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蛉目
本期專欄是關于現(xiàn)生蛇蛉目的兩個科和一些相關信息的(其實主要是覺得發(fā)專欄回憶不見了的專欄很水才附帶科普)

在開始今天的專欄前我準備先聊一下剛才發(fā)生的奇葩事情qwq…

我的脈翅目專欄被b站吞了,沒有內容截圖。如果諸位看官有截圖請私發(fā)我一下……(4000字白寫了~)

好了進入今天的正題
(老規(guī)矩)分類表如下:
真核生物(eukaryotes)
真后生動物(Eumetazoa)
兩側對稱動物(Bilateria)
動物界(Animalia)
無脊椎動物亞界(Invertebrate)
蛻皮動物總門(Ecdysozoa)
泛節(jié)肢動物(Panarthropoda)。
節(jié)肢動物門(Arthropoda)
六足亞門(Hexapoda)
昆蟲綱(Insecta)
完全變態(tài)類(complete metamorphosis)
有翅亞綱(Pterygota)
脈翅總目(Neuropterida)
蛇蛉目(Rhaphidioptera)

蛇蛉目的分類有一點混亂,我就按照已經確定的五個科(兩個現(xiàn)存的和三個化石科)作為標準吧!
現(xiàn)存科:(多分布在古北區(qū))
蛇蛉科Raphidiidae、
盲蛇蛉科Inocellidae
化石科(本專欄不提及-因為資料找不到)
異蛇蛉科Alloraphidiidae
中蛇蛉科Mesoraphidiidae
巴依薩蛇蛉科Baissopteridae

蛇蛉目結構特征:頭部延長后方狹縮呈三角形;前胸延長呈頸狀,中,后雄短寬;均有脈翅總目祖?zhèn)鞒狃耄蟪釤o明顯臀區(qū)且不折疊,前后翅相似,膜質,透明,翅脈網狀;觸角絲狀;口器咀嚼式;腹部十節(jié),無尾須;雄蟲尾端具肛上板和抱握器,雌蟲有長針狀產卵器;復眼大,單眼三個呈三角排列或無
習性特征:成蟲,幼蟲均肉食;幼蟲陸生,主要生活在山區(qū),多為樹棲,常在松、柏等松散的樹皮下,捕食小蠹等林木害蟲;成蟲多發(fā)生在森林地帶中的草叢、花和樹干等處,捕食其他昆蟲,是一類天敵昆蟲;蛹期內可活動,為裸蛹

蛇蛉科Raphidiidae
成蟲特征:頭部有單眼;翅痣內有橫脈(其余無異)
幼蟲特征:與上文無異
蛹特征:與上文無異
(怎么會有這么偷懶的up…)
(也不是我偷懶,是這個目科之間差異真的不大,不像上一篇脈翅目專欄)



盲蛇蛉科 Inocelliidae
成蟲特征:頭部無單眼;翅痣內無橫脈(其他無異)
幼蟲特征:無異
蛹特征:無異


???……[震撼我媽一整年.JPG]
查資料查到一半發(fā)現(xiàn)它居然還有翅上有黑斑的一個種——麗盲蛇蛉Inocellia elegans?


下文為一些化石




請原諒我實在找不到中蛇蛉科的任何圖片資料

蛇蛉在受到驚嚇時,頭胸部挺立,上半身豎直,形態(tài)像蛇;結合脈翅總目統(tǒng)稱蛉,故稱蛇蛉


(qwq)如果我的那篇專欄還在的話脈翅總目就“三缺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