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譚騎士》評測:中規(guī)中矩的開放世界RPG

近年來美漫改編游戲可以說是風頭正盛,《漫威蜘蛛俠》、《復仇者聯盟》、《蜘蛛俠:邁爾斯》、《漫威銀河護衛(wèi)隊》一部接著一部,《漫威銀河護衛(wèi)隊》更是獲得了TGA最佳敘事獎。幾家歡喜幾家愁,對比漫威游戲的欣欣向榮已經好久沒有聽到DC改編游戲的消息了,近幾年最被大家熟知的可能還是17年的《不義聯盟2》,樂高系列除外。

終于在2020年DC FanDome活動上華納游戲正式公布蝙蝠俠新作《哥譚騎士》,預告片一經播出就引起一片嘩然。只因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在爆炸中去世,夜翼、羅賓、蝙蝠女孩和紅頭罩成為了本作的主角。
在經歷了數次跳票后,《哥譚騎士》終于確定了在今年發(fā)售。那么這款沒有蝙蝠俠的蝙蝠俠游戲能否讓大家眼前一亮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在談論本作之前需要說明《哥譚騎士》是由華納游戲旗下蒙特利爾工作室開發(fā),許多玩家都將其默認為《阿卡姆騎士》的續(xù)作,雖然蒙特利爾工作室曾經制作過《蝙蝠俠:阿卡姆起源》,但《哥譚騎士》和《阿卡姆》三部曲并不隸屬同一宇宙。想要繼續(xù)《阿卡姆騎士》世界觀下故事的玩家可以期待一下明年由Rocksteady開發(fā)的《自殺小隊:戰(zhàn)勝正義聯盟》。

很高興這次游俠網可以提前獲得評測資格,可以在游戲發(fā)售前為各位玩家?guī)碓u測。
蝙蝠俠死后的故事
《哥譚騎士》的故事開始于布魯斯韋恩留下的一段影片,影片的開頭韋恩對四人說“如果你們正在觀看此影像,那我已經死了”。隨后劇情跳回到出事前,蝙蝠俠與神秘人正在基地中纏斗,打斗的過程中神秘人摘下面具表明自己是拉斯·艾爾·古爾。由于沒有防備,蝙蝠俠不敵古爾,無奈之下只得開啟基地自毀程序,二人一同葬身火海。

夜翼四人趕來后只發(fā)現了蝙蝠俠的遺骸,在視頻的后半段我們得知在戈登局長死后警局就再也沒有相信過他們,鐘樓則被蝙蝠俠作為行動基地留給眾人。當然,基地里面還存放著蝙蝠俠的所有文件,以及一部分已經過時的裝備。隨后眾人參加了布魯斯韋恩的葬禮,葬禮過后四人討論決定從蝙蝠俠生前的最后案件開始調查,游戲也在主角團四選一后正式開始。

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小丑女”哈莉奎因會發(fā)來一段視頻,視頻中小丑女表示自己拿到了蝙蝠俠的死因,想要的話就來黑門監(jiān)獄。當小丑女的主線劇情推進完畢后,有關哈莉奎因的故事還將作為支線繼續(xù)存在于游戲中。

除了小丑女,企鵝人、急凍人等反派也會出現在游戲中,貓頭鷹法庭將會持續(xù)出現在本作的主線劇情。

說完了劇情我們再來介紹下這次的主角們和反派。夜翼本名迪克格雷森初代羅賓,原本是馬戲團雜技演員,因父母被殺成為孤兒被蝙蝠俠收養(yǎng)。羅賓原名蒂姆德雷克,第三代羅賓即紅羅賓,蝙蝠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蝙蝠女孩本名芭芭拉戈登,哥譚市警察局長詹姆斯·戈登的女兒,被蝙蝠俠激勵走上了打擊犯罪的道路。紅頭罩本名杰森托德,原本是二代羅賓因不滿蝙蝠俠不殺小丑的做法自稱紅頭罩,叛離了蝙蝠俠不殺的原則。而開場CG中與蝙蝠俠一同死亡的拉斯·艾爾·古爾則是刺客聯盟的首領忍者大師。

劇情開篇的蝙蝠俠之死無異給了姥爺粉們當頭一棒,兇手的披露也讓劇情失去了些許懸念。還有值得遺憾的是雖然游戲中有四位主角,但主線劇情不會因為切換角色產生變化,只有在鐘樓出現回憶提示時才會出現角色劇情。類似給他愛5的操控多主角穿插進行任務也沒有。

全新的哥譚市
對比《阿卡姆騎士》這次的《哥譚騎士》重新制作了哥譚市地圖,地圖從之前環(huán)狀相連的三座小島變成了由上至下相連的三座小島。這三座小島分別是下方的老哥譚,中間的新哥譚,以及最上方的哥譚北區(qū)。

要說最大的變化嘛,那就是這次的哥譚市終于有了白天。老實講這次的晝夜交替做的比較簡陋,雖然主角團會在白天換上便裝變成另一幅模樣,但只能在鐘樓里活動,像是制作裝備、查看線索這些事情放到晚上也不是不行。而變更晝夜的方法也僅僅是在出口處選擇外出巡邏,如果可以做出劇情中提到的幫管家阿爾弗雷德采購物品,能夠在白天出去走走也是好的。

