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學期末(大學)
旅游地理學
?一、名詞解釋?
1、旅游者行為:旅游者為了滿足旅游需要,在旅游動機的驅使下,購買旅游產品外出旅游的行為。?
2、旅游決策:個人根據自己的旅游動機和目的,收集和加工有關的旅游信息,提出并選擇旅游方案或旅游計劃,最終將選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計劃付諸實施的過程。?
3、旅游資源: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yè)開發(fā)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4、旅游資源評價:在旅游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對資源特色、價值及開發(fā)潛力和條件的評判和鑒定,以確認旅游地資源的品味、級別及科學價值、旅游價值和開發(fā)利用價值,為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規(guī)劃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
7、一般體驗性評價:根據旅游者的親身體驗,采用民意測驗的方式,如問卷或統計旅游資源在常見媒體的出現頻率等方式來確定某區(qū)域代表性的旅游資源。?
8、旅游景觀尺度:旅游景觀區(qū)域的空間范圍,景觀單元的識別程度,成景作用發(fā)展過程的時間域及旅游景觀的層次性。?
9、旅游地意象:是個體或群體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印象及產生的意義。?
10、旅游景觀健康:在人類的積極干預條件下,人類活動的影響不至于導致被開發(fā)利用的旅游景觀在維持其自身穩(wěn)定結構與正常功能時發(fā)生紊亂;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旅游景觀的演變與發(fā)展不會影響或損害到鄰近旅游景觀及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的有序、健康及持續(xù)發(fā)展。
1、旅游地理學:研究人類旅游與地理環(huán)境、社會經濟之間關系的科學。
2、旅游客流:旅游者從事旅游活動必然會產生具有一定流向和流量的旅游者群體,這一旅游者群體便是旅游客流,是旅游的本質特征之一。
?
5、霧淞:俗名樹掛,是氣溫在0℃一下,大霧彌漫或細雨蒙蒙氣候條件下,霧滴附著在低溫物體上迅速凍結凝成一層毛茸茸的乳白色外殼,構成玉樹瓊花的特殊景觀。
?2、?旅游需求?:在一定時期內,一定價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旅游產品的數量,即旅游者對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數量。
3、?RBD?:所謂的RBD就是為季節(jié)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內集中布置飯店、娛樂業(yè)、新奇物和禮品商店的街區(qū)。
4、?主題公園:主題公園是具有特定的主題,由人創(chuàng)造而成的舞臺化的休閑娛樂活動空間,是一種休閑娛樂產業(yè)。
?5、?旅游區(qū):一般所指的旅游區(qū)是綜合性的旅游區(qū),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點與旅游接待設施組成的地域綜合體,它不僅包括旅游資源,也含有為旅游者實現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基本設施。
三、簡答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滿分24分)?
1.RBD與CBD的關系。?
答:RBD是相對CBD提出來的,所不同的是,
(1)在區(qū)位選擇上,CBD通常由商業(yè)的重要性、土地價格、可進入性和經濟地租的相互作用決定,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段,而RBD的區(qū)位則常常決定于自然的或歷史的景點;(2分)
(2)在形態(tài)上,相對于CBD是城市零售設施高度集中的區(qū)域,大部分的RBD都是呈長條形的,以步行街形式設計;(2分)
(3)在功能上,RBD是從CBD的功能分化出來的,兩者之間必然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2分)?
2.影響旅游需求的要素。?
答:(1)經濟發(fā)展水平;(2)人口特征;(3)收入和閑暇;(4)職業(yè)和教育水平;(5)資源和交通;(6)價格和匯率。
?3.旅游者空間行為特征。?
答:(1)旅游空間行為是人們在地域上進行旅游和游玩的過程,旅游空間行為以決策行為為基礎,空間行為中的許多特征是由決策行為的原則所決定的。
(2)大尺度旅游空間行為:力圖到級別較高的旅游點旅游;盡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級別旅游點;力圖采用環(huán)狀路線。
(3))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間行為:采用節(jié)點狀路線旅游;旅行線路影響旅游效果。
?4.旅游業(yè)的經濟特征。?
