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想不到是一位“外賣小哥”一手締造了紅遍全球的《爐石傳說》

2002年的一天晚上,暴雪員工們正圍著《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忙得團團轉。
他們去年剛發(fā)布《暗黑破壞神2》,很快就賣出了250萬份,還坐擁《星際爭霸》,此時的暴雪已經家大業(yè)大,冰封王座的面世不容有失。
然而今晚讓這幫行業(yè)大佬煩惱的,不是手頭的工作太多,而是--
為啥會有個送披薩的外賣小哥在辦公室里談笑風生,時不時還發(fā)出堪比噪音的爽朗笑聲?

天生親和力MAX的外賣員很快和幾個暴雪員工混熟,毛遂自薦想來暴雪上班,結果真就得到了一份夜班游戲測試員的工作。
沒想到,這位外賣小哥在暴雪一呆就是15年,從測試員一路做到了游戲總監(jiān)。
而這段傳奇經歷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無疑是一手締造了現(xiàn)在世界上最流行的卡牌游戲--《爐石傳說》。
他就是被稱為“爐石傳說之父”的Ben Brode。

2018年4月21日,Ben Brode在推特上正式宣布自己將離開暴雪,開啟自己的新冒險。

有人說BB終于把自己退環(huán)境了,比起往常噴他瞎改平衡性、調侃他的cooooool,那幾天論壇上更多的是驚訝、傷感和祝福。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Ben Brode(后簡稱:BB)這位極具話題性的游戲人。
從外賣小哥到暴雪萌新
“送披薩進暴雪”的故事是BB自己說的,不過千萬別以為隨便一個美團餓了么老哥都是隱士高手。
BB畢業(yè)于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學習計算機科學,在兼職送外賣的時候,正在一家軟件公司上班,所以不能說是完全的門外漢。

當時他有個在暴雪做客服的朋友,所以就制定了送披薩“潛入”暴雪套近乎的戰(zhàn)略,耍了點小聰明,從中也體現(xiàn)了BB骨子里的熱情和勇敢。
BB從《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的游戲測試員做起,后來他轉而擔任《魔獸世界》的質量檢測員。
工作過程中,他試著制作魔獸爭霸的地圖,學習游戲設計,嘗試游戲制作中的各項工作。

BB一直對卡牌游戲很有興趣,在2006年,他有幸參與到《魔獸世界》TCG卡牌的授權和開發(fā)工作中。
國內知道《魔獸世界》TCG的玩家并不多,這款魔獸卡牌游戲可以看成爐石傳說最早的雛形,不少原畫和設計都似曾相識。

但是WOW玩家肯定知道最昂貴的坐騎之一--幽靈虎吧,幽靈虎就是通過TGC卡牌的刮刮卡獲得的。

BB在為TGC項目工作期間,另外參與了《魔獸世界》幾部資料片的創(chuàng)意設計。
直到2008年,暴雪元老級人物Rob Pardo注意到了BB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把他調進了剛成立不久的Team 5,BB這才算熬出了頭。

Team 5是《爐石傳說》的研發(fā)團隊,也是暴雪最特殊的團隊。
“暴雪出品,必屬精品”,暴雪的游戲都是50人以上的團隊,閉關修煉、默默投入數(shù)年才達成的成果。
但Team 5是暴雪最小的團隊,僅僅只有15名成員,這15個人被稱為內部稱為“hard-core ninjas”(硬核忍者?)。

這意味著Team 5能相對個性化,同時又不像大團隊分工明確,每個成員都要身兼數(shù)職,正好適合干過很多雜活的BB。
BB開始翻身了?不不不,反而是“噩夢”先來了。
“爐石傳說之父”BB
Team 5成立沒多久,就因為暴雪另一款游戲的進度太慢,幾乎所有成員都被抽調去別的部門了,整個團隊只剩下兩個人,其中一位就是BB。
BB喜歡卡牌游戲,而他僅剩的同事Eric Dodds也很早就有了做卡牌游戲想法,還是個桌游愛好者。

左為Eric Dodds,右為BB
于是BB和Eric Dodds兩個人整天窩在辦公室中,為了連個構想都沒有的《爐石傳說》絞盡腦汁,僅靠筆和紙就設計出了爐石的核心機制。
BB回憶那段時光一定覺得痛并快樂著,他們當初的許多概念設計沿用至今,可見其個人才華。
2010年BB和Eric Dodds成功做出了《爐石傳說》的Flash版,當他們把游戲展示給同事們看時,大伙都驚呆了,完成度竟然這么高。

隨后Team 5的成員逐漸回歸,《爐石傳說》的開發(fā)才走上正軌。
所以說,如果沒有BB和Eric Dodds蟄伏數(shù)年的堅持和鬼才般的奇思妙想,《爐石傳說》可能早就胎死腹中了。
雖然項目受到了重視,團隊人也多了,但BB和Eric Dodds依然要負責全部的卡牌設計和平衡調整。

BB說自己差不多要參加全部的工作,連卡牌的卡面都得自己挑選,直到古神系列,他才只用負責卡牌原型和新機制的設計,剩余時間用來設計對話和參與配音。
可能是光一個爐石放不下自己的所有想法,2011年BB在IOS平發(fā)布了自己的卡牌游戲“Brawl”,從程序、設計到配音,全部工作一人包辦。
終于在2013年,當年挖掘了BB的Rob Pardo將《爐石傳說》項目公之于眾,引起軒然大波。

