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所看到的知識,并不是你的知識
那些你所看到的知識,并不是你的知識
2022-01-29
《心靈捕手》里面有過一個場景,在酒吧里,一個高材生夸夸而談,只是說的都是書中的觀點,自己卻毫無觀點。
其實現(xiàn)在很多人都是如此,尤其是知識上很強的人,讀過書,見過世面的人,往往會犯一種毛病。這種毛病就是認為他所看到的東西就是他的部分,比如說,我看過《莎士比亞》,好像我就是《莎士比亞》,這其實是一種錯覺。
就像是很多學生,在還沒有畢業(yè)的時候,就開始說什么職業(yè)規(guī)劃,說什么管理,說什么戰(zhàn)略,說什么品牌等等。我記得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不知真假,之前也說過:華為有一個員工剛入職的時候,就寫了一份一萬四千字的報告,關于華為今后的發(fā)展戰(zhàn)略的問題,一直要捅到任正非那兒去了。任正非給出批示,趕緊讓這個人去醫(yī)院做檢查,如果是精神病,就立即治療,如果不是立即開除。
如果經(jīng)過了一些時間歲月的磨礪之后,我們慢慢會發(fā)現(xiàn)那一些自己曾經(jīng)認為很了不起的東西,其實也是一種假象。
那只是你看到別人的東西,跟你沒關系的。
我們太在乎我們能說出什么話,甚至我們會做一點什么事情。但是一個人的價值不是按照你說出什么話,你做什么事情來衡量的,它怎么來計算呢?它是一個算式,它對你個人的認可度乘以你的話,或者你做的事,這個乘積,就是你的價值。如果,他對你這個人的認可度很低或者是負,那你做的事情越大,你的負面價值就越大。
這樣就是為什么我們會說第一印象什么的,其實都是這樣的一個道路,當我們開始反對一個人的時候,不管他做的是什么,我們都是第一時間反對,而且很明顯,就是這個算式的影響。如果是一個高明的管理者,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該是用人所長,不應該是在評價個人,甚至是少批評。
言歸正傳,我們需要的是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并非全部來自于外界,更主要的是,我們需要一切簡單的自我認可和自我陳述,當然,這樣都很難,畢竟現(xiàn)在社會打壓占據(jù)上風。就像是剛剛說的管理者,我們知道,絕大多數(shù)的管理者,都不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是一個普通的人,帶著各種各樣的毛病;帶著各種各樣的心理陰影;帶著各種業(yè)障的人在跟你相處。有時候甚至是,你發(fā)現(xiàn)周圍全是這樣的人,你怎么才叫卓越,怎么才叫優(yōu)秀?就是你在一個充滿惡意的環(huán)境當中,你創(chuàng)造性地轉換,最后變成一個充滿友善的環(huán)境,那你就厲害了。
而這個才是你的思想,你可以面對任何的情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套理解,而之所以說這一套是自我的理解,也就是因為這一套的理解當中,你可以面對任何的管理者。
單獨說知識,或許我們可以拿書本的,而如果把這些運用,是我們的能力,但是這也僅僅只是能力的一部分而已,畢竟這也僅僅只是一個初級的運用。我們需要的是面對任何情況的運用,而在運用的過程中,知識變了樣子,變成了另外的可能,而這個時候,不管是面對別人的如何拆臺,你都知道你在說些什么,因為那些已經(jīng)是你的東西了!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