答:(1)旅游是一種無形的出口產業(yè);
(2)旅游是一種零散的綜合產品;
(3)旅游業(yè)是一項極不穩(wěn)定的出口產業(yè):旅游產品不能貯存,但旅游需求的季節(jié)波動又非常大;旅游需求受外部不可預測的因素影響;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復雜多樣,難以比較;旅游對于價格和收入的彈性很大。
二、簡答題?
1.旅游動機的類型有哪些類型?
答:國外流行的兩種旅游動機分類法。
①田中喜一分類法。日本學者田中喜——將旅游動機歸為四類,即心情的動機、身體的動機、精神的動機和經濟的動機。
②麥金托什分類法。美國學者羅伯特·麥金托什也將旅游動機分作四類:身體健康的動機、文化動機、交際動機和地位與聲望的動機。
2、影響旅游者旅游動機的因素有哪些?
答:(1) 性別、年齡及身體狀況對旅游動機的影響。
(2) 經濟能力及余暇時間。
(3) 心理因素。旅游動機是個人心理活動的一種形式,必然受到個人的興趣、愛好、專業(yè)、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周圍環(huán)境的知覺、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影響。
4、常用的旅游資源評價方法有哪些?
答:①體驗性評價:是指基于評價者對評價客體的質量體驗而作出評價的一種方法。又可分為,一般體驗評價和美感質量評價兩種。
②技術性評價:是指對氣候、海濱、溫泉等一些國家已初定了相應技術標準可供參考的旅游資源各要素對于旅游者從事特定旅游活動的適宜性進行技術分析的一種評價方法。
③綜合性評價:即選取多項恰當的因子和開發(fā)條件,并綜合考慮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對資源作較為全面的評價的一種方法。
1、旅游行為產生的過程??
①旅游需求?②旅游動機?③旅游決策?④旅游空間行為?等多個過程綜合作用的結果。
?
?2、休閑、旅游及游憩之間的關系??
游憩:閑暇時間內,在距離日常居住地較近距離的空間內進行的以放松身心,恢復體力和精力為目的的戶外休閑活動。??
旅游: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居住地和工作地)而進行的活動,活動的最終目的可以是益智,可以是消遣,也可以是愉悅身心??梢哉J為旅游是游憩的一種方式,旅游是在異地進行的游憩活動。?
而“休閑”與“游憩”在基本內涵相似,兩者有時很難區(qū)分。而游憩活動更傾向于戶外的活動,更著重于放松心情的功能。????
對三者進行辨析:①在空間上,游憩不包括在居所內進行的活動,活動主要在戶外距離居所一定距離的場所開展;而休閑則包括在居所內進行的活動,活動可同時在室內和戶外開展;旅游是指離開居住地或工作地進行的活動,可以認為是在異地進行的游憩活動。②在時間上,在閑暇時間內開展的活動都可以認為是休閑;游憩更多的是指不過夜(即不超過?24?小時)的娛樂活動;而旅游多是指人們在目的地過夜的休閑行為。③在目的上,游憩、旅游、休閑活動都是以獲得愉悅而不是經濟報酬為目的。
?3、旅游文化和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旅游文化的地域性差異很大部分是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所致,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區(qū)。旅游文化的實質正是不同時期人類活動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上的所遺留的印記,這個印記很顯然亦會受不同自然地理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從而最終形成風格各異的旅游文化區(qū)。?
當然地理環(huán)境對旅游文化的影響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地理環(huán)境本身的環(huán)境容量又啟示我們在發(fā)展旅游過程中,應樹立好正確的環(huán)境觀和資源觀,以免人為因素對環(huán)境干預過度,從而給當地文化帶來災難,影響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另外地域旅游文化的形成因素雖然離不開自然環(huán)境這個基本前提,但不僅僅是限于地理環(huán)境要素,實際情形是異常復雜的。?
