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中國人,沒有把握從來不出手!
我們在做任何調(diào)整或決策時,一定要注意:先有不敗的把握,你才能出手;沒有不敗的把握,你寧可逃,也不要輕易出手。所以你看中國人,兩個人對打的時候,他眼睛看著對方,心里卻在想:我打不打得過你呢?我打得過你,我應(yīng)該打你哪里呢?應(yīng)該什么時候打呢?他這么想,他就不像西方人那樣打,兩個人在那蹦蹦跳跳的;中國人不會這樣。
外國人很多動作,都不曉得他是在干嘛。中國人呢?一般都是扎馬步,馬步穩(wěn)穩(wěn)站在那兒。因為對方一動,他重心就不穩(wěn),然后一出手就完蛋了。真正懂中國功夫的人都知道,真打起來,沒有那么多花架子,真正的高手,都是一招制敵。你說,不對啊,中華武術(shù)有那么多門派和招式,難道是假的嗎?當(dāng)然不是。招式是用來平時練的,打起來就用不上了。你看兩個高手兒對陣,開始都是站在那里半天不動,兩只眼睛死死的盯著對對方,萬一看出來真的打不過,就更不要出手了,直接一句后會有期,然后轉(zhuǎn)身便走,溜之大吉。
人家外國人的小孩在外面受傷被打了,回來后會得到救治,會受愛護,會有安慰。中國人就不會這樣,中國人的小孩在外面不管是打人還是被人打,回來只要哭哭啼啼,當(dāng)家長的一見這情況,直接一巴掌打過去了。外國人說你怎么對孩子這么殘忍?孩子在外面被人打了,回來你還打他,太沒有愛心了吧。中國人會說你懂什么?我們那一巴掌就是在告訴他,以后你打得贏才打,打不贏就跑,而不是一輩子保護孩子;安慰一下倒是好了,可一旦出去還得挨打。外國人根本想不到這些,所以自然理解不了中國人的心思。
就算是中國人,年輕的時候也是理解不了這些道理的,就覺得中國人那些拐彎抹角的東西真麻煩。然后呢,就容易崇洋媚外,覺得外國人怎么搞都是對的。可是隨著年歲的增長,你會漸漸明白這里面的玄妙。
讀了《易經(jīng)》更是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就開始調(diào)整,按中國人習(xí)慣的民族性去做。所謂有把握,是一種什么把握呢?《孫子兵法》上有句話叫: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打打看,試試看;說難聽一點,你有試試看的本錢嗎?你看那個老先生,拿個銅錢放在油壺上面,舀一大勺油往里灌,油從錢眼里穿過,倒?jié)M一壺油,銅錢卻毫不沾濕一點。不服,你來試試看。一試不行,那個就叫做魯莽,丟人現(xiàn)眼,你能怪誰?中國人從來不會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做事。這,也是一種民族性。
現(xiàn)代人很多不明白這個道理,老是要嘗試新鮮的東西,尤其是有些開公司的,一天到晚想著創(chuàng)新、跨界,說白了就是嘗試不同死法,我不曉得這些人在搞什么東西。因為受西方的影響,把這種嘗試說成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哪有這回事?我們中國人從來都是主張: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我們不講創(chuàng)新,我們只求不斷改善;我們是通過一個一個小的進步和成功,長久累積起來就成了很大的成功!你那么著急干什么呢?
凡事謀定而后動,事先一定要仔細衡量,我寧可不戰(zhàn),也不能試試看。
老子《道德經(jīng)》告訴我們,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就是說,很會處理戰(zhàn)事、很會打仗的人,不輕易發(fā)怒。因為,一發(fā)怒就不能冷靜客觀的看待形勢,就會影響用兵的決策,因發(fā)怒而戰(zhàn)爭是非??膳碌氖虑?。劉備當(dāng)年一怒而打?qū)O權(quán),最后遭到火燒連營,慘敗而歸,托孤白帝城;不可謂不令人惋惜,這種慘痛的血淋淋的教訓(xùn),在歷史上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我們說,一個人要突破自己,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看一個老板,天天板著個臉,時間長了,別人都不拿他的臉色當(dāng)回事了,因為習(xí)慣了嘛;你生氣,人家都不理了,氣死活該!我們說過,要成事,中國人是不可以有太多喜怒哀樂的,叫做,喜怒不形于色。
再看“善勝敵者,不與”,是說,善用克敵制勝的人,不跟對方一天到晚的纏斗在一起,否則就表示你不會打仗。以靜待動,以逸待勞,先把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我先不跟你打,最后等你自己失敗。這個方法用得最多的是誰?馬上我們就會想到,這個人名聲不太好,但是,用得很絕,誰???就是三國時期的司馬懿??!
把司馬懿跟周瑜兩個人放在一起一比較,就不難看出來,兩個人都共同對付過一個諸葛亮。周瑜呢,最后被諸葛亮給氣死了。而司馬懿呢,他就懂得退讓的道理,我不跟你置氣。你說我是女人,還送我女人的衣服,那我就干脆穿起來,還笑哈哈的……最后怎么樣?到底把諸葛亮耗到咽氣了對不對?諸葛亮氣死了周瑜,司馬懿氣死了諸葛亮,究竟哪個比較高明?你想想看,人不能受氣,一受氣自己就得死。這也是鬼谷子兵法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里的用途之一,你要讓對手生氣,而不是氣死自己。一個人得學(xué)會保護自己,不要老是上當(dāng),人家稍微激怒你一下,你就跳起來了,這就不對了。你的書都白讀了嗎?中國人都愛說自求多福,什么叫自求多福?那個福氣是你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不是別人給你的。
我們中國人不像日本人,日本腦袋上扎個帶子,上面寫著必勝,然后跟人家打,敗了就沒臉見人了,于是就切腹自殺了。
我們中國人不會,我們不求必勝,我們只求不敗;我不敗就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看誰熬得過誰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