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傳統(tǒng)
消逝的傳統(tǒng)
2023-01-19
年二十八,是回老家的時間。
原本想著是走一條近路的,至少導(dǎo)航內(nèi)這條路是路程最短的,誰知道這條路線小路居多,堵了半天。
但或許也就是如此,在這樣的道路,卻遇到了很多欣喜。
這一路并不長,僅百余公里,但卻遇見了6對“婚車”,而或許在淮河邊上,遇見的6對卻有著好幾種的儀式和傳統(tǒng)。
有大概2對的就是目前我們常見的婚禮形式,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僅僅只是預(yù)示著好運罷了,至少一開始我是這樣想的。但隨著堵車的開始,我的心思出現(xiàn)了變化,至少是不爽的,而這個堵車來自于輪渡,也就是如此,我見識了淮河邊上的婚禮,或許也僅僅只是那一地方的那一形式,但卻有著不同的感覺。
首先,那已經(jīng)差不多中午,我原本以為那是婚禮的地方,因為那邊喜慶的顏色和人群,能明顯讓你感覺到幸福。但那里是渡口,雖然有一切婚禮的樣子,但卻完全不同,這個不同來源于一個儀式,就是所有人上船,船行駛到河中間,開始放禮炮,而這個過程雖然持續(xù)的時間不久,但因為兩隊都如此,就相當于浪費了3次輪渡的機會,導(dǎo)致了很多人都怨聲不滿。
這個習(xí)俗我以前在淮河邊上的神話故事里看到過,那是關(guān)于敬龍王的一個傳說,當然也可能是河神。

這一習(xí)俗看上去是那么的新奇,但或許也僅僅只是對于我和孩子來說,其他人根本不在乎這樣的行為,不管是趕路的,還是當事人們,感覺這僅僅只是一種形式罷了,特別是當我看到船家開始用腳踢那些禮炮的時候,我知道,一切都變了。
這個形式或許僅僅只是老人們的口口相傳,雖然里面有很多年輕人的參與,但很多僅限于大眾的禮節(jié),有幾個是扛被子的,有幾個是拿什么的。那大花轎上,有的僅僅只是壓床的小弟,完全沒有看到新人,而抬轎子的四位老人,一直都在調(diào)控整體的形式,該如何又如何,當它們離去,還有人會去敬龍王嗎?
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述說那種感覺新奇又感傷的感覺,因為那是我見到的最直觀感受,算是一種碰撞,又算是一種進步。
后來我又遇見了一對新人,大家就是聚餐罷了,這個是所有第三方客人可以直觀感受到,所以并沒有什么好說的。只是最后,遇見了一個車隊,是送彩禮的,一個貨車打頭,這算是一個傳統(tǒng),因為一到就要下,雖然表面什么都不說,但背后會有人專門去點東西對不對或是少不少。
這幾對不管怎么算,都有幾位老人在指揮著,哪怕是從彩禮的壓車上及背后的點數(shù)上。這些老人在堅持什么我不知道,或許他們也不知道,但如果他們不在了呢?或許一切都消失了。
很多時候我們說消逝的年味,沒有了傳承,老人再以離去,或許傳統(tǒng)就變成了新奇!還以為是一個舶來品呢?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