5、?旅游市場形成的條件??
①旅游目的地旅游資源狀況?②旅游供求市場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前景?③旅游供求市場的人文地緣關系?④旅游目的地的市場開發(fā)水平?⑤政府發(fā)揮的積極作用?
6、?旅游環(huán)境容量的基本體系??
(1)基本容量:a旅游感知容量?b旅游資源容量?c旅游生態(tài)容量?d旅游經濟發(fā)展容量?e旅游社會容量?
(2)非基本容量:a旅游極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b既有容量和期望容量c旅游時空容量?
7、旅游資源調查的方法和程序??
方法:①文獻資料法?②野外調查法?③現代科技分析法?④詢問調查法?
程序:①準備階段?②野外調查階段:普查、重點考察、專業(yè)性調查?③室內整理階段?
8、旅游資源與旅游景觀的異同點?
?共同點:核心是旅游吸引力。?
不同點:概念定義的側重點不同。旅游資源是從資源學中引申出來的概念,主要強調其能夠為旅游業(yè)所利用的可能性和價值,即其開發(fā)利用后所形成的經濟、社會、環(huán)境效益;而旅游景觀是從景觀學中引申出來的概念,更注重其作為景觀系統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系統內其他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旅游景觀系統,優(yōu)化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旅游景觀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旅游資源”。另外,由于旅游景觀是從景觀科學中發(fā)展而來的,因而注重對景觀時空格局動態(tài)變化的研究,通過時空格局的動態(tài)變化增加旅游景觀的多樣性,增強旅游景觀的吸引力。?
?10、城市休閑旅游空間、旅游人群分布??
城市休閑旅游空間:①城市綠地?②城市廣場?③城市游憩商業(yè)區(qū)?④濱水地帶??城市休閑旅游人群分布:①居民休閑活動空間分布?②旅游者游覽空間分布
?
三、論述題?
1.分析旅游對區(qū)域的社會影響。?
答:(1)旅游地居民的態(tài)度――從歡迎到憎畏。最初當地居民無一不歡迎旅游者的到來,因為發(fā)展旅游業(yè)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但隨著旅客的激增,人們的熱情會降低,尤其是旺季的時候,人們要忍受擁擠和不便,久而久之必然產生排斥。(3分)(2)示范效應。示范效應對提高人的素質有積極的作用,年輕人最容易受示范效應的影響,另一重要結果是,出現國內或國際移民。(2分)(3)新殖民主義。一些研究者認為,旅游業(yè)在不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僅僅是當年殖民主義的變種而已,其實質絲毫沒有改變。(2分)(4)旅游和社會道德。旅游業(yè)一個很不好的副產品就是它對旅游地人民的道德標準的影響。(3分)(5)旅游與宗教。教徒認為旅游者影響他們的宗教活動,同時人們擔心宗教圣地為迎合旅游業(yè)而失去宗教意義。同時宗教為自身經濟利益而把旅游接待看作一種重要收入來源。(2分)(6)旅游與語言。語言作為分析社會和文化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又是衡量國際業(yè)的社會影響尺度,旅游通過經濟變化、示范效應、直接的社會交往使語言發(fā)生變化。(2分)(7)旅游與健康。旅游地的公共衛(wèi)生條件與旅游者的健康有重要關系,旅游地應給旅游者以衛(wèi)生保障,旅游地的公共設施質量好壞決定著旅游者對該地的滿意程度。(2分)
?
3、旅游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及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
?A旅游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①?游活動對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的影響?
B旅游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正面影響?
①提高綠化比例、美化自然環(huán)境?②促進野生動植物的保護?
③有利于提高大氣環(huán)境及水環(huán)境質量?④保護更多的旅游資源?
