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轉行都去干嘛了?產品經理很正常,這位賣燒餅的也太強了!
程序員轉行都去干嘛了?以下這些切實又不切實的選擇僅供參考
1.轉往臨近崗位,比如你討厭的產品經理
程序猿和產品經理可謂是最像夫妻的兩個職位,相愛相殺,知根知底。
程序員轉產品經理有很大優(yōu)勢,因為了解產品的實現(xiàn)過程,所以對項目的時間把握有相當的話語權,能保證了項目的進度,對產品將來的擴展和升級都有幫助,所以程序員轉過來的產品經理是很搶手的。
只要多學習一些產品營銷和運營方面的知識,多一點溝通能力,程序員出生的產品經理就自然而然在市場上占據很大優(yōu)勢。

國內目前最牛逼的產品經理非微信之父張小龍莫屬,他就是程序員轉產品經理的最佳案例。如果你擁有絕佳的洞察力,能夠了解人性需求,相信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出人人都愿意的產品,你也可以像張小龍一樣,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2.任何行業(yè)的教育行業(yè)都可以作為備胎
隨著猿在勞動力市場的走紅,IT講師也成為了一個熱門職位。大齡碼農在工作中年限越長上升越慢,到大齡階段,就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停滯,IT講師對于他們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開發(fā)一線需要越年輕越好,這樣薪水低能加班,不過IT講師可謂是越老越有“味道”,資歷越豐厚,越能吸引學員。因此相當一部分“退役程序猿”都轉去了IT教育行業(yè)。
3.個體戶,誰自由誰知道
除了做IT講師和產品經理,有的程序猿純粹是寫膩了代碼,想完全擺脫代碼,擺脫程序猿的工作。他們有的就利用自己多年攢下的錢,做起了個體戶。
不知是因為新聞性還是真有那么大基數,據說程序猿轉行做餐飲的不少,并且都還做得不錯。
無論是賣腸粉的,賣涼皮的,賣熱干面,賣火鍋的都有!


程序猿賣燒餅,賣涼皮,聽上去有些屈才。但如今的個體戶收入并不低,即使只是賣個熱干面,賣個燒餅,好好經營,收入不比一個高級碼農差。

4.一些高薪產業(yè),比如做明星
此條建議,是認真的,畢竟明星中有不少的程序猿轉行成功的案例。
潘瑋柏
潘瑋柏,曾設計一款游戲——熊貓屁王,他是第一個設計 iPhone app 的藝人, 還創(chuàng)造過 App Store 上下載量第一。

這也就算了,別的明星送禮都是送花送大牌,潘瑋柏給周杰倫的發(fā)片禮竟然是以周杰倫為游戲主角的手機游戲。
李健

男神李健,原來也是碼農。他是清華高材生,大學里學習的就是電子工程專業(yè)。李健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國家廣電總局當一名網絡工程師。
馬東

奇葩說的主持人馬東也曾經是一名計算機專業(yè)的人才。在他還未滿18歲的時候,馬東就只身前往澳洲學習計算機專業(yè),在澳洲有著10年的IT工程師經歷。而這使得他對數據有著靈敏的認知和有序的編程思維,能夠在傳媒行業(yè)風格別具一致,脫穎而出。
除了這些明星是程序猿轉行過來的,還有猿混成了總理。
李顯龍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曾是位真正入行的程序員。他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修習數學和計算機科學,曾把自己寫過的解熟讀程序放了出來,讓網民們一起幫忙找BUG。李顯龍在一次科技創(chuàng)業(yè)論壇上透露,自己曾“非常享受編程”。

5.追求自己的愛好,找尋真正的自我
有人說,最好的轉行是為了興趣愛好而轉。畢竟換一個行業(yè)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還要面對失敗。做一個程序猿,奮斗幾年,攢夠一定資金后,就該找尋自我,追求自己的愛好了。以下兩個案例中的程序猿,都曾有穩(wěn)定的程序猿工作,但都放棄了選擇了追求自己的愛好,最終闖出了一片天。
閆鶴祥

著名德云社相聲演員——閆鶴祥原是一名程序猿。閆鶴祥曾在社交軟件上曬出他當年任中國移動數字大廈無線局域網管理工程師職位。從一個程序員到相聲演員,閆鶴祥從幕后轉到臺前,由原先的默默無聞變成了現(xiàn)在為德云社少幫主郭麒麟捧哏的相聲大腕兒。
王小波

大多數人都知道王小波是小說家,卻很少人知道王小波算得上是中國早期的程序員,在90年代初國內應用軟件缺乏的時候,王小波學會了匯編和C語言,編了中文編輯器和輸入法,相比同期的雷軍、求伯君,王小波的編程能力毫不遜色。
王小波曾在自己的小說里驕傲地寫到,我寫書的軟件都是自己編寫的。當時的他還通過賣軟件還賺了不少錢呢,很多中關村的老板想要拉他入伙,這對于當時的屌絲王小波還是有致命吸引力的,王小波也認真地考慮過,只不過后來覺得寫東西更有意思,便一一回絕了。
以上為不完全程序猿轉行方向手冊,無論如何,轉行需謹慎。

學習C/C++編程知識,提升C/C++編程能力,歡迎關注UP一起來成長!
另外,UP在主頁上傳了一些學習C/C++編程的視頻教程,有興趣或者正在學習的小伙伴一定要去看一看哦!會對你有幫助的~
編程學習書籍:

編程學習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