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劉備的師傅,名聞天下,后裔顯赫七百年,還成韓國總統(tǒng)
漢末三國時期,群雄并起,涌現(xiàn)出不少杰出人物,比如說蜀漢皇帝劉備,他白手起家,開創(chuàng)蜀漢政權(quán),三分天下有其一;再比如說公孫瓚,他率領白馬義從征戰(zhàn)沙場,威震塞外,讓鮮卑、烏桓聞風喪膽。劉備、公孫瓚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們的老師往往被人忽視,其實他們的師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歷史人物!
那么劉備的老師到底是誰呢?根據(jù)史書記載,劉備在十五歲那年,在母親以及宗族的支持下,“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沒錯,劉備的老師正是盧植!盧植也是涿郡涿縣人,與劉備是同鄉(xiāng),他自幼好學,與鄭玄一起拜馬融為師。由于盧植學習刻苦、品行優(yōu)良,深得馬融的稱贊。

盧植多次拒絕地方州郡的推薦,直到幾年后才接受朝廷的征召,出任博士之職。175年,九江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作亂,朝廷派盧植擔任九江太守,他很快將叛亂平定,“蠻寇賓服”。不過,之后盧植因疾病辭職,回到涿縣老家。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公孫瓚、劉備拜盧植為師。過了幾年,盧植復出,奉命參與校勘“熹平石經(jīng)”。
184年,一場震動天下的起義爆發(fā)了,太平道首領張角以及他的幾十萬信徒發(fā)動了“黃巾起義”。當時,冀州是黃巾軍主要活動區(qū)域,朝廷于是任命盧植為北中郎將,“將北軍五校士,發(fā)天下諸郡兵征之”。盧植文武兼?zhèn)?,多次擊敗黃巾軍,“戰(zhàn)破賊帥張角,斬獲萬余人”。張角被迫退守廣宗城。

盧植立即率軍包圍廣宗,修造攻城設施,“筑圍鑿塹,造作云梯,垂當拔之”。就在戰(zhàn)斗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盧植卻被捕了!原來朝廷派宦官左豐來到前線視察軍情。盧植拒絕向宦官行賄,左豐懷恨在心,于是向皇帝進讒言“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漢靈帝下詔逮捕盧植,用囚車送到洛陽,最終“減死罪一等”。
黃巾起義平定后,車騎將軍皇甫嵩站出來,替盧植說情,這才恢復了盧植尚書的官職。后來,董卓進京,他打算廢掉少帝,滿朝文武皆不敢言,只有盧植站出來堅決反對。董卓當時想殺盧植,但考慮盧植的名望太高,只是將其免官。盧植返回家鄉(xiāng),閉門謝客,不問世事。192年,盧植病死。

盧植雖然死了,但他家族卻長盛不衰。盧植的兒子盧毓,侍奉從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官拜司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政權(quán)更迭頻繁,盧植的家族卻一直屹立不倒,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范陽盧氏”。北魏時期,“范陽盧氏,一門三公主”,直到唐代中期,還出現(xiàn)了“八相佐唐”的情況。
范陽盧氏是個大家族,有一部分子孫后裔遷居海外,甚至還有人做了總統(tǒng)。比如說韓國前任總統(tǒng)盧泰愚、盧武鉉,他們都是盧植的后裔。原來五代時期,后唐有一位宰相名叫盧文紀,他就是出身范陽盧氏,后來他的部分后裔遷居海外,而韓國的這些盧姓人就是盧文紀的后裔,也就是盧植的后代。
參考資料:1.《三國志》;2.《后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