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誕生的前夜


作者:LIAR
封面:《HUMAN LOST 人間失格》
《HUMAN LOST 人間失格》從 2015 年左右開始著手,最初得知要在《人間失格》中融入科幻色彩的時候,就連擔當腳本的沖方丁也感到十分震驚。企劃內(nèi)容是將《人間失格》的文學色彩打造為黑暗英雄題材的科幻作品。雖然腦中姑且有個初步的印象,分鏡也從初期就開始繪制,但具體的要將大庭葉藏塑造成一個怎樣的人物、該表現(xiàn)成怎樣的科幻世界觀,大約經(jīng)過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才討論出來。
在這期間,沖方反復研讀太宰治的原作,也寫了好幾套電影的故事大綱。若這部作品所隱藏的主旨不切合現(xiàn)代的話,這企劃就無法成立。然而在議論的過程中確信,原本《人間失格》的主題就十分符合現(xiàn)代,逐漸找到了正確的出路。
要想達到這最終解,必須要突破三道難題。第一是關(guān)于標題的理解。所謂的“人間失格”,指的是大庭葉藏這個人類失去了身為人類的價值。在這部作品中則解釋為“人類集體失去人類價值的社會”。因為只是個人的故事,不足以形成一部科幻作品。個人的發(fā)現(xiàn)與生活對人類的影響,這是類科幻作品的作法。逐漸看到了作品的世界背景。

第二,《人間失格》這部作品是太宰治的自我映射,描寫了他的“死”。這本該是成為黑暗英雄作品的關(guān)鍵所在。但在這里沖方并不在作品中討論如何“死”,而將作品倒了過來,改寫成“死不了的世界”。太宰為了雪恥而希求死亡,這是虛無主義、英雄主義,也可以說是一種諷刺,本次置換成了“即使追求死亡卻也一無所獲的世界”,則更加具有科幻色彩。這樣的社會一旦成立,就必須得考慮在這里居住的人類都有著怎樣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從而形成一部科幻作品的主題。
第三,也就是“黑暗英雄的誕生場面”。沖方選擇了讓主人公一開始就在高處進行“切腹”的場面?!禜UMAN LOST 人間失格》是“希求死亡的世界”,當想到“死”的時候首先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就是這個情形。尤其一說到在日本文化中的“死”,全世界都會想到“切腹”。以死雪恥或是洗脫污名,對不如意的人生進行抗議的一種行為。沖方認為“死”了之后再變身這“不得了”的事一定會被全世界的觀眾所接受。因此這一鏡頭也是在起草大綱時就決定下來的。


作品的世界設(shè)定在沒有病痛的烏托邦未來日本。說到關(guān)注人類身體“健康”的科幻作品,難免會讓人聯(lián)想到士郎正宗的《攻殼機動隊》和伊藤計劃的《和諧》,沖方自己執(zhí)筆的小說《馬杜克緊急法令》(殼中少女)系列、參與系列構(gòu)成、腳本的動畫《PSYCHO-PASS》系列,這一題材也可以說是近年來科幻作品的一大熱門主題。
沖方表示,自己在寫到以數(shù)碼科技為主題的科幻題材時,寫的越多越是沒東西寫。例如最基本的汽車自動駕駛化,如果沒了方向盤,那么從影像制作的角度上來看,就會無故增多“空白”的畫面。再加上用 CG 動畫來制作,整體就會顯得更加冷淡和空虛。因此才會選擇其他的科技作為科幻作品的主題,沖方認為這其中最貼近生活的就是“醫(yī)療”,以延長壽命、長生不老為主題。無論受到怎樣的傷害都能夠得到完全治愈。

另外,關(guān)于科幻作品還有兩大類寫法。一類是描寫希望,通過人類的發(fā)明和科學的智慧來拯救人類的故事。另一類是依靠科學的智慧來治理,人類放棄了理性,反烏托邦的故事。本次雖然反烏托邦的比重占得比較大,但反過來也暗示了救贖的可能。
電影的大綱混了大量這兩類的寫法,但如果是突然某一天全世界都被拯救了的故事,恐怕放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觀眾能夠感同身受了。雖然也有像電影《絕世天劫》一樣,主人公最后犧牲了拯救了誰的故事,但太脫離現(xiàn)實了,感動不起來。這并不是在批判電影的好壞,純粹是跟不上這個世道罷了。因此沖方才決定要寫一部“即使是在無限持續(xù)的痛苦中也存留一抹希望”的故事。

原案《人間失格》的主要人物在作品中悉數(shù)登場,世界觀即使從昭和跳轉(zhuǎn)到未來的科幻世界,人際關(guān)系也還沿襲了原案。為了將大庭葉藏=太宰治這一灰暗的人物改造成打斗場景豐富的科幻世界主人公,沖方煞費了苦心。但最重要的是在原案《人間失格》中各角色的立場和關(guān)系是完美的。因為在葉藏的身邊有著“把自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堀木正雄和“看重他人”的柊美子這兩個人物,他們正好處于葉藏精神上“蹺蹺板”的左右兩端。

如果只是把葉藏這個角色單獨從原案中取出,是絕對行不通的,正因為有了這兩個最佳的角色配置,葉藏這個人物的形象才得以成立。盡可能不打破這一配置,來塑造堀木和美子的角色形象。

作為主人公,大庭葉藏的行為十分現(xiàn)代化,他是會被信息給左右的人。當代社會每天都遭受著社交網(wǎng)絡還新聞等信息的槍林彈雨,這就是現(xiàn)代人所面臨的危機。一邊懷抱著“希望”,一邊感受到的卻是“絕望”。這就是《人間失格》的大庭葉藏,完全就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在起草大綱的時候,沖方就對此進行了這番嘗試,保留了原案的主人公與其人際關(guān)系,將其更為“現(xiàn)代化”地描寫,從結(jié)果上來看這一作法是行得通的。
作品里強調(diào)了“無病”“不老”的概念。在這融入了科幻和昭和色彩的世界觀中,喚起了目前日本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步入超高齡化。在原案《人間失格》中,價值觀劇變,人們想要正確地活下去然而卻陷入泥沼之中。因此沖方本次也必須塑造一個誰也無法逆著這一潮流的世界。比起昭和初期的色彩,更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日本在平成、令和時期的社會問題,有著諷刺意義的反烏托邦作品才是最接近《人間失格》的作法。在制作過程中,沖方的這一想法也獲得了相關(guān)人士的一致認可。

大庭葉藏這一人物是這社會最普遍的一員,他受到了社會各處的影響。葉藏希望能夠在這社會上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卻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倒不如說“現(xiàn)在”越發(fā)嚴重。沖方也把這一處境直接寫進了作品中。
沖方很明白,一定會有人認為“在娛樂作品中出現(xiàn)了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頭疼的部分,會讓人回想起不愉快的事”,但他更希望觀眾能夠打破這層無可奈何的苦悶。在這部作品中感受到苦悶的同時,和大庭葉藏一同抱有“突破”的希望。因而,沖方在這部作品中加入了大量不會出現(xiàn)在一般的動畫里的“年金”“社會保障”等關(guān)鍵詞。讓觀眾去下意識地聯(lián)想到現(xiàn)代的生活,通過這部