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最神秘的水杉林欣賞勝地,夏季風光也很美,是露營和避暑勝地
賣柴岙水庫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鄞江鎮(zhèn),是寧波市的網(wǎng)紅打卡地之一,也是寧波市最有名的水杉林欣賞勝地之一,同時還是最神秘的旅游地。這里的水杉林位于賣柴岙水庫的最深處,令人無限向往,盡管網(wǎng)上的旅游攻略不少,但還是有不少人找不到準確的路線。

賣柴岙水庫是寧波市海曙區(qū)和奉化區(qū)的分界線,水庫北面歸海曙區(qū)管轄,水庫南面則為奉化區(qū)。奉化區(qū)方向過來的游客喜歡從尚未建成的天湖景區(qū)進入,海曙區(qū)方向過來的游客則喜歡從清修嶺古道進入。

根據(jù)網(wǎng)友們的分享,前往賣柴岙水庫的路線不止這兩條,但它們是公認最優(yōu)的捷徑。其中,清修嶺古道又是這兩條捷徑中最有辨識度和風景最美的。因為入口處有導游標識,沿途有古道、叢林、古橋、清溪。

賣柴岙水庫四面環(huán)山,西北方向的山脈叫清修嶺,現(xiàn)在成為梯田茶園。嶺下有一座古寺,名為清秀寺。它始建于宋乾德二年,繁盛時僧眾有1000多人,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落,變成了僅有一幢獨立殿宇的清修之地。

現(xiàn)在的清秀寺香客寥寥,但是它成為前往賣柴岙水庫的地標和起點。寺前有一個小型停車場,左面有一條三米來寬的柏油路,從這里走到最高處,可以看到一個導游牌,上面寫著“清修嶺”,左面有一條石階步道,就是前往賣柴岙水庫的入口。

這條古道叫清修嶺古道,過去是鄞江和奉化人民互通往來的要道,現(xiàn)在則成為前往賣柴岙水庫的專用通道。清修嶺古道的前半段基本用石頭筑成,階梯和斜坡相間,路上鋪滿落葉,顯得有些滄桑。它全程穿行在叢林之中,十分涼爽,即使夏天也不覺炎熱。

石階步道走完之后會遇見一條小溪,越過這條小溪有一條橫著的羊腸小道,左轉(zhuǎn)順著小道一直往前走。這條小道比較平緩,全程都是泥土,路面被游客踩得幾乎寸草不生,很好辨認。

這條小道的中間有一座石拱古橋,名為蜈蚣橋。蜈蚣橋也是出鏡率很高的景觀,幾乎每一個分享賣柴岙水庫的人都會提到它。但是,由于它藏在叢林之中,游客沒有辦法根據(jù)它找到正確的路,故而顯得和這里的水杉林一樣神秘。

過了蜈蚣橋,路面開始有一些變化,路面全部被枯葉遮蓋,沿途有幾個岔口,而且還會遇到一處堤壩。遇到堤壩時不要停,從堤壩前繼續(xù)往前走。遇到岔路時也不要轉(zhuǎn)彎,繼續(xù)往前走。

這條路基本都是沿著溪水而筑的,不過溪道里基本沒有水,只要低洼處有絲絲縷縷的清溪。小溪在東面的一處山崖前拐了一個彎,形成了一個水潭。水潭被青山夾峙,竹密葉茂,景色秀美。水潭里的水十分清澈,但是水底有很多水藻和油泥,否則就能成為很不錯的玩水地了。

這個水潭的左面就是網(wǎng)友們爭相盛贊的水杉林。它沒有網(wǎng)友們拍得那般唯美,因為那是加了濾鏡的效果,但是水杉林地平坦而干凈,是很不錯的乘涼和露營地。我來這里游玩的時候,就遇到幾個結伴露營者,他們帶齊了餐飲設備,在這里過夜。

這里的水杉林有兩片,中間相距300米左右。它們的前面是賣柴岙水庫的入水口,本來應該是一片汪洋的,現(xiàn)在變成了一條小溪,里面只有薄薄的一層溪水,里面的砂石上也附著一層清苔,沒法下去游玩。

這里的水杉林最美的時候是秋天,那時水杉林紅透,周圍色彩斑斕,像油畫一樣?,F(xiàn)在來這里景致確實差了些,不過一路上可以體會到古道的陡峭、清幽、清涼,甚至有一點神秘。尤其是獨自前來,一路上可以聽到混響天籟,還是很刺激的。
這里是楚語樂游記,發(fā)掘優(yōu)美風景,記述旅游風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