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豪強、貴族、世家、門閥 1
我們許多中國的小伙伴們看歐美的一些古代劇情電視劇都會驚訝于他們那邊的分封制度,屁大一點的地方好像就會有一位國王。王子、公主更是爛大街了,遍地都是,哪像我泱泱大國華夏,一統(tǒng)天下,至尊無比。
在遠古社會,無論東西方,都是經歷了小家族制,大家族制,然后到了至關重要的部落制。一個部落大概幾千人到幾萬人,由許多個家族組成,各個家族相互聯(lián)姻以保證基因的多樣性。部落的首長我們一般稱為酋長,酋長身邊比較親近關系好的人受到酋長的信任,酋長一般會任命他們?yōu)榇箝L老,給與他們一定的權力,或者讓他們跟隨自己或者讓他們巡視整個部落。那么這個部落的地理大小一般會是多大呢?其實很簡單,一個人一天能走到多遠的路,以這個為半徑的一個圈就是我們一個部落的一般大小,一般兩三個鎮(zhèn)子那么大,當然也會受地形地貌的影響。
酋長一般居住在中心位置,這樣他到部落里的任何地方都比較方便。這個時候的等級一般是酋長>大長老>族長>長老>小族長>小長老。部落的領地一開始不能太大,因為一旦領地大了,很容易酋長就管理不過來,一些個族長聯(lián)合就從內部搞分裂形成一個新的部落了。部落之間也有戰(zhàn)爭,但是都不是很慘烈,因為即使搶占了對方的領地,也治理不過來,都是小摩擦小糾紛,更多的是保衛(wèi)財產之間的紛爭。
一個部落如果出現(xiàn)了一個能干的酋長,他有先進的技術和知識,然后他用這些知識技術為周邊的部落服務或者說教給他們這些知識和技術,比如說我們古時候的大禹治水。這樣一個杰出的酋長在周邊的幾個部落就會有一定的威信和認可度,慢慢地他和周邊的酋長商量下來,他的付出能得到回報,他能從各個部落收到一些供奉,一開始大家都是看著給,沒有什么繁文縟節(jié),漸漸地由于大家給的不一樣多了,有的部落甚至不交了,這位比較強大的酋長就發(fā)動部隊對其進行攻擊,搶奪他們的資源帶回自己的地盤。
但是搶奪的資源有些時候還不太夠自己發(fā)動戰(zhàn)爭所消耗的,漸漸的他們不但搶資源,并強迫對方的一些人口去到自己的地盤,開始控制這些人的行動自由,強迫他們進行生產或者為自己服務,慢慢地奴隸就產生了。
后來一些有作為的酋長攻下別的部落后會讓自己的血親繼任該部落的酋長,并且此時開始研究一些制度,禮法,神學,之類的來規(guī)定這些新部落對于該部落的附屬問題。這樣幾個部落就聯(lián)合形成了一個大部落,大酋長就產生了,大酋長又慢慢地演變成了國王。那個時候一個國的領土都不大,就差不多現(xiàn)在一個縣左右那么大。還是那句話山高皇帝遠,一旦領土大了,一些邊遠地區(qū)的部落很容易就脫離管控。當時的國土大小受到生產力影響,交通工具的影響(主要是馬)。國王在得到周邊部落的供奉后他會拿出錢來訓練專業(yè)的戰(zhàn)士和發(fā)展科學技術,管理技術,用來加強他對國家的控制。這樣一來國王與其統(tǒng)治人員就都脫產了,他們與生產人員必須達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