A旅游活動對人文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①對社區(qū)居民生活的影響?②對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的影響?③對傳統道德觀、價值觀的影響
?B旅游活動對人文環(huán)境的正面影響
?①保存和發(fā)揚傳統文化?
②促進旅游地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和交流?③增進民族認同感?
④改善基礎設施,促進就業(yè)、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1.?旅游需求預測模型可以分為四類??????趨勢外推模型?結構模型?仿真模型?定性模型。?
2.?特吉旺在對美國大陸生理氣候的評估中,設計了兩個評價指數:???舒適指數?、風效指數????????????????。?
3.產生旅游地與客源地的空間相互作用的條件是?互補性?替代性?可達性??。
?4.旅游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三種關系?獨立關系?共生關系?沖突關系
6.影響旅游決策的主要因素是?感知環(huán)境?最大效益原則?旅游偏好
7.G是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數,G值越小,說明客源地越多越分散??,昆明、杭州、桂林三地的G值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為杭州?桂林?昆明。?
8.?中國觀賞型旅游地的評價模型分為三個部分:(旅游地)旅游資源?(旅游地)區(qū)域條件?(旅游地)區(qū)位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旅游地)旅游資源???。
?
?
二、選擇題(10×2=20分)?
1.20世紀30年代__發(fā)表了《游憩活動與土地利用關系》一文,被公認為旅游地理學的開世之作。(?)?A.波克??????B.皮爾斯????C.克萊門特????D.麥克默里?2.現代旅游業(yè)由哪三個部分組成?(?)?A.旅游主體、旅游流、旅游媒體?B.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流?C.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媒體?D.旅游客體、旅游流、旅游媒體?
3.按照我國國內旅游者的定義,下列哪類人員屬于我國的國內旅游者(?)?
A.我國大陸居民,離開長住地在我國境內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設施內至少停留一夜,最長超過六個月的游客。?
B.在我國住滿一年以上的港澳臺同胞,離開長住地在我國境內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設施內至少停留一夜,最長超過六個月的游客。?
C.在我國住滿一年以上的華僑,離開長住地在我國境內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設施內至少停留一夜,最長超過六個月的游客。?
D.在我國住滿一年以上的外國人,離開長住地在我國境內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設施內至少停留一夜,最長超過六個月的游客。?
4.在旅游需求的季節(jié)性強度公式中,R值越大說明(?)?A.旅游需求淡旺季差別越大?B.旅游需求淡旺季差別越小?C.旅游需求時間分配越不均?D.與旅游需求淡旺季差別無關?
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旅游地和旅游資源綜合評價因子的是(?)????A???旅游資源????????
???B???旅游地及其所在區(qū)域的自然、社會和經濟條件????C???旅游地的區(qū)位關聯特征???????????D???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6關于喀斯特石林旅游資源的特點說法錯誤的是(?)????A???非遍在性旅游資源??????B???共性小、獨特性強????C???以觀光行為為主????????D???地域分布相對集中?7.以下哪一項不是城市RBD的類型(?)?
A.加拿大西埃德蒙頓購物中心???B.中山市孫文西步行街?C.上海豫園旅游商城???????????D.中國民俗文化村?
8旅游環(huán)境的容量分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以下那個選項是非基本容量(?)?A旅游資源容量和旅游心理容量??B?旅游生態(tài)容量和旅游地地域容量??C?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極限容量??D?旅游經濟發(fā)展容量和旅游期望容量?
9(?)不僅是開發(fā)旅游資源和建設旅游地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衡量旅游業(yè)發(fā)達程度的重要標志。?A?客游量??B.旅游交通便利程度??C.基礎設施???D.旅游資源的多少?10.旅游區(qū)具有的特性(?)?
a系統性b地域性c層次性d優(yōu)化型e相似性
二、選擇題(10×2=20分)?
1—5?D?C?A?A?D??????6—10?B?D?C?B?A
?
?
?
二,單項選擇題:?
