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歷史小常識62——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全稱斯洛伐克共和國,位于東歐(中歐)。北面與波蘭接壤,東面與烏克蘭接壤,西面與捷克、奧地利接壤,南面與匈牙利接壤。全境多丘陵山地,東北面為喀爾巴阡山脈,西南部為平原。屬溫帶海洋氣候。


斯洛伐克最早的居民為凱爾特人,約公元前50年,凱爾特人遷往英國,取而代之的是日耳曼人,400年匈奴控制了斯洛伐克地區(qū),匈奴帝國分裂后,斯洛伐克逐漸被北方遷入的斯拉夫人占據(jù)。
623年,斯洛伐克境內(nèi)建立了斯拉夫的薩摩公國,631年阻擋了法蘭克王國的進攻,奠定了今天德國和奧地利的東部界限。658年,薩摩公國分裂。

818年,在捷克東南與斯洛伐克境內(nèi),建立起了摩拉維亞公國,863年向東羅馬帝國請來了東正教的傳教士,這導致了西部波西米亞(基督教)的矛盾,895年,摩拉維亞分裂,906年,摩拉維亞公國被匈牙利吞并。

1526年,奧斯曼帝國進攻匈牙利王國,當時的匈牙利只剩下了今天的斯洛伐克的領土,于是匈牙利王室決定加入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組建成了奧匈帝國,斯洛伐克作為匈牙利王國僅剩的領土加入奧匈帝國。直到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斯洛伐克和捷克組建成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斯洛伐克地區(qū)被德國和匈牙利瓜分。

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在蘇聯(lián)幫助下重新獨立,1960年建立社會主義制度。1968年,捷克試圖改革蘇聯(lián)模式,走適合自己的道路,于是蘇聯(lián)發(fā)動突擊,攻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強行更換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導人。1989年東歐巨變,捷克斯洛伐克退化,1992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