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fā)生腳骨骨折,骨折端沒有移位怎么治療好
腳骨折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因為腳上的骨頭很多和手上差不多,都會因為受到直接外力或間接外力的打擊而導致骨折。腳趾頭緊接著腳面上的骨頭叫趾骨,再往后有楔骨、骰骨、跟骨、距骨等。這些骨頭都有可能會發(fā)生骨折,發(fā)生骨折以后,很多患者都會關心骨頭什么時候才能長上?什么時候才能走路?是不是必須完全痊愈之后才能走路?在發(fā)生骨折后具體能夠多久能夠走路,沒有明確的時間。因為骨折程度不同、病人年齡不同、治療方法不一樣,走路的時間也不一樣。

如果兒童發(fā)生腳骨骨折,骨折端沒有移位,可以采取保守治療,給予外敷活血化瘀的膏藥,同時進行石膏托或支具固定,一般在經過正確治療后四周左右可以考慮下地走路。如果成人發(fā)生腳骨骨折,骨折移位較大,采取手術治療,進行切開復位,給予內固定術,一般在術后六周左右可以考慮下地走路。另外,需要注意病人在下地走路之前,一定要拍攝骨折位置的X光片,明確骨折位置理想,骨折端生長良好才考慮下地走路。
安信醫(yī)學表示,骨折恢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切不可急功近利。骨折的完全愈合一般都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骨折達到臨床愈合之后到正常行走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yǎng),正常情況下,大約在3~6個月。骨折斷端發(fā)生明顯的移位或者骨折后不能有效地進行固定治療,相對恢復時間會延長,下地行走的時間也會延長。骨折后如果及時的進行復位,以及使用高分子繃帶夾板做外固定,一般在骨折后一個半月左右通過拍片檢查可見明顯的骨痂形成,這時可以考慮拄拐下地行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