1,旅游地理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
A,研究人類旅游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關系?B,研究人類旅游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C,促進旅游業(yè)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D,促進地理環(huán)境的發(fā)展?2,《敕勒歌》所贊頌的地方是現在的(?).?A,白音忽碩?B,土默川?C,烏蘭圖格?D,赤峰?3,我國古代建筑工程都江堰建于(?).?A,唐朝?B,秦朝?C,宋朝?D,清朝?
4,享有我國"第二敦煌"的珍貴壁畫所在寺廟是(?).?A,布達拉宮?B,大昭寺?C,薩迦寺?D,扎倫布寺?
5,我國天壇的建造特色主要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宇宙觀是(?).?A,大地是球體?B,地球環(huán)繞太陽轉?C,天圓地方?D,天方地圓?6,植物種數占我國一半,素有"植物王國"之稱的省份是(?).?A,滇?B,黔?C,桂?D,貴?
7,我國以霧凇景觀而著稱于世的城市是(?).?A,哈爾濱市?B,齊齊哈爾市?C,長春市?D,吉林市?
8,天涯海角景區(qū)中的"南天一柱",就形成的原因屬于(?).?A,海蝕崖?B,海蝕柱?C,風蝕崖?D,風蝕柱?9,佛教傳入我國后,最早建立的寺廟是(?).?
A,洛陽白馬寺?B,嵩山少林寺?C,浙江天臺寺?D,湖北玉泉寺?10,黃山"四絕"是指(?).?
A,奇松,怪石,云海,溫泉?B,奇松,怪石,云海,瀑布?C,奇松,林海,溫泉,云海?D,奇石,怪潭,云海,溫泉?
三,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要素中,屬于旅游三大要素中客體部分的是(?).?A,旅游者?B,旅行社?C,旅游資源?D,旅游環(huán)境條件?2,旅游地理區(qū)常以(?)為軸心.?
A,中心城市?B,骨干名勝?C,交通要道?D,經濟發(fā)達區(qū)?3,下列偉大工程中屬于燕趙文化旅游區(qū)的是(?).?A,趙州橋?B,通惠運河?C,八達嶺長城?D,山海關長城?4,下列景觀中可稱得上是哈爾濱市區(qū)旅游特色的是(?).?A,冰燈游園晚會?B,典型歐式建筑?C,滑雪運動?D,霧凇景觀?5,長江三峽谷從西到東的排列順序是(?).?A,西陵峽?B,巴霧峽?C,瞿塘峽?D,巫峽?6,貴州赤水市是(?).?
A,水果之鄉(xiāng)?B,國酒茅臺之鄉(xiāng)?C,千瀑之市?D,楠竹之鄉(xiāng)?7,位于我國甘肅省的有名的佛教石窟有(?).?
A,龍門石窟?B,麥積山石窟?C,敦煌英高窟?D,云岡石窟?8,屬于呼和浩特市擁有的是(?).?
A,蒙語"有鹿的地方"?B,有明清喇嘛廟宇11座??C,"青冢擁黛"為其一景?D,柳樹廟宇?9,下列由花崗巖形成的風景區(qū)有(?).?A,羅浮山?B,清源山?C,萬石巖?D,太姥山?
10,巴蜀與楚文化旅游區(qū)山地秀美的主要原因是(?).?A,亞熱帶季風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
C,山地多為中低山與丘陵?D,山地多為高山,極高山
二,單項選擇題?
1,C?2,?3,B?4,C?5,C?6,?7,D?8,B?9,?10,A??三,多項選擇題?
1,CD?2,?3,ABCD?4,AB?5,ACD?6,CD?7,BC?8,BC?9,?10,AC?
?
?
?
?
?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6分)?
1、閑暇、游憩與旅游三種概念,從其定義范圍來說,下面??????是最為確切的表述。?A.游憩>閑暇>旅游?B.閑暇>游憩>旅游?C.旅游>游憩>閑暇?D.游憩>旅游>閑暇??
