明確地感受到來自高頻器樂的音色中的一些本質(zhì)和純粹。
試驗了幾段不同類型的高頻器樂,大體上來講,除了竹笛的表現(xiàn)稍欠清脆以外,其他如小提琴、古箏以及鋼琴的高音部等等,均能夠有不錯的演繹水平。特別是小提琴,春紛的高頻所演繹出來的小提琴,雖然延展上確實存在一定不足,但是整體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具有很明顯的潤澤感和恰當?shù)乃沙诙?,讓小提琴的弦樂感還是得到了相當不錯的發(fā)揮的。
低頻方面,春紛的低頻量感不算很多,但也還是可以能夠支撐起大多數(shù)流行類音樂的氛圍感的,但肯定不是動次打次或者悶糊的那種類型。春紛的低頻總體來講,應(yīng)該還是內(nèi)斂、有序的,低頻不是很硬朗,具有一個不錯的張力,讓這個低頻能夠有比較好的可控性。
如果我們用來聽大多數(shù)結(jié)構(gòu)感強的流行音樂,春紛的低頻還是可以勝任的。我測試了一下梁博的《一往深情》。請大家不要被這首歌的名字所誤導,《一往深情》是一首具有非常強烈迷幻金屬風格的搖滾樂,曲中的低頻部分,架子鼓與貝斯反復交錯,配合一部分的電音元素,營造出非常濃烈的迷幻曲風,以及波譎云詭的錯雜氛圍。春紛演繹的《一往深情》,低頻的張力和氛圍都沒有問題,架子鼓的干脆和貝斯的勁道感覺,各自都有很好的辨識度,春紛低頻的下潛深度對這樣的一支曲目來講,應(yīng)該說是基本夠用的。唯獨就是春紛的低頻相對比較寬松,絕對力量方面在這個曲子里是有一定程度欠缺的,當然,這原本也并不是春紛這條塞子的強項。

說到春紛的強項,我覺得那一定非中頻段莫屬。春紛的中頻相比其他兩端稍顯凸出一點,但也就是位置感上凸出了一點點,整體的體量絕不肥膩,而是在一個比較通透的框架下,音色偏向溫和一些,且聲音具有一定的豐盈形態(tài)。讓春紛的聲音呢更富于層次感,并具有更高的耐聽度。
音準方面,春紛的中頻其實還是有一定微小幅度的提升染色的,這個染色的程度不深,基本上僅僅稍微調(diào)高了一點中頻部分段位的亮度,讓中頻部分在聲音的整體表現(xiàn)中更具有辨識性,而沒有直觀影響到人聲基本音色的還原性。也就是說,春紛的中頻人聲雖然做了一點拔高處理,但是并沒有很大程度地改變?nèi)寺暤幕疽羯枋稚ひ舻谋孀R度仍體現(xiàn)得非常完整。
我試聽了一下范曉萱1995年發(fā)布的專輯《RAIN》中的同名歌曲《RAIN》,春紛所表現(xiàn)的范曉萱的嗓音仍然很從容,沒有非常急迫的妖嬈傾向,甚至我們可以比較明顯地聽出歌聲來源于童音未褪的少女形象。這樣的一首純真年代的純情歌曲,在春紛的演繹下,就宛如是曾在記憶里的那個女孩子,在托著腮述說著你記憶里的那場雨和那個屋檐。
2、 結(jié)像
如果按照一般意義上來講,春紛應(yīng)該算是一條"偏小結(jié)像"的塞子。聲線整體上還是稍微偏細一點的。但是這條塞子的聲音內(nèi)容比較寬松,線條感柔和,所以聽起來絕不會覺得非常的凌厲和干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來講,這個價位的耳塞在結(jié)像縱深方面做得往往是不足的,也就是聲音比較平面化,缺乏立體感,有時候我們也慣于用這個立體感來作為對一個耳塞的素質(zhì)方面的判定的比較重要的、也是最直觀的依據(jù)之一。而春紛這條塞子在結(jié)像的縱深感上做得相當好,聲音的形態(tài)上具有非常明顯的立體效果。這一點在這個價位的入耳耳機范圍來講,是相當難得的。
春紛的密度感適中,不算大也不算小。至少在大多數(shù)音樂風格上來講,春紛聲音的密度和重量感都是相當不錯的。
3、 空間感
如果我們以其價位來衡量,我覺得春紛的聲場規(guī)模已經(jīng)很好了;而如果我們以雙動圈+一動鐵這樣的單元組合情況來講,我覺得春紛的聲場規(guī)模應(yīng)該就是比較保守的了。整體而言,橫向上來講還是不錯的,縱向上稍微是有一點壓縮感的。
如果以春紛的聲場情況來講,聽大編制類型音樂是不太合適的,在聲場的比較遠端位置上確實達不到一些旗艦塞的那種水準。而如果用來聽一些基本的流行樂的話,春紛的聲音空間表現(xiàn)還是完全勝任的,甚至很多時候會表現(xiàn)得游刃有余。
