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沉迷手游,兩個月充值近三萬元,親媽直呼被兒子坑了

最近,民法典成為了熱議話題,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將在明年元旦正式施行,而這部民法典涉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關于未成年人的部分規(guī)定也是備受關注。民法典一出,就有不少家長打來電話,說的都是有關未成年人網絡消費的問題,一起來看看。
01
購買游戲裝備、往直播平臺充錢
我發(fā)現(xiàn)他充了那么多錢之后,就把他手機拿走了,不給他玩。他就不吃飯,在家里睡覺哪也不去,水也不喝。
?
不讓玩游戲就不吃飯?
這讓作為母親的彭女士十分頭疼。
彭女士的兒子小玄上五年級,
前段時間一直都在上網課,
每天幾乎手機不離身。
?
02 銀行賬戶余額“人間蒸發(fā)” 彭女士:吃完飯回家打車的時候,就用支付寶支付,支付寶顯示余額不足。我很清楚地記得我下午的時候,農行的短信顯示大概有5000塊錢,我就很奇怪錢為什么會沒掉。
不到一天時間,
彭女士賬戶里的余額
怎么會突然不見了呢?
她立馬打開了支付軟件查詢,
發(fā)現(xiàn)了多筆來自蘋果商店的扣款記錄,
一問才知道,錢是兒子花掉的。
?
彭女士:非常地驚訝,好傷心啊,我覺得被我兒子坑了。
?
兒子小玄:
看到被人都充,自己也想要。
03 充值游戲已經不是第一次?
彭女士說,
她有察覺到這兩個月的花銷明顯增大,
但是到底花在了哪里?
她也說不上來。
每個月賺的錢都是拿去還信用卡了,我記得我明明有短信提醒,可是我有時候翻手機,就看不到短信了。
?
小玄:
我刪了。
原來,正是因為小玄刪掉了
每一條銀行扣款短信,
彭女士才發(fā)現(xiàn)得這么晚。
她立馬解綁了所有與手機關聯(lián)的銀行卡,
并聯(lián)系了騰訊公司,要求退款。
?
04蘋果公司拒絕退款
現(xiàn)場,記者也致電了
作為載體平臺的蘋果公司客服。
對方表示拒絕退款。
并稱,
即使彭女士能夠舉證某筆消費
確實是未成年的兒子進行的,
蘋果公司也不予退款。
?
05律師:按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返還


如果未成年人充值費用過高的話,那可能就超出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智力的認知范疇。在他的監(jiān)護人或者代理人不予追認的情況下,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是有影響的,應當是無效的。只要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能夠證明確實是孩子本人所為,游戲開發(fā)商和收款方應適當退款。
律師表示,
一旦法律上認定該未成年人
充值款項的行為無效。
那么收取款項的平臺,
無論是第三方還是中間的載體平臺,
只要有收取
未成年人所支付的款項就應要返還。
?
無獨有偶,泉州的蘇先生一家
也同樣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蘇先生的兒子小明今年上初一
疫情期間借著上網課的名義
玩起了手機游戲,
并且先后往游戲里充值了8萬多元,
玩的兩款游戲也都是騰訊公司旗下的。
警察也有跟騰訊公司聯(lián)系過,騰訊公司叫我們把交易記錄發(fā)給他,后來他說八萬多元的消費,退給我們六萬多。但是到現(xiàn)在也沒有退,一直在拖。
蘇先生說,警方介入后
游戲平臺承諾會退還大部分的消費金額,
但是遲遲沒有到賬,
面對這種情況蘇先生該怎么辦呢?
如果說游戲公司的員工已經與監(jiān)護人或跟孩子本人達成一致的處理意見,比如說退還相應的份額。如果有溝通記錄,游戲方不予退還的話,可以攜帶相關證據(jù),去消費者協(xié)會或者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反映情況。
?
06《民法典》針對未成年人
高額手游消費有進一步規(guī)定
律師表示,
當前未成年人高額手游消費案例頻繁出現(xiàn),
家長們大多面臨退款無門的處境。
而針對這一現(xiàn)象,
今年通過審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也特別做了相關規(guī)定。
民法典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尤其是年齡低于八周歲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相關法律行為的時候,一定要由監(jiān)護人來代為實施。年齡已滿八周歲的未滿十八周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法律行為時,只能實施與他年齡、精神狀態(tài)、智力情況相符合的法律行為。超出這一部分,應當由監(jiān)護人代為履行或行使。未成年人向游戲進行充值或者向主播打賞,金額遠遠超出他們的認知能力,這個時候是可以向收款方要求返還適當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