2、旅游由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聯系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旅游通道的旅游系統,提出此系統的是???????A.Leiper?B.Pearce?C.Cooper?D.McMurry?K??
3、下列群體中,不屬于國際游客的是???????A、逗留時間超過1年的人?
B、中途停留的輪船或者飛機乘客?
C、其旅行目的是娛樂、醫(yī)療、宗教、探親、運動、會議的人?D、國內短暫停留的僑民??
4、閑暇事件愛你、收入、交通通達性是激發(fā)旅游者的旅游動機的???????A.內動力?B.外動力?C.中間條件?D.阻礙因素??
5、在預測旅游需求時,往往需要大量收集分析數據資料,而根據來源的不同,學者們把數據資料分為“第一手”和“第二手”兩種。以下屬于前者的是??????A.企業(yè)內部資料?B.調查問卷所獲得的數據?C.來自制作的剪報?D.專業(yè)旅游市場調研機構發(fā)布的年報??
6、在計算時間分布集中性公式:R=√∑(???????16.67)212?12???=1?是對??????時間的測度。?
A.1a?B.12?????
C.14?????D.2a??
7、以下?????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旅游地理學的研究的重點之一。?A.旅游地開發(fā)研究??B.旅游與文化變遷?C.旅游資源調查?D.旅游客流調查與分析??
8、下列措施中?????屬于環(huán)境容量的控制的消極的控制措施。?A.對外宣傳營銷時注意弱化季節(jié)差別?
B.通過宣傳提高游人、當地居民、服務人員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C.禁止在某些區(qū)域、某些時間段內從事某些活動?D.限制旅行社組團數量,限制每日旅游者人數?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24分。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
?
1、需求預測到底需要以下??????基本要素??A.信息?B.方法?C.判斷?D.分析??
2、近二十年來,國外旅游地理學發(fā)展的趨勢包括??????A.將研究視野擴大到所有閑暇活動?B.研究內容與方法多學科結合?C.研究主題出現擴展與轉移?D.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
3、旅游者在選擇旅游交通方式時,主要受??????因素的影響?A.價格和費用?B.距離和時間?C.收入和旅游經驗等因素的影響?D.心理與感知??
4、“中國十大名勝”、“中國旅游勝地四十家”、“中國最美的十大鄉(xiāng)村”、“中國徒步旅游十大線路”等都是基于旅游資源評價的??????范疇?A.一般體驗性評價?B.美感質量評價?C.旅游者親身體驗時對旅游質量的定性評價?D.專家學派評價??
5、LAC表示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可以接受的改變的極限”,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方面?A.需要先有一些專門設立的目標?
B.在以自然為主體的系統中,總會存在一些環(huán)境變化?C.任何休憩利用都會導致一些變化?
D.管理所面對的問題就是多大的變化是可以接收的??
6、同一區(qū)域中“搭便車”行為是旅游地空間競爭中往往出現的普遍現象,下列表述準確的是???????
A.共性大的旅游景區(qū),“搭便車”行為的危害性較大?B.共性大的旅游景區(qū),“搭便車”行為的危害性較小?C.共性小的旅游景區(qū),“搭便車”行為的危害性較小?D.共性小的旅游景區(qū),“搭便車”行為的危害性較大??
7、下列對旅游環(huán)境容量的表述準確的是???????A.旅游環(huán)境容量是不同類型的容量的加和?
B.按照要求量高(容量值最低)的容量來實現規(guī)劃與管理?
C.各類容量值都有一個彈性范圍,識影響這些容量的內外部因素而定?D.不同類型的旅游者對容量的要求不一??
8、在普雷德(Pred)的度假者決策行為矩陣中,只有??????都具備的條件下,才能進入旅游決策成為這正候選的旅游目的地?A.感知機會?B.可達機會?C.現實機會?D.潛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