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望理由書自己寫還是找人代寫?
志望理由書/志望理由書,
是申報大學的基礎材料之一。
申報大學的方法中,有一種叫「書類選考」方式,可以認為是純材料審核,也就是說沒有筆試/面試。但實際上每個學校的「書類選考」有不同,不是一定沒有面試審核環(huán)節(jié)。
代寫,意味著別人替你寫的,通常也可以理解為超出自身水平的材料。
有什么利弊??先談談弊端。
大學的審核中,一般包括~基礎材料?校內筆試和面試。
1)假設,是純材料審核,沒有校內筆試和面試。??所以會有人說代寫也不會被發(fā)現,這是錯誤的。因為,如果代寫出來的日語水平嚴重超出了學生實際日語,比如明明是N2,或明明是N1低分飄過,或明明是留考記述分不到30分,志望理由書的日語表現卻是N1+而且是“差距懸殊”,反差太大的話,審核材料比對時會讓審核關產生對材料做假的懷疑甚至反感…其中有時還會有國內老師寫的推薦書,我實際看過推薦書的日文內容,第一感覺就是,志望理由書的日語(學生代寫的),和 推薦書的日語(日語老師寫的),反差很大,而且就是那種~這不說明學生日語比老師還厲害嗎??如果學生學生的日語N2或N1勉強合格或留考EJU的記述分較低那種…換了我也會認為這樣的材料是屬于“不誠實材料”… 2)假設有校內筆試,日語或小論文,結果考的一塌糊涂,讓審核官認為這種如果這中日語水平根本就不可能寫出志望理由書的那些日語表現水平,很明顯就是代寫?或語言學校/私塾老師的“過分修改輔導”,雖然無法拿出證據,并明確認定是代寫,但??這并不妨礙做出某些不利于學生的審核處理… 3)如果,有面試(口試),那就更不好辦了…志望理由書寫的一大堆高大上的專業(yè)術語,邏輯緊湊的那種,偏偏面試中~聽不太懂提問,或干脆曖昧/跑題,或回答的就像機器人哈哈哈說的有板有眼有條有理,一旦戳文其中細節(jié)頓時懵逼/判若兩人…還是同樣一句話,面試官不會也不能證明是代寫的,但這并不妨礙打低分?… —————///其實我在實際輔導中有不少這類學生,雖然本人很聰明很認真,但偏偏這個與本人的日語水平差距大,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聰明“容易想多”,想的越多,越困難用日語準確表達,實際上就是因為“半懂不懂”/思路曖昧,中文表達本身已經是很抽象了還要一個勁兒的“尋找最佳答案”…殊不知,志望理由書的含金量和實際意義并不在于內容本身…就和上面解釋的那樣,需要符合本人水平,不要反差太大…否則適得其反……
——-///怎么辦? 也只有一個辦法,早一點準備!不要整天刷刷刷過去真題,每天抽出時間查看目標學校/學部專業(yè)的官網信息,嘗試用自己的想法,下筆寫上第一段!具體提前幾個月?沒有答案,總之,早點發(fā)現自己的短板,才會有足夠時間來彌補。
假設找人幫忙輔導,但不能直接照抄,前輩輔導寫出的內容,日語水平,知識點,邏輯等超過自己很高的話,盡量先用翻譯器翻譯成中文,然后用自己的努力,重新寫一份,然后提交日本語言學校老師修改日語,私塾老師也是一樣,同樣重復一點點修改,這個過程越長,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足夠多,就可以成為自己的東西,也可以從中提高日語書寫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