另一個要說明得是,春紛的聲音整體位置相對都要相對偏后一點,聲音整體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關(guān)系,空間感比較松弛,壓迫感并不強。
4、 解析
應(yīng)該說,春紛肯定不是一條以解析能力見長的塞子,其整體解析力中規(guī)中矩,沒有非常暴力的解析。但也基本能夠把音樂內(nèi)容表述清楚、達到大體完整的狀態(tài)?;旧下曇魞?nèi)容的主體架構(gòu)和大多數(shù)信息內(nèi)容都是完整的,個別細節(jié)有一筆抹過的痕跡。不過,還是那句話,在其價位而言,當然是無可挑剔的。只是說相比春紛其他方面的特點而言,這方面并非強項。
稍微說句閑話。長期以來,很多人習慣于把解析和信息量看作是素質(zhì)的代名詞,其實不然。解析這個概念只是一個聲音整體素質(zhì)的一方面,其他諸如聲場、動態(tài)、延展等等都是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形式。而特別是在耳塞領(lǐng)域里,解析這個概念其實非常非常的不那么重要。因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耳塞的解析能力都不錯,或長或短的差別不是非常大,對聲音的影響是相對小的。
5、 動態(tài)、瞬態(tài)
春紛這條耳機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同樣屬于中規(guī)中矩。按照一般情況下,包含了雙動圈的塞子動態(tài)一般都會比較突出。但春紛在動態(tài)方面來講,就顯得相對比較克制。就其價位而言,春紛的動態(tài)其實已經(jīng)是很好的了,只是相對而言明顯可以感覺到這條塞子在動態(tài)方面的一些保留和內(nèi)斂。
我并不認為這條塞子的基本條件做不成比較大的動態(tài)規(guī)模,這樣的結(jié)構(gòu)式完全具備更大動態(tài)的設(shè)計空間的。但設(shè)計者顯然是綜合考量了這條塞子的整體聲音風格和其它綜合因素,在充分保證了聲音的穩(wěn)定性和協(xié)調(diào)性的前提下,去將耳機的動態(tài)放在了一個相對保守的范圍內(nèi)。
單純就其動態(tài)來講,我覺得還是在大編制以及一部分比較激烈的曲風上有所不足,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常規(guī)的流行樂和小編制類,春紛的動態(tài)情況在其整體的聲音框架中,是比較合適的。
瞬態(tài)方面,我覺得春紛的瞬態(tài)速度適中,而稍微偏慢了一點。這樣的設(shè)計當然是為了讓聲音具有更圓潤的線條感和一部分泛音來修飾,在比較亮的音色背景下,稍微讓聲音暖一點,讓人聲更有"人情味"一點。

6、 驅(qū)動力
總體來講,我覺得春紛這條塞子還是比較易于驅(qū)動的。雖然是雙動圈結(jié)構(gòu),但基本上大多數(shù)主流或高端播放器,或者HIFI級別的小尾巴或者藍牙音頻設(shè)備,都可以把春紛推得很不錯。
我們可以認為春紛耳機是一個比較適合直推或者作為日常耳機在各個音頻設(shè)備上廣泛應(yīng)用的耳機,不太需要考量其推力門檻要求。正常推力驅(qū)動下,就已經(jīng)可以有很好的表現(xiàn)力;而如果給足推力的話,具有不小的提升潛力。但是我覺得春紛的這個潛力還不能稱為"大力出奇跡"。
7、 純凈度
春紛這條耳機聲底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干凈的,空間內(nèi)的透明感狀態(tài)明晰。
聲音背景不敢說"黑",但也明顯感覺到最遠端的聲音背景與聲音本體之間的對比反差,可以良好地襯托出聲音本體的光澤與通透。
8、 音色
春紛的整體音色基調(diào)是比較亮的,與聲音背景可以形成比較明顯的對比感,讓聲音內(nèi)容更顯得突出。而同時,這條塞子的聲音設(shè)計又相對寬松、溫和,使其在透亮的前提下,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溫和感,可以說春紛在音色角度來講,是一個"冷中偏暖"的塞子。
