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這家新勢力授出超千萬份股權激勵,是好還是壞?

1月3日,理想汽車(02015.HK)在港交所發(fā)布公告稱,1月1日,根據2020年計劃向一名高級管理層成員及678名雇員授出1083.16萬份受限制股份,占公司已發(fā)行股份總數約0.52%。1月3日,理想汽車報收84.85港元,當日上漲10.48%。

理想汽車2020年股份激勵計劃
2020年7月,理想汽車通過了2020年股份激勵計劃。該計劃保留1.66億A類普通股用于股權激勵,其中1.38億股以期權形式授出。與2019年計劃不同,2020計劃在工具上增添了受限制股份單位,并且僅設置了服務期限條件。

截至2021年7月1日,理想汽車根據2019年計劃與2020年計劃向2107名員工授予了6.43%的期權。
以特斯拉為首,造車新勢力都有設定各自的股權激勵計劃,以此來完善公司的組織架構、明確每個員工的職級及崗位價值、構建核心員工與企業(yè)利益的共同體。國內蔚來、小鵬也各自推出了2-3期的股權激勵計劃;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在借殼上市前也實施了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小米汽車的期權激勵計劃也在幾年前就曝光了。
如小鵬汽車2022年12月21日在港交所公告,同日根據2020年6月28日采納及2020年8月20日獲公司股東批準的2019年股權激勵計劃而發(fā)行148.54萬股A類普通股(占此股份發(fā)行前已發(fā)行股份的0.086%)以滿足限制性股份單位。
而理想汽車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似乎顯得更為復雜,激勵對象從CEO到技術員工,覆蓋面也更廣。
要知道股權激勵是上市公司一種重要員工激勵方式,讓上下合力成為利益共同體,這種方式大多數是有著正面積極的意義,但我們也要看到以“受限制股份”這種形式進行的股權激勵的另外一面,它需要員工以資金的形式購買公司股票,把個人與公司深度捆綁,在滿足相關條件后才能解禁,要知道理想汽車的相關條件那是相當高(具體可看以往相關通告)。

但在當下如此艱難的日子里,頭部企業(yè)普遍面臨著市場競爭激烈,大幅裁員降本增效、克服困難渡過難關這“三大劫”,理想汽車在這個時間能如期實現股權激勵計劃,也算是獨樹一幟,也能讓市場和用戶對它的市場表現充滿信心。
根據官方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理想汽車總計交付超13.32萬輛,同比2021年增長47.2%,但沒有達到年初規(guī)劃的20萬輛交付目標。截至2022年12月31日,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為25.73萬輛。

另據理想汽車公開的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理想汽車年度凈虧損3.215億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凈虧損6.5億元。按照上半年理想ONE的累計銷量60403輛來計算的話,每賣出一輛車,理想虧損2.3萬元。
造車不難,不意味著賣車就簡單。曾經一路高歌的理想汽車,在2022年,屢屢挫敗。此時的理想,更需要讓市場讓看到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