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福建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長:第一上岸
【發(fā)布聲明】本文源自學生投稿,為學生真實考研經(jīng)驗,授權勤思發(fā)布,轉(zhuǎn)載請申請。
【推薦理由】本專業(yè)、一戰(zhàn)上岸、學習方法
2022年3月27日下午14點57分,我上岸了,以一志愿專業(yè)第一的成績上岸了。一瞬間,心里面的大石頭終于落下來了同時卻又空落落的。
考研不是一條一帆風順的路。去年的3月,本科班上的同學們開始陸陸續(xù)續(xù)談論起畢業(yè)以后的的去向。因為高考的失利,我并不滿意自己的本科院校,看見班上有同學開始準備考研,我想,為什么我不去試試呢,讓自己能夠進入到一個更優(yōu)秀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
我開始準備考研,最初感到完全沒有方向,自己無厘頭的看書。我的本科也是學習的漢語國際教育,但是很多學習過的知識早就沒有印象了。我開始在網(wǎng)上觀看各種專業(yè)課的課程,但是都不符合我的心意。一天在逛微博的時候,偶然看見了勤思的官方賬號,好奇心的趨使下,我聽了勤思的試講課,突然覺得撥云見日。立刻決定跟隨勤思的腳步走上考研的征程。就這樣接近一年的相伴,我終于成功上岸了。
?
?
首先關于我的考研動機,我本科就讀于成都某所二本野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因為當初志愿填報的失誤,誤打誤撞的進到了這所我并不滿意的學校。不過幸好漢語國際教育這一專業(yè)是我一直興趣所在,所以當時放棄了復讀的念頭,進到了這所學校學習。大三下冊大概3月的時候,大家都開始著手做著畢業(yè)后的打算。因為大學里沒有人的監(jiān)管,我也懶散慣了,最初自然不愿意再去撿起專業(yè)課課本去復習考研,再者,上一屆的學長學姐考研上岸的人數(shù)太少了,讓我覺得考研仿佛是一件難以觸及的事情。一天刷朋友圈的時候,看見昔日的高中同窗獲得了保研機會。怎么說呢,確實心有不甘吧,我不愿意以后別人問我是哪里畢業(yè)的,我只能回答我是一個野雞大學畢業(yè)的。再看看班上的同學,也有好一部分開始著手準備考研的事情,為什么不加入他們呢?就這樣,我也成為了了考研大軍的一份子。
在本科期間,我的成績并不優(yōu)異,一直處于年級的中間位置。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考試更是危險的徘徊于及格線,在加上我屬于考完試立馬丟掉的人,所以在最初的復習階段特別痛苦。我嘗試去找了一些網(wǎng)課來聽,感覺復習的邏輯始終都是一團亂的。偶然刷到了勤思漢碩,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聽了勤思的現(xiàn)代漢語試聽課,覺得一下子撥云見日,老師的講解通俗易懂,讓本來看起來很復雜的知識點有了邏輯。于是我加入了勤思漢碩,想跟著專業(yè)的學習隊伍進行學習。加入勤思后沒幾天就收到了機構(gòu)給我寄來的復習資料,我被震驚了,厚厚幾本資料,里面的知識點與框架羅列的特別清楚,搭配上老師的講解視頻與練習題,能很快的就將知識掌握。勤思真的很MAGIC!
?
下面分享一下我在考研復習期間的一些安排與規(guī)劃:
總分370+,初試排第二,自我感覺還算不錯。
?