此外,春紛在音色的還原性上也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器樂還是人聲,春紛都能夠表達出足夠的辨識度,讓聲音框架更加多元性,也更加立體化。
四、 聲音方面的總結(jié)
1、 基本素質(zhì)
首先,就其價位而言,春紛的素質(zhì)是相當不錯的。這條塞子本身在聲音的表達上就比較含蓄,沒有太直接地把素質(zhì)直白地展現(xiàn)出來。而春紛的綜合水平其實還是很不錯的,沒有明顯的短板。雖然春紛不是一條以素質(zhì)見長的耳機,但在素質(zhì)方面,還是具有同價位的較高水平的。
并且,春紛這條耳機本身所采用的"雙動圈+單動鐵"的單元組合,本身具有的素質(zhì)基準就很高。設(shè)計的過程中無疑是在"做減法",在一個很高的素質(zhì)框架上因繁就簡,磨去不必要的棱角,打磨成一個更具整體性和音樂性的聲音表現(xiàn)。
2、 調(diào)音特點
春紛大體上還是屬于中性均衡,并且?guī)в幸恍?#34;小清新"味道的耳塞。塞子的聲音線條細膩、質(zhì)地潤澤、溫和寬松、張弛有序,具有良好的樂感和耐聽度。
當然,前文所描述的聲音特點都是基于原配耳機線的聽感。事實上,搭配不同的線材,春紛耳塞所表現(xiàn)出來的聽感也不盡相同。比如我嘗試換了一條銅銀混編的線材,春紛所體現(xiàn)出來的風格則明顯要硬朗一些,更具氣勢和力量感。同時素質(zhì)方面也得到了相當大幅度的提升。

3、 音樂風格
春紛這條耳塞其實是一條風格比較明顯的耳機,所適應(yīng)的音樂風格也比較明確。
春紛主要的音樂風格,還是常規(guī)的流行音樂,特別是以舒緩人聲為主的亞洲流行音樂。春紛所適合的流行音樂中,猶以女聲見長,能夠非常好地表達出女聲的潤澤和柔韌;男聲表現(xiàn)整體也很好,只是在一部分聲音比較粗獷、帶有顆粒感的男聲中,表現(xiàn)得稍微過于圓潤了些,欠缺一點棱角和力度。但這只是極個別的情況,大多數(shù)狀況下并沒有這個問題。同理,春紛對ACG類音樂的表現(xiàn)非常好,不但通透亮麗,而且?guī)в幸稽c非常適度的染色,聽起來更具韻味。
純音樂類,我覺得春紛對小編制古典樂、新世紀類以及大部分民族音樂的表現(xiàn)都非常好,線條感細膩、溫和、寬松,聽起來不急迫、也沒有過多的那種"喪失原本音色"的情況。弦樂的光澤和線條感都拿捏得很到位。當然對于大編制古典樂而言,則顯得略感狹促,有一點放不開手腳的感覺。我猜測,如果換一條鍍銀線、或者銅銀混編,一定是有比較大的改善的,當然,換成平衡更佳。
再就是比較重口味的金屬、重搖滾、嘻哈這一類音樂,我覺得春紛是不太合適的。當然,我的意思是作為主要目的不合適,偶爾聽一聽倒也未嘗不可。
4、 與前端的搭配
春紛這條耳機,無論是素質(zhì)還是推力,對前端的要求都不是很高?;旧?,主流(或更高端)的播放器以及HIFI級小尾巴、藍牙音頻模塊都可以很好的搭配。當然,前端的素質(zhì)、推力越高,則春紛所能夠發(fā)揮的潛力就越大。所以,給春紛搭配一個更好的播放器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從搭配來講,我覺得給春紛一個更有力量感的播放器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我所試聽的前端中,僅就搭配而言,海貝R6P與春紛的搭配是一個不錯的組合。R6P的硬朗線條,可以給春紛的聲音增強幾分力量感,讓春紛的聲音更具沖擊力和氣勢。當然,春紛與其它設(shè)備的搭配也是環(huán)肥燕瘦、各有特點,具體還是看聽者自己的口味和對音樂的適配程度了。
5、 適用人群
作為一款入門、進階型耳機,春紛的主要適用人群,還是大多數(shù)剛剛?cè)霟虺跫夁M階的朋友,以及非燒友用戶。
因為春紛這條耳機的聲音整體性和協(xié)調(diào)性非常好,能夠給新入燒的朋友一個比較正確的觀念和習慣,不會被一部分這個價位上常有的那些"特點明顯"的塞子攪亂了口味,而對聲音的口味和認知走向無意義的極端方向。同時,春紛也能夠讓這些新燒友們感受到樂感和素質(zhì)的明確提升,所以作為一個入燒或進階型耳塞式是非常合適的。
