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和大清



今天來討論討論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中央帝制王朝秦朝,和最后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清朝的相同點(diǎn):
一:
大秦坐擁關(guān)中沃土,合漢中巴蜀,東出函谷關(guān),掃蕩六合,并吞八荒,先后滅六國、拓河套、開嶺南,成就江山一統(tǒng)。
大清也是崛起于白山黑水,吞合漠南蒙古,揚(yáng)長西進(jìn),出山海關(guān),定鼎燕京,擊滅大順,消滅南明諸王,拓西藏,并青海,合新疆,是為大楓葉之版圖。
二:
大秦一統(tǒng)天下非一代之功,實(shí)乃奮數(shù)代之余烈,終成大統(tǒng)。
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直到秦始皇(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太短,沒啥政績,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大清掃蕩天下也并不是一代功勞,也是奮數(shù)代之余烈。
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宗,直到清高宗
三:
大秦尚黑,是為水德。
大清也是水德,其國號清,更是在前朝明的基礎(chǔ)上,去日換水,月頂加主。來偷天換日,入主中原。
四:
大秦推廣商鞅之法,其中商君的馭民五術(shù),更是深入基層。
大清也精通此道,將馭民五術(shù)發(fā)揮的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馭民五術(shù):
1,壹民:統(tǒng)一思想。
2,弱民:國強(qiáng)民弱,治國之道,務(wù)在弱民。
3,疲民:為民尋事,疲于奔命,使民無瑕顧及他事。
4,辱民:一是無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檢舉揭發(fā),終日生活于恐懼氛圍中。
5,貧民:除了生活必須,剝奪余銀余財(即通貨膨脹或狂印鈔票);人窮志短。
五者若不靈,殺之。)
五:
大秦禁止議論朝政,行焚書坑儒,有妖言罪。
大清也不許妄論朝政,四庫全書毀書無數(shù),有文字獄。
今天先寫到這里了,大家還有什么要補(bǔ)充的嗎?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