除了晝夜交替這次哥譚市的街道上還增添了許多路人,這些路人為黑暗的哥譚市增添了些許“生機”。一開始大多數市民會驚訝主角團的出現,或是嘲諷主角“這種義警檢查不了多久”,當解決的犯罪活動不斷增多市民也會對主角做出改變。

作為一部開放世界RPG游戲收集品自然是少不了的, 在哥譚市的各處藏有蝙蝠鏢等待著玩家回收,街頭還存在著許多地標和涂鴉藝術等待著掃描。最后就是布魯斯留下貯藏箱,當到達指定地點后玩家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收集所有標記,收集成功后系統(tǒng)會提示貯藏箱位置,打開可以獲得經驗、芯片等獎勵。

這次的《哥譚騎士》為玩家提供了多種出行方式,像是在預告片中玩家就曾見到飛行翼就是其中之一。游戲中的四名主角每人都有一種獨特的出行方式,飛行翼為夜翼專屬,紅頭罩則是一種類似空中多段跳的出行方式。載具方面從蝙蝠車換成了蝙蝠摩托,相比之下后者的初登場在視覺沖擊力還是遜色一些。蝙蝠摩托操作還是比較難的,好在路夠寬。至于蝙蝠摩托的自定義也就是換換色,調整輪轂大小什么的就別想了。當然,如果你懶得跑路也可以使用快速移動出行。

▲蝙蝠摩托初登場
風格迥異的四人
《哥譚騎士》最大的賣點自然是由夜翼、羅賓、蝙蝠女孩、紅頭罩四人組成的蝙蝠家族,這四名主角每人都有專屬技能樹。像夜翼除了戰(zhàn)斗時的連段花哨,技能名稱更是貼切了其雜技演員的身份,紅頭罩的技能則強化了其射擊能力和抓取能力。

玩家可以選擇更有優(yōu)勢的角色進行任務,像游戲初期潛入警局玩家可以選擇更有利的羅賓進行任務,到黑門監(jiān)獄找到哈莉奎因拿到有關蝙蝠俠的證據時,就可以使用紅頭罩闖進監(jiān)獄。

在游戲中玩家可以自由切換四人進行游戲,但游戲初期的引導方面沒有做好。玩家需要在解鎖鐘樓基地后前往基地左側角落找到四人戰(zhàn)衣才可以切換角色進行游戲,這一點在第一次到基地的時候并沒有給出提示,需要玩家在靠近戰(zhàn)衣后才會跳出教程。以至于筆者在游戲初期一直認為本作無法切換角色,想要玩其他角色就要開新檔重新來過。

為了保護玩家肝游戲中的四名主角采用了等級共通的設定,主使用角色和其他三名角色等級相同。用制作人的話來說玩家總有一名來電的英雄,但玩家總有想體會其他三名英雄的時候,從頭刷級做任務就會導致體驗變差,《漫威復仇者聯盟》既是如此,這一改動減少了玩家不比要的刷刷刷環(huán)節(jié)。

相比《阿卡姆騎士》需要購買DLC等方式解鎖戰(zhàn)斗服,本作為每名角色配備了15套風格各異的戰(zhàn)衣供玩家選擇,除了外觀戰(zhàn)衣還存在數值上的差異。提到數值自然就讓人聯想到了刷刷刷,沒錯本作存在著刷刷刷環(huán)節(jié)。在游戲中解決敵人會獲得聚合物、鈦金屬、貢等素材,這些素材可以用來制作戰(zhàn)衣和武器,光有素材還不夠制作裝備,玩家還需要通過擊倒敵人獲得藍圖。逃得過練級,逃不過的刷裝備,戰(zhàn)甲的數值方面更偏向《漫威復仇者聯盟》。

再來說說戰(zhàn)斗系統(tǒng),對比《阿卡姆騎士》本作取消了連擊計量表,增加動力技能計量表。當玩家使用普通攻擊和遠程攻擊時會積累動力計量表,計量表積滿后可以使用動力技能,帶有穿刺屬性技能的動力技能還可以讓敵人破防。

操作方面因為本作沒有鎖定系統(tǒng),戰(zhàn)斗就變得異常蹩腳。在游戲第三章后會出現名為利爪的敵人,需要使用重型遠程攻擊將其打暈后才能造成傷害,然而當利爪倒地再次受到傷后會立刻起身進行連續(xù)閃避。無法鎖定的隨緣攻擊只能讓利爪仰臥起坐,戰(zhàn)斗體驗支線下降,釋放動力技能也存在這一問題。

相信大多數玩家聽過“謎語人滾出哥譚市”這句話,在本作的主線劇情中也存在著解謎的玩法。相比之下本作的解謎環(huán)節(jié)有些無聊,基本就是用掃描器四處掃一掃,然后到達特定的地點根據線索解謎。用游戲初期的隱藏房間舉例,只要確定了需要用微波爐打開密室,再從幾個不同位數的密碼中找到相對應的就解謎成功了。

評測總結
《哥譚騎士》舍棄蝙蝠俠選用夜翼、羅賓、蝙蝠女孩、紅頭罩四人擔任主角無疑試一次大膽的嘗試,四名獨具特色的主角加上全新的哥譚市為玩家?guī)砹诵迈r感,刷刷刷環(huán)節(jié)為玩家增添了可玩性。比較可惜的是使用不同的角色并不會對劇情產生影響,四人小隊也沒有給他愛5的那種穿插使用角色進行任務。拋開珠玉在前的《阿卡姆騎士》,本作算是一部中規(guī)中矩的開放世界RPG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