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教練培訓長沙
我說到多做新月式可以鍛煉髖關節(jié)伸展內旋的能力,對戰(zhàn)一的幫助非常大,然后就有朋友問我了,都說新月是開胯下豎叉的必練動作,為什么她練新月式的時候,找不到腿部拉伸的感覺,似乎開髖效果并不好,為什么?

和瑜伽戰(zhàn)士一式相比,新月式的拉伸更強烈,而對力量的鍛煉會弱一些。首先來認識一下新月式及練習方法。
新月式,
練習方法:
弓步準備
彎曲左膝蓋,右小腿垂直地面,膝蓋腳趾朝向正前方,
左腿向后伸直,膝蓋腿背落地
骨盆端正,脊柱立直
吸氣,雙手向上舉過頭頂
呼氣,沉肩沉髖保持
5~8組呼吸后反側練習
跟戰(zhàn)士一式相比,他重心比較低,再加上后側腿小腿腳背完全落地,根基比較穩(wěn)定,所以他所需要的力量相對來說要少一點更容易穩(wěn)定;當然也正因為新凡膝蓋腳背落地、雙腿之間的距離比較大,所以對髖關節(jié)的伸展幅度和身體前側的拉伸幅度會更強烈。
新月式中容易錯誤的幾個點以及解決方法。
為了便于講解和大家看的更明白,我們通過正誤對圖的方式給大家一一解說
正誤對比圖1、主要問題膝蓋不在正位、骨盆不在正位,
a、膝蓋不在正位,向外偏
解決方法:首先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來做,前腳掌踩在坐骨的延長線上,依然保持雙腿之間的距離是骨盆同寬,其次讓膝蓋在腳踝正上方并和腳趾對著正前方,
看到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起另一個變體,
在這個體式中膝蓋主動向外打開,但是腳掌也會向外旋,關鍵是保證膝蓋和腳趾朝向同一個方向。
b、骨盆不在一個平面。
解決方法:前髖向后拉,后髖向前推,
這句話我們說的非常的多,在雙腿前后擺放的體式中幾乎都會提到這句話。比新月、戰(zhàn)士一式、加強側身展式、半神猴式、豎叉等等。
我們在上一篇的戰(zhàn)士一式中也提到了后側髖不但要向前推,還需要髖關節(jié)向內旋以保證雙臀在一個水平面。
看錯誤圖片你會發(fā)現(xiàn):髖向外旋、骨盆不端正以后,脊柱也沒有辦法端正,整個上半身都會出現(xiàn)扭轉和兩側不平衡的情況。骨盆一正,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正誤對比圖2、主要問題是塌腰,
塌腰是這類體式特別容易犯的錯誤,而且不易被發(fā)現(xiàn),或者被錯誤的認為在這個體式中骨盆就應該是前傾的。
解決方法:收緊核心、卷尾骨恥骨上提、讓骨盆正位,給腰椎釋放空間。
一直保持著骨盆穩(wěn)定正位,然后再向下沉髖。
很多初學者看這張正誤對比圖可能覺得有點懵感覺不到區(qū)別在哪里,我也順帶提一下。如果你感覺不到錯誤示范中是塌腰的:
a、請觀察一下衣服帽子和臀部的線條的弧度,一個小一個大,一個長一個短。
b、再觀察一下前腿離地面的距離,一個高一個低。在這里骨盆離地面高,并不代表你伸展幅度大,而是骨盆前傾以后抵消了髖關節(jié)的伸展幅度和大腿前側的拉伸,所以你能下去的比較多。
說到這我們來回答上面朋友的問題,為什么你在新月式中髖關節(jié)伸展能力得不到鍛煉,拉伸感不強烈?
因為你根本就沒有拉到伸展髖關節(jié)伸展肌群,正常應該是:大腿向后伸,骨盆保持正位或者后傾才能讓髖關節(jié)伸展,鍛煉髖關節(jié)伸展能力。但是如果大腿向后伸直,但同時骨盆向前傾,拉伸的力被抵消了。
所以有人說,想下豎叉,就堅持練習新月式就對了,當然前提是你練對了。
?

正位對比圖3、胸椎向前平移。
這個點也是非常容易錯的點,特別是在雙手向上舉的體式中。由于肩關節(jié)靈活度不高,但是又想讓雙手舉過頭頂,所以把胸口向前移劃一個弧線,肩膀自然就向后走,頭就到頭頂正上方了,但是這樣的方法是錯誤的是用胸椎的平移代替了胸椎的打開和上提,同時向下會使腰曲變大,對腰造成擠壓;而且很容易把肋骨下角推出去形成肋骨外翻。
解決方法:收腹部、收肋骨、胸腔胸上提,是向上不是向前,充分拉伸身體前側
如果雙手不能舉過頭頂?shù)蕉鋬蓚?,那就向前一點,比如像林志玲這樣,甚至更向前向下,
新月式比較容易犯的錯誤主要就這幾點,對比糾正一下自己的練習,瑜伽練習就是在不停的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中得到提升和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