玩家們發(fā)現(xiàn)這款上手簡單、玩法深度、娛樂效果強的卡牌游戲,遠不是《魔獸世界》的附屬品那么簡單。
正如BB自己說的:“我為《爐石傳說》感到驕傲,我認為我們轟動了整個產業(yè)?!?/strong>

《爐石傳說》剛上市就火遍全球,國內直播平臺剛興起的時候,《爐石傳說》的頭部主播人氣甚至比英雄聯(lián)盟還要高。
如果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玩爐石的新鮮感,懷念最初版本的純粹,那么一定得知道這位爐石生父的名字--Ben Brode。
走向前臺的背鍋俠
爐石的卡牌上不會標上這張是誰設計的,所以BB的名字一開始并不為人所知。
隨著爐石越來越火,研發(fā)團隊壯大,BB選擇走向前臺,成為《爐石傳說》的發(fā)言人,承擔在游戲社區(qū),公眾鏡頭前和玩家交流的角色。

BB是個活著的表情包,說起話來既有激情又時常打趣,在國外,BB介紹新版本的視頻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評論:是上帝派他來賣卡包的。
這一轉變讓這個大男孩的形象鮮活了起來,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BB成為了《爐石傳說》指定背鍋俠。
只要有很蠢的平衡性改動,缺乏誠意的新內容,BB往往就成了出氣筒,甚至還有玩家直接噴BB根本不懂卡牌游戲,是最差勁的設計師。

事實上,2015年之前的爐石卡牌幾乎都經過BB之手,反而是古神系列之后BB已經不太參與卡牌設計了。
BB最引以為傲的設計是術士的橙卡“加拉克蘇斯大王”,備受好評的“探險者協(xié)會”也是BB親手操刀的。

BB同樣力推過臭名昭著的毒瘤卡“海盜帕奇斯”。

所以客觀來說,他的個人設計能力雖然有過失誤,但絕對功大于過。
BB更多是從幕后設計師變成了為團隊遮風擋雨的門面人物,有什么沖我來!
同時他也深知幕后工作的辛苦,“實際上我們的開發(fā)團隊有八十多號人,他們才是制作出那些卡牌、亂斗、活動、任務和游戲功能的幕后英雄。”
2015年BB升任首席游戲設計師,2016年11月晉升為游戲總監(jiān)。

暴雪游戲總監(jiān)BB更多出入在社交媒體,不厭其煩地向玩家解釋爐石的改動方向,耐心地聽取意見,別以為國外網友就會口下留情。
他還會每隔一周花時間開個人直播回答問題,“只要我的網能正常工作”。
真要說爐石沒有以前有吸引力了,BB應該也很無奈,他更多是暴雪電競化和娛樂化舉棋不定的犧牲品。
愛笑愛說唱的游戲人
說到BB的個人魅力,最有代表性的肯定是“大笑”。
2014年暴雪嘉年華上,BB在解說世界總決賽時笑得太過夸張,在外網上被制作成了表情包和鬼畜視頻。

自此只要BB出席的場合,他的笑聲總能“喧賓奪主”,簡直有毒。

不要以為BB的放肆大笑是演出來的,據(jù)他的同事講,平時工作中他就是這副樣子。
在Team 5每個人的專屬卡牌彩蛋里,BB的卡面描述寫著“你的噪音始終處于最大狀態(tài),無法下調”。

另外,BB還有個業(yè)余愛好--唱RAP。
在勇闖安戈洛發(fā)布后,Reddit上有人故意想損損BB,“之前你們的新環(huán)境預告片都有一首主題歌。為啥這次的‘勇闖安戈洛’就沒有了?要不BB你來唱一個吧?!?/p>
這一下可把BB的嘻哈魂炸出來了,沒過多久就錄了一段“勇闖安戈洛”的RAP單曲,你別說還蠻好聽的。
BB稱自己玩嘻哈唱RAP已經18年了,比在暴雪的工齡還長,這首安戈洛RAP花了一個半小時譜曲作詞。
幾個月后,BB發(fā)了另一首RAP單曲《阿爾薩斯為何走向黑暗》,明顯制作更加精良。
“暴雪游戲總監(jiān)為拯救《爐石傳說》出道”,參加個《XX有嘻哈》都不在話下。
對于奮戰(zhàn)在游戲制作第一線的游戲人,最怕的就是在枯燥的日常和外界的壓力消磨后失去熱情。
至少BB在玩家們的面前努力表現(xiàn)出自己最陽光的一面,充滿激情,善于表達,樂于交流,有人甚至說:BB改變了暴雪冷冰冰的公司形象。

所以當他宣布離開暴雪時,國內外社交媒體上的反響明顯比其他暴雪員工離職來的大。
就像一位老友突然道離別,才剛發(fā)覺太多話沒來得及講。

BB在自述里把自己能進入暴雪歸結為運氣:運氣好通過送披薩待在暴雪幾分鐘;運氣好遇到了能給自己職位的人;運氣好負擔得起辭掉兼職的損失。
但唯一一項沒靠運氣的是,“我在幾分鐘內讓他們確信我能勝任這份工作,而不是一個送披薩的瘋子”。

十幾年過去了,全世界的玩家都知道了他不但不是瘋子,還是個才華橫溢的游戲人。
在發(fā)布離職聲明后,正處當打之年的Ben Brode提到,可能會在未來與合伙人新開一家公司,繼續(xù)從事游戲相關的工作。
說不定,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在哪個新游戲的預告里,聽到熟悉的爽朗笑聲。
-END-
微博:BB姬Studio
微信公眾號:BB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