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小貼士(四十九)壟斷(三)

兩連長更(2/2)

我們已經知道壟斷是如何產生的,之后,我們就要看看一個壟斷者如何決定生產多少產品以及對產品收取多高的價格。這一部分的壟斷行為分析是評價壟斷是否合意和政府在壟斷市場上采用什么政策的出發(fā)點。
壟斷與競爭
競爭企業(yè)與壟斷之間的關鍵差別是壟斷者影響其產品價格的能力。一個競爭企業(yè)只是它所處的市場上的一小部分,因此接受市場條件所給定的其產品價格。與此相比,由于壟斷者是其市場上唯一的賣者,它就可以通過調整向市場供給的產量來改變產品的價格。
說明競爭企業(yè)與壟斷者之間差別的一個方法,是考慮每個企業(yè)所面臨的需求曲線。當我們之前分析競爭企業(yè)的利潤最大化時,我們把市場價格畫為一條豆沙面包平線。由于競爭企業(yè)可以在這種價格時想賣多少就賣多少,所以,競爭企業(yè)面臨一條豆沙面包的需求曲線,如下圖(a)幅所示。實際上,由于競爭企業(yè)出售有許多完全替代品(在其市場上所有其他企業(yè)的產品,比如菜市場的所有商販)的產品,所以,任何一個企業(yè)所面臨的需求曲線都是完全富有彈性的。
與此相比,由于壟斷者是其市場上的唯一賣者,所以,它的需求曲線是市場需求曲線。這樣,壟斷者的需求曲線會由于所有的正常原因而向右下方傾斜,正如下圖(b)幅所示。如果壟斷者提高其物品價格,消費者就少買這種物品。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壟斷者減少它銷售的產量,其產品價格就上升。
市場需求曲線限制了壟斷者由其市場勢力得到利潤的能力。一個壟斷者愿意的話,只要有可能,就可以收取高價格,并在這種高價時出賣大量產品。但是,市場需求曲線阻止了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市場需求曲線具體地描述了壟斷企業(yè)所能得到的價格和產量的結合。通過調整所生產的數量(或者同樣地調整所收取的價格),壟斷者可以選擇需求曲線上的任意一點,但它不能選擇需求曲線外的任何一點。
話雖這么說,但是壟斷者將選擇需求曲線上的哪一點呢?正如競爭企業(yè)時一樣,我們假設壟斷者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由于企業(yè)的利潤是總收益減去總成本,所以,我們解釋壟斷者行為的下一個任務是考察壟斷者的收益。

圖源:曼昆(美).經濟學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原圖略作修改
壟斷者的收益
假設大橋君壟斷了全國的豆沙面包產業(yè)。下表表示他(壟斷者)的收益如何取決于豆沙面包的生產量。

圖源:曼昆(美).經濟學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原圖略作修改
前兩欄表示壟斷者的需求表。如果大橋君(壟斷者)生產一個豆沙面包,他可以把這一個豆沙面包賣10元。如果他生產2個豆沙面包,他為了把這2個豆沙面包賣出去,必須把價格降為9元。而如果他生產3個豆沙面包,他就必須把價格降為8元,等等。如果你把這兩欄的數字畫成圖,你就可以得到一個典型的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
該表第三欄代表壟斷者的總收益。它等于銷售量(根據第一欄)乘以價格(根據第二欄)。第四欄計算企業(yè)的平均收益,即企業(yè)每銷售一單位產品得到的收益量。我們可以用第三欄中總收益的數字除以第一欄的產量來計算平均收益。正如我們之前所討論的,平均收益總是等于物品的價格。這一點對壟斷者和對競爭企業(yè)同樣正確。
上表的最后一欄計算企業(yè)的邊際收益,即企業(yè)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得到的收益量。我們可以用產量增加一單位時總收益的變動來計算邊際收益。例如,當企業(yè)生產3個豆沙面包時,它得到的總收益是24元。生產增加到4個豆沙面包時,總收益增加到28元。因此,邊際收益是28元減24元,或4元。
上表表示了對理解壟斷者行為重要的結果:壟斷者的邊際收益總是小于其物品的價格。例如,如果企業(yè)把豆沙面包的生產從3個增加到4個,即使它能以7元賣出每個豆沙面包,總收益也只增加4元。對壟斷者來說,邊際收益小于價格是因為壟斷者面臨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為了增加銷售量,一個壟斷企業(yè)必須降低其物品的價格。因此,為了出賣第四個豆沙面包壟斷者得到的收益必須低于前三個豆沙面包的每個單位。
與競爭企業(yè)相比,壟斷者的邊際收益非常不同。當壟斷者增加它銷售的數量時,這對總收益(P×Q)有兩種效應:
產量效應:銷售的產量越多,因此Q越大。
價格效應:價格下降,因此P降低。
由于競爭企業(yè)在市場價格時可以銷售它想銷售的數量,所以,沒有價格效應。當它增加一單位產量時,它得到那種單位時的市場價格,而且,它對于它已經銷售的數量得到的收益并沒有任何減少。這就是說,由于競爭企業(yè)是價格接受者,它的邊際收益等于其物品的價格。與此相比,當一個壟斷者增加一單位生產時,它就必須降低它對所銷售的每一單位產品收取的價格,而且,這種價格下降就減少了它已經賣出的各單位的收益。結果,壟斷者的邊際收益小于其價格。
下圖畫出了一個壟斷企業(yè)的需求曲線與邊際收益曲線。(由于企業(yè)的價格等于平均收益,需求曲線也是平均收益曲線。)這兩條曲線總是從縱軸上的同一點出發(fā),因為第一單位的邊際收益等于物品價格。但是,由于我們剛剛討論過的原因,壟斷者的邊際收益小于物品的價格。因此,壟斷者的邊際收益曲線位于需求曲線之下。

在上圖中(以及在上表中)你還可以看到邊際收益甚至可以是負的。當價格對收益的影響大于對產量的影響時,邊際收益是負的。在這種情況下,當企業(yè)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時,盡管企業(yè)銷售了更多單位產品,但價格下降之大足以引起企業(yè)的總收益減少。
參考文獻:
曼昆(美).經濟學原理(第二版).三聯書店/北京大學出版社
曼昆(美).經濟學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僅限學習交流使用
稿件鳴謝:
@大橋_流水
@少年阿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