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zhàn)
淝水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和巨鹿,官渡,赤壁之戰(zhàn),并稱為以少勝多四大著名戰(zhàn)役。
而淝水之戰(zhàn)是由少數(shù)民族氐族建立的前秦和東晉之間的戰(zhàn)役,前秦統(tǒng)一北方以后,實力強大,歷史上著名的苻堅大帝統(tǒng)兵百萬呈碾壓之勢進攻東晉,而東晉兵馬才區(qū)區(qū)八萬!
怎么看這都是雞蛋碰石頭的戰(zhàn)役,如果前秦取得勝利,那么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就是氐族,而不是蒙古了。
苻堅取得北方統(tǒng)一后,兵馬錢糧都遠超東晉,兩者完全不在一個數(shù)量級上,所以苻堅很想一統(tǒng)江湖,但是他手下的最重要謀士王猛提出反對意見,理由是漢人依然會維護晉朝,而且東晉并沒有犯錯,社會比較穩(wěn)定,又有長江天塹,目前不宜大動干戈,而且大多數(shù)大臣也是這個意見。
但是他的大將慕容垂和姚萇支持攻打晉朝,苻堅覺得此時出兵,簡直就是手到擒來,光扔馬鞭都能截斷長江,這就是成語投鞭截流的由來。
沒過多久,王猛去世,再沒人反對苻堅出兵了,于是苻堅統(tǒng)兵90多萬,殺向東晉。
東晉宰相謝安,全盤指揮,前線總司令是他的侄兒謝玄,但是東晉只有八萬兵力,主要是著名的北府兵,由名將劉牢之統(tǒng)帥。
前秦五萬前鋒很快打到長江邊了,苻堅覺得仗壓根沒必要打,贏定了,就派使者朱序前去勸降,而朱序本來是晉朝將領,兵敗不得已降秦,實則內(nèi)心向著晉朝的。
朱序來到晉朝兵營,不僅沒有勸降,反而把前秦的部署和盤托出,還建議晉朝應該先動手,擊潰前秦前鋒,打擊敵方士氣。
于是北府軍將領劉牢之率五千精兵,突襲前秦五萬前鋒,打的前秦丟盔棄甲,損失一萬五千人,前秦軍心大大受損。
苻堅只能后撤,晚上看到河對岸樹木影影綽綽,就像無數(shù)士兵一樣,于是以為東晉兵力很多,這就是成語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由來。
但是畢竟前秦實力強,很快各路大軍靠攏了,雙方在安徽肥水兩岸擺開陣勢。
這個時候東晉提出讓前秦軍后撤一點,騰出位置來決戰(zhàn),苻堅覺得可以接受,并想著等晉朝過江的時候再半路出擊,半渡擊之,這在軍事上確實是個妙招。
沒想到,晉朝竟然在前秦還沒有后撤的時候就提前發(fā)動攻擊了,這個時候前秦的陣型完全散亂了,無力阻止東晉的軍隊,造成了混亂,而且朱序在后方到處喊前線崩潰了,大家快跑阿,后方看到前方確實在后撤,也不知道咋回事就一窩蜂的撤了。
而前方正在組織兵馬布陣,卻發(fā)現(xiàn)后方已經(jīng)亂成一鍋粥了,于是也亂了。
就這樣,前秦大敗,逐步分裂成后秦和后燕等多個國家,而苻堅本人也在兩年后被部將姚萇所殺,強大的前秦覆滅,好不容易統(tǒng)一的北方再次四分五裂。
而東晉得以休養(yǎng)生息幾十年,換來了社會的穩(wěn)定,為南北朝局面奠定基礎。這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
比較有意思的是,謝安在戰(zhàn)事最為緊張的時候,卻能氣定神閑的和賓客下棋,后來取勝的戰(zhàn)報送來,謝安看了一眼就放在旁邊,繼續(xù)下棋。
賓客忍不住問戰(zhàn)況如何,謝安說,沒什么,孩子們?nèi)倭耍e客聽了以后,高興的跳起來,跑出去給大家報喜了,這個時候謝安再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跑去向大家報喜,卻因為高興過頭,把腳上的木屐都磕破了,可想而知是有多激動!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里的王謝指的是王家和謝家,都是晉朝和司馬家一樣顯赫的大家族,王家比較有名的人物有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謝家比較有名的就是謝安和謝玄叔侄。
而謝安和王羲之是知交,著名的蘭亭序就是王羲之和謝安等三四十個老朋友喝酒寫詩的時候?qū)懙?,朋友們喝酒喝的嗨皮,你一句我一句的寫了很多詩,就由王羲之來作序,這就是著名的蘭亭序,是人類歷史上最頂尖的書法作品沒有之一。
李白不喝酒就寫不了詩,王羲之不喝酒就寫不了字,可見酒是好東西,千萬不要戒,只是絕對不要過量,酒后絕對不能開車。
而我,滴酒不沾,我容易咳嗽,我要做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