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窩花臉:北京護國寺街,感受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廟會文化
護國寺街位于北京西城區(qū)東北部,因護國寺而得名,建于元,有著800年歷史。東起德勝門內(nèi)大街,西至新街口南大街。

北京著名的古剎,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原為元丞相托克托故宅,初名崇國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年)賜名“大隆善護國寺”。清康熙時改名護國寺,因與東寺隆福寺相呼應,又稱西寺。寺坐北朝南,規(guī)模宏大,中軸線上原有殿宇十進之多,金剛殿是現(xiàn)存較好的建筑之一,1984年公布為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護國寺街是明清時期老北京著名的商業(yè)街,歷史上因這里獨具特色的廟會而盛極一時。護國寺街內(nèi)以護國寺小吃、人民劇場和梅蘭芳故居最為著名。

護國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品種豐富,特色突出。小吃品種包括艾窩窩、驢打滾、豌豆黃、象鼻子糕、馓子麻花、麻團、焦圈、面茶、雜碎湯、豆汁等八十余種,聚集了京味小吃之精華,深受京城及全國各地賓客的喜愛,曾上國宴。




人民劇場
人民劇場是建國初興建的戲院,現(xiàn)隸屬于國家京劇院。以京劇演出為主的人民劇場曾是京城演出條件最好的劇場之一。2011年這座老劇場重新開放,向文化創(chuàng)意中心的轉(zhuǎn)變,成為戲劇和影視劇拍攝基地。

梅蘭芳紀念館
梅蘭芳紀念館于1986年10月成立,坐落于北京西城區(qū)護國寺街9號,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朱漆大門上懸掛有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匾額:“梅蘭芳紀念館”。
紀念館現(xiàn)有兩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會客廳,書房,臥室和起居室內(nèi)的各項陳設(shè)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狀陳列。外院是展覽室,以大量珍貴圖片扼要的介紹梅蘭芳一生的藝術(shù)生活和社會活動。另兩展室用作專題展覽,定期更換內(nèi)容。
梅蘭芳先生1961年逝世前,曾在這里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年。
梅蘭芳紀念館參觀時間:9:00—16:00(星期一休息)



思窩:花臉
釘個思窩,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