下面分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四個科目的復習安排:
首先是關于政治。政治對于我個人來說并不是一個優(yōu)勢科目。高中的時候因為不喜歡政治選擇了讀理科。大一大二學習政治公共課的時候也并沒有認真的聽過。所以當開始復習的時候政治其實是我最擔心的一個科目。我并不認同現(xiàn)在網(wǎng)上很普遍的一個說法:政治的復習可以不太著急,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就拿我自己當例子,我是從8月快九月的時候才開始復習政治。發(fā)現(xiàn)陌生的概念太多了,需要理解的東西也特別多,想要認認真真的一節(jié)一節(jié)的入學,發(fā)現(xiàn)時間完全不夠用。感覺自己理解了的知識,去做題發(fā)現(xiàn)并不會應用。到后期,政治進入到了大題的壓題背誦環(huán)節(jié)。這個時期,市面上會出現(xiàn)好多所謂的押題大神。琳瑯滿目的押題資料看起來好像很好背,但是真正去背誦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這些押題資料就像是大亂燉,能寫上的東西都寫上,去碰得分點??傊?,政治的復習對我來說就是一整個手忙腳亂的狀態(tài)。所以通過總結(jié)我的政治復習經(jīng)驗,我認為有兩個點非常重要,第一就是要提早復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個人覺得可以從6月開始就慢慢的開始學習政治,這樣的速度不急也不慢,很適合用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來把政治里面幾個科目的邏輯理解清楚,為后面的刷題練習以及背誦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點就是要做好對于市面上各種資料的甄選。就如同上面所說,我們越到后期就會接觸到越多五花八門的資料,如果我們都一股腦的去使用,只會事倍功半。有目的性的去選擇資料,做出有效的甄選,會大大提高復習的效率。
羅列一個我個人比較建議的復習順序
6月初到7月底:學習政治的基本內(nèi)容(兩個月)
7月底到8月底:1000題一刷
9月到10月:1000題二刷
10月開始:進入知識點背誦階段
11月開始:開始積累時政知識,肖八
12月開始:肖四多刷+大題背誦
?
第二門是關于英語的一些復習建議。英語對于我來說算是一個比較有優(yōu)勢的科目,但是也只是我覺得對我來說是優(yōu)勢科目。剛開始復習英語的時候,覺得自己英語水平不錯,就直接打印了一套真題來做,到現(xiàn)在都還能記得那篇只對了3個的完形填空。怎么說呢,當時我英語過了六級也做成那個糟糕的樣子真的很打擊自信心。
之后我大概思考了一天吧,決定踏踏實實的去進行英語的復習。之前做真題給予我的感覺就是很多陌生的單詞,完全不認識。當時就買了綠皮書來背單詞,當時大概是3月,綠皮書一共是30個單元,我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每天一個單元,每周5個單元,周末用兩天的時間來復習。我背綠皮書的時候用的方法是把所有單詞在記憶的過程中都會去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寫一次,第二天復習前一天的內(nèi)容。就這樣用了一個半月我把綠皮書背完了,又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來復習綠皮書的單詞。所以大概在5月的時候我就把綠皮書的單詞掌握了。但是快6月的時候,我注意到我身邊的同學大家都在用紅寶書,去翻看了一下同學的紅寶書,發(fā)現(xiàn)里面還有很多我不認識的,沒有出現(xiàn)在綠皮書中的考研詞匯。我又立馬下單了紅寶書開啟了單詞的第二輪背誦。紅寶書中一個單元大概100多個單詞,數(shù)量上比綠皮書多。但是在有綠皮書背誦的基礎上再進行紅寶書的背誦,工作量就會稍微減少。在背誦紅寶書的時候我沒有選擇我當時背誦綠皮書時的方式,而是選擇了一款適合我的記憶軟件---Anki。就像下面這個圖中顯示的,可以設置每天需要背誦的量,然后軟件會自動的根據(jù)你的背誦量和記憶曲線來進行每日復習的安排。我當時給自己安排的任務是每天背誦120個單詞,然后在進行復習。大概七月底我把紅寶書也背誦完成了。從八月到初試前一天在單詞方面我都進行了一個工作就是每日復習。每天將記憶軟件上所需復習的單詞完成后,在背誦紅寶書上一個單元的單詞。每天堅持背單詞可以說是一個非??菰锏氖虑?,但是單詞的掌握對于考研英語來說真的非常有幫助。推薦大家每天記憶單詞時可以放一個草稿本和一個記錄本在手邊,邊背邊寫,多次出現(xiàn)遺忘的單詞就可以記錄下來每天睡前看一看。
?
