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機(jī)”第三季爆火,揭秘“吉巴羅”原型
?

?
最近,《愛,死亡和機(jī)器人》第3季引發(fā)刷屏熱議,其中在社交平臺上出鏡率最高的無疑是第9集《吉巴羅》(Jibaro)的劇照。
?
妖嬈的湖中女妖、奇幻的自然風(fēng)景、難解的符號和隱喻,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和思維的盛宴。
?
隨著相關(guān)解讀不斷出現(xiàn),影片的主旨逐漸清晰,璀璨金銀珠寶包裹下,傷痕累累的拉美殖民歷史在我們眼前展開。
?

?
吉巴羅,意為“波多黎各森林山地中的人”,其原型是拉美原住民的代表——波多黎各的泰諾人(Taíno)。
?

?
1493年,哥倫布在第二次駛向新大陸時,選擇??吭诓ǘ嗬韪鬟@片加勒比島嶼,并將其命名為“San Juan”。后來,西班牙人給這里改名為“Puerto Rico”?(波多黎各)——西班牙語里的富裕之港,卻再也不是泰諾人的避風(fēng)港。
?
波多黎各長久處于西班牙的統(tǒng)治下,為了掠奪貴金屬、奴隸和經(jīng)濟(jì)作物帶來的財(cái)富,殖民者血腥地屠殺和奴役原住民。1809年,波多黎各成為西班牙的海外省。1898年,美西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占領(lǐng)波多黎各,將其納為自己在加勒比海的自治邦。
?
正如劇中吉巴羅這個強(qiáng)大的女妖,泰諾人原本延續(xù)著母系制度,女性往往自由而強(qiáng)大。但在歐洲的槍炮下,泰諾女性淪為用于交換的商品,面對的是無止盡的綁架和虐待。
?

?
一邊是槍炮,一邊是病菌。從歐洲帶來的天花和麻疹,給未感染過這些傳染病又缺乏醫(yī)療資源的土著致命一擊。波多黎各1787年的人口普查結(jié)果顯示當(dāng)?shù)赜?300個泰諾人,但是到了1802年就一個都沒有了。
?

?
不過,盡管在書面記載中泰諾人已經(jīng)“滅絕”了,但歷史學(xué)家通過DNA檢測發(fā)現(xiàn),泰諾人的基因仍活躍在波多黎各人的血液中,現(xiàn)代社會也還有一群自認(rèn)為是泰諾人的人。
有人相信,幸存的泰諾人逃到了波多黎各深山的森林中,并延續(xù)著自己的血脈,成為一個個“吉巴羅”。?
?

?

?
波多黎各的故事充滿了財(cái)富和血淚、掠奪和反抗。殖民者在港口建造偉大城市,源源不斷地運(yùn)來非洲的奴隸、運(yùn)走本土的蔗糖,革命者則躲進(jìn)山區(qū),謀劃著一場又一場起義——這些起義總是伴隨著又一場屠殺。
在殖民貿(mào)易中,黑奴和原住民泰諾人無疑是不幸的,而他們的苦難也釀造出如當(dāng)?shù)乩誓肪瓢沭ビ舻奈幕T谑赘?strong>圣胡安多彩的街道上,走過西班牙人修筑的城墻和堡壘,回想起這些動蕩歷史,即使你只是匆匆路過,也很難不心跳加速。
?

?
正如《吉巴羅》的故事不是空穴來風(fēng),其中神秘和壯闊的自然景色也并非虛構(gòu)。
?

?
無論在著名的云蓋國家森林(El Yunque National Forest)還是Toro Verde探險(xiǎn)公園,你都能看到和劇中如出一轍的原始森林。走在和樹冠齊平的步道上遠(yuǎn)眺山間的溪流,樹梢的沙沙聲如同神靈在耳邊低語。
?

?
別克斯島(Isla de Vieques)如夢似幻的熒光海,竟然取名叫“蚊子灣”(Mosquito Bay)——這些甲藻(Dinoflagellates)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愛的“蚊子”了,它們長期保持著最明亮生物發(fā)光點(diǎn)的世界紀(jì)錄。
??

?

?
在波多黎各,殺戮歷史和自然之美相互交織,我們只有不停止反思,才有可能避免重復(fù)《吉巴羅》的悲劇。
?
?
?
參考資料
[1] Jíbaro | Wikipedia
[2] Taíno | Wikipedia
[3] Meet the survivors of a 'paper genocide' | National Geographic
?

?
作者?吞拿
本文出自欄目《城市任意門》No.46
新周刊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允許不可轉(zhuǎn)載
商務(wù)合作微信:xzkapp20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