另一方面,春紛的主要調(diào)音方向還是常規(guī)流行樂,也適合大多數(shù)新燒友和非燒友用戶的風格要求、不會有過于尖刺、空曠、悶糊的那些問題,影響常規(guī)音樂的表達。
五、 余音與繞梁
關(guān)于春紛,我們已經(jīng)聊的差不多了,想來讀者對這條塞子也已經(jīng)基本了解了。下面我們把話題回到開頭的問題上,來聊聊"余音"到底怎么"繞梁"。
關(guān)于這個成語,我幼年讀到的時候,其實是并不相信,也不理解的。因為我既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名場面,也沒有辦法用當時所掌握的粗淺科學方式來解釋。我們既不能說是泛音或殘響導致了這個"繞梁三日"的效果;也不可能是聲波反射出來的回聲,畢竟天壇的回音壁也沒有"三日"反射的效果,事實上,連三分鐘都不可能。所以只能說,一切都是幻覺。當然,三天并不是音樂歷史上最漫長的幻覺,"三月不識肉味"不但時間更長,而且感官上更接地氣。
人是個理性動物,感官上不可能出現(xiàn)這樣長時間的幻覺,所以真正導致這個"繞梁三日"的原因,并不在于聲音的感知,而在于人內(nèi)心對于音樂的感動。
音樂是精神與思想的載體,聲波在傳遞信息之后就不復存在。但是人本身的情感和思想?yún)s仍在繼續(xù)。人在受到音樂內(nèi)容的感知后,自己產(chǎn)生的思想是延續(xù)的。所以真正繞梁的不是聲音,而是音樂、是思想。
因而,耳機本身作為音樂的載體,也應(yīng)該是更多具備精神與思想的理念和元素;我們作為發(fā)燒友,也應(yīng)該在聽音樂的時候,更多地從精神和思想的角度出發(fā),才能真正體驗到HIFI所帶給我們的真正的意義。
六、 跋·尊重
最后來寫一點我的個人看法。
我玩耳機十幾年來,是從極低端塞一步一步走過來的?,F(xiàn)在的燒友,特別是寫評測、發(fā)評論的燒友,很多人都沒有過像我這樣,很多年里都把百元塞或數(shù)百元的耳塞作為主力耳機的經(jīng)歷,也自然少了一些對于這個價位耳機的感同身受。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一些國外傳統(tǒng)老廠牌的相對中低端的耳塞,都是一耳朵聽來很有特點,但聽多了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因為很多中低端耳機在設(shè)計的時候,就沒有太考慮音樂性的問題,也沒有考慮聽者在聽這條耳塞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從中感受到耳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演繹。畢竟,低端無人權(quán)嘛。
所以,在我聽到春紛(以及前段時間#云上HIFI賞#上聽到余音其它耳機)的時候,覺得很感動。
且不說春紛這樣的一款"兩圈一鐵"的黑科技水平的耳機的研發(fā)物料成本,且不說這樣的一個頂級水平的外觀,就單說春紛的聲音而言,這樣的"寬松"、"細膩"、"溫潤"的特點,往往是中高端耳機的"專屬",是很少會出現(xiàn)在低端產(chǎn)品的調(diào)音上的。

所以,我覺得春紛這個耳機,是對每一個燒友的一種尊重。無論你是老燒還是初燒,無論你的預算是三位數(shù)還是(準)五位數(shù),余音都在每一款產(chǎn)品的本身的基本框架下,拿出這款耳機最好的聲音水準來,讓每一位燒友、用戶都能感覺到余音所能夠提供出來最好的聲音。并沒有因為價格,而影響對任何一款耳機傾盡全力的打磨、優(yōu)化。
當然,從市場角度來講,將耳機進行差異化規(guī)劃無可厚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風格上的多元化的體現(xiàn)。但我還是覺得,余音拿出春紛的時候一定是懷著對所有聽者最大的誠意和尊重的,也是懷著對HIFI以及對每一位燒友的一顆敬畏之心的。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好的、用心設(shè)計的耳機,都能走進更多、甚至每一位燒友的耳邊,讓更多燒友都能體會到音樂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