有關英語刷題的問題。有一說一,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21年真題都還差3篇閱讀沒有做。不建議大家每天去刷很多題,或者把真題反復的去刷。我個人而言是在7月初開始,以兩天一篇閱讀的進度來進行。我個人的看法是,我們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而是要去學會怎么去找準做題思路,去抓住出題人的想法。建議大家在最開始的時候不要太在意做題的時間,也別去卡時間做題,靜靜心心的把文章讀懂了再去做題。大概做到11年真題的時候大家就可以開始慢慢卡時間了,從一篇閱讀20分鐘到15分鐘慢慢提升速度。每次閱讀結(jié)束之后建議大家對文章進行精讀,用記錄本記錄生詞,分析長難句。
到10月中旬大家可以開始練習小三項:完型、翻譯、小閱讀。這三個題型相較于閱讀會簡單一些建議大家不用花費太多時間。最后到11月就可以開始積累寫作材料了,我個人是推薦大家可以多多參考各類優(yōu)秀作文,提取模板,然后自己總結(jié)一個適合自己的模板,在有意的去積累一部分高級詞匯,這樣作文的分數(shù)也不會太低。
給大家羅列一個英語復習的計劃表:
背單詞 3月--考前(每日進行,積累最重要)
閱讀題 7月開始(建議2天一篇,做后精讀)
小三項 10月中旬開始(每天練習一個題型,3天完成一套真題上的小三項,一周兩套,做后總結(jié)套路)
寫作 11月開始(積累素材,歸納自己的寫作模板,積累高級詞匯)
?
?
接下來是專業(yè)一354漢語基礎
福建師范大學的專業(yè)一參考書:
①現(xiàn)代漢語 ?黃廖版本
②古代漢語 ?張博版本
專業(yè)課的比重在考研中非常大。在專業(yè)一中現(xiàn)代漢語的比重是最大的。福師大歷年來現(xiàn)代漢語的大概有130分左右,古代漢語占20分。其中古代漢語主要考試的內(nèi)容為給出一篇文言文,題目通常是句讀、翻譯或者解釋詞類活用等。難度不大,最主要的是大家平時的一個積累。對于古代漢語我并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只是把參考書目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翻譯了一遍,對于古漢語的語感大概就出來了。
著重說一下現(xiàn)代漢語。因為我的本專業(yè)也是漢語國際教育,所以之前也學習過黃廖版本的現(xiàn)代漢語,但是當時在學習的時候就是一種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抱著期末能過就行的心態(tài)。所以在考研時想要復習時,基本上算是零基礎,重新學習吧。剛開始學緒論部分時感覺還好,主要靠記憶,但是當我進行帶語音部分的學習時,我又回到了大一時那種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對于很多知識都屬于我知道這個點,但是我不清楚。我深知如果自己去死磕的話絕對會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于是我便開始聽網(wǎng)課,聽了一些覺得始終沒能幫我達到想要的效果,于是我改變了方向,我開始了解專門進行漢碩培訓的機構(gòu)。因緣巧合下我在微博上碰見了勤思漢碩的老師,老師很熱心的回答了我的問題,還邀請我加入試聽課。試聽課上老師講的內(nèi)容剛好是語音部分我不太清楚地點,真的感覺是老師在帶領著我去一點一點的把這些知識點分析透徹,在結(jié)合上一些例題,這個知識點真的一下子就明晰了。聽完課之后我立馬決定跟隨勤思的步伐進行學習。報名之后,很快就收到了一輪復習的資料。打開來看,發(fā)現(xiàn)里面的知識點羅列的非常清晰,還有知識點的框架,讓我事半功倍。不得不說跟隨勤思的步伐,感覺在專業(yè)課上少走了很多彎路。也認識了很多優(yōu)秀的研友。
我覺得報班不得不說是一種考研路上的捷徑,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而定。說回來,福建師范的漢語基礎試題出的非常的靈活,所以對于大家來說,現(xiàn)代漢語雖然只有兩本書,但是大家需要盡可能的去多看幾遍,牢牢掌握住每一個知識點,這里我建議大家多準備幾種顏色的筆,讓自己的學習過程能夠一目了然,多看幾次時也會更有效率。對于刷題我建議大家在9月之前可以做其他學校的真題來保持手感,等9月開始,在慢慢做自己所報名院校的真題。各個學校的題型近幾年都有所變化,所以大家應當注意一下這些方面。
給大家羅列一個專業(yè)一的復習安排:
《現(xiàn)代漢語》 ??教材保持每天都會回歸教材進行復習
??????????????????5月系統(tǒng)性的完成教材的課后習題
??????????????????6月--8月復習的過程中搭配各類練習題
??????????????????9月開始知識點的系統(tǒng)背誦
??????????????????10月開始搭配院校真題進行復習
最最最重要的是:教材一定要滾瓜爛熟!!!
