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最好的模樣——簡評韓劇《二十五二十一》第十二集

文/十二月黨人
年齡不斷增加,我們不斷長大,擺脫幼稚,走向成熟。但是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這一代人也失去了很多東西,高壓的生活也把我們的棱角磨的平之又平。我們確實擺脫了兒時的天真,但也走向了冷酷、殘忍、怯懦的極端。資本主義異化了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不再熱血沸騰,也不再熱淚盈眶??觳臀幕?、奶頭樂不斷宣揚著惡俗與仇恨,這就使得剛剛播出不久的《二十五二十一》的第十二集顯得格外清爽且珍貴,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當(dāng)中最善良、青春中最帥最酷的那一面。
女三池升婉是個比較mysterious的角色,身為高中生的她有著本不該屬于這個年紀(jì)的成熟,在很多場合都保持著一種知性的形象,但她在自己的朋友與親人面前有時卻像個孩子,淘氣、富有活力。
看透一切,期望太高,讓她開始厭世抑郁,很多時候都是依靠著五人幫來進(jìn)行暗戳戳的治愈,于是,很多人都覺得她會走向bad?ending——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池升婉非但沒有消極避世,反而努力生活,選擇了自己想走的路。
常態(tài)化的針對學(xué)生的校園暴力與韓國僵化教條且保守的教育體制讓池升婉窒息,怒氣、怨氣不斷累積,最終文智雄的又一次被打讓她徹底覺醒,開始反抗學(xué)校的非法暴力。
學(xué)生始終是天真的,作為優(yōu)等生,十多年的教育讓她主動選擇了合法途徑,可笑的認(rèn)為統(tǒng)治階級的暴力機器會為受害者鳴不平。結(jié)果,官官相護(hù),警察根本不管,保守的社會也認(rèn)為池升婉是在挑戰(zhàn)“合法秩序”與“公序良俗”,用冷漠無情的打了她的臉。
十多年來堅信不移的信仰轟然倒地,自己也差點被資產(chǎn)階級反動媒體坑害,19歲的她壓力山大。但她沒有選擇讓步,在這股逆流面前她選擇了“反潮流”,用退學(xué)與放棄高考來向這個毫無人性的學(xué)校表達(dá)最憤怒的抗議。最后,她贏得了尊重、尊嚴(yán)、自由、與贊揚——反觀學(xué)校,反觀那些“為人師表”的禽獸,無人問津,學(xué)生們甚至在課堂上為池升婉辦歡送會。民意對比,高下立判。
在這里我不會去猜測池升婉最后的命運,我也不會像某些飯圈魔怔人一樣搞惡意揣測和陰謀論,畢竟這一集的意義直接封神,我也懶得參與這些小布爾喬亞的無良撕БИ。
當(dāng)池升婉離開學(xué)校時,不管是劇里的文智雄還是劇外的彈幕評論都表達(dá)了惋惜,我也一樣,覺得太可惜,寒窗苦讀十二年,其實這些咬咬牙就過去了……
不過后來一想,如果池升婉選擇了妥協(xié),換來的難道就是平靜與勝利嗎?恐怕未必!人情世故我們都知道,如果你主動示弱,換來的就是對方蹬鼻子上臉的不斷侵犯,對方認(rèn)為你軟弱可欺,只會變本加厲的去欺負(fù)你。
更何況,從年齡上來講,不管她的心智有多成熟,池升婉始終都是個孩子,三觀尚在形成時期。假使她選擇了妥協(xié)退讓,吃了虧,日后習(xí)慣成自然,那后果更是不堪設(shè)想。
從單人視角上來講是如此,如果我們從更大的方面來看,也能發(fā)現(xiàn)她的行動的最大的意義——對不公的反抗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
講真,這個世界一點也不缺瓦全的人,隨便扔塊石頭都能砸到。但是,敢于玉碎的人卻越來越少,甚至幾近“消亡”,所以池升婉的行動與反抗起碼就我看來顯得十分難能可貴。
她難道不知道反抗的代價嗎?她難道不想上大學(xué)嗎?我相信她這些都是知道的,但是她明白“No?sacrifice,?no?victory”,想要變革,就必須自愿付出代價,否則就只能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里窩囊的茍且。
存在并不合理——池升婉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她用行動對抗了這個看似牢不可破的紙老虎,用高尚的立場贏得了道德上的勝利,也教育了她的朋友同學(xué)與我們“從來都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這個客觀真理。而這,也是這一集最想教給我們的道理。
所謂“潮流”、“大流”有時并不正確,不小心陷入其中只會迷失自我,喪失方向。這就需要我們像池升婉一樣“反潮流”,勇敢的逆流而上。我相信最后不管是HE還是BE,當(dāng)她回首往事時,她都會感到驕傲與自豪。
畢竟,這是青春最好的模樣?。?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