《古代漢語》 ????推薦大家8月開始每兩天讀完一篇文言文,每周學習一個單元的通論
?
另外額外的一些參考資料推薦給大家:
①《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
②《漢語和漢語研究15講》
③《語法答問》
?
?
最后是有關專業(yè)二445的復習:
福建師范大學專業(yè)二的參考書:
①《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劉珣
②《中華文化要略》第四版 ?程裕禎
③《跨文化交際學概論》 胡文仲
總的來說,福建師范大學專業(yè)二的難度相對較小,考察內(nèi)容較為基礎,但因?qū)I(yè)二所包含內(nèi)容很豐富,也需要大家付出很多的功夫與時間。
福建師范大學專業(yè)課二三個科目的重要性大概是:
中華文化要略≥對完海域和教育學引論>跨文化交際
先分享關于《中華文化要略》的復習方法。程裕禎的這一本教材是我在本科階段沒有學習過的一本教材,所以對于我來說就是一本全新的教材,需要從頭學起。剛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確實有被嚇到,400多頁的教材,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在跟隨勤思學習之前先自己看了一遍教材,發(fā)現(xiàn)真的哪哪都可能成為考點,知識點特別繁雜。后來我跟隨著勤思的老師一起學習了要略這本書,學完的感受是老師真的太牛了,用幽默風趣的方式帶領我們學習了知識,又交給我們很多厲害的口訣幫助我們記憶。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例子便是:中國文化的特點,老師直接幫助我們總結(jié)為“統(tǒng)一方便面”,一下子把一個知識點秒殺,真的很牛。老師還有一句話讓我在復習要略這本書的時候感到受益匪淺:書讀百遍,一遍比一遍快,其義自見。到了后期,跟隨勤思的帶背課程攻克了要略里面知識點最多的也是最困難的幾個章節(jié),到了考場上有關要略的部分真的感覺信手拈來。
給大家羅列一些《中華文化要略》的復習建議:
面對要略這種知識點特別多特別雜的科目,一定要早早的開始
和現(xiàn)代漢語的復習一樣,不管有再多的資料,最后一定要回歸到教材
多看多背,理解性記憶
記憶過程中手不要閑下來,自己整理一些框架進行記憶會事半功倍
合理利用APP進行記憶(和英語單詞軟件一樣,推薦使用Anki)
第二是有關于《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的復習,這個科目可以說是除了現(xiàn)代漢語最讓咱們漢碩兒頭疼的科目了,和《中華文化要略》相比其知識點數(shù)量相差不大,但其記憶難度是蹭蹭的往上漲。因為這一本教材的話,更多是理論性的知識,各種原理、假說...所以我們在復習這一本教材的時候需要更注重復習和記憶的策略。其實引論有一個神奇的點在于一定要去看目錄,根據(jù)目錄來建立框架再來記憶真的會事半功倍。為什么推薦大家自己去建立框架是因為自己建立出來的框架才是你真正動腦子想過的,雖然想要找知識框架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知道如果我們自己建立的話我們一邊動手一邊動腦,記憶便會比只去看別人的框架效率更高。復習引論還有另外一個很明顯的特征便是主次分明,引論中很多知識介紹的特別全面,在我們復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參考所報考學校的題目來確定出一個重點的范圍,對于不那么重要的知識可以僅了解。最后便是理解記憶,最開始我在背誦的時候走進了一個誤區(qū),去死記硬背,結(jié)果浪費了很多時間。引論中的理論性知識點需要我們?nèi)ダ斫馇宄?,在理解的知識上去記憶方可提高效率。
最后是有關于《跨文化交際學概論》的復習,對于這本書其實福建師范考的題型非常固定,即1500字的案例分析,這個題型非常的簡單,大家需要做的事情比較少,首先去積累跨文化交際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例如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背景之類的。其次大家需要去歸納出案例分析的寫作模板,最后將引論的知識和跨文化交際中的知識結(jié)合起來,帶入到我們所歸納的框架中去,這個題型便迎刃而解。
?
以上就是我對于我考研經(jīng)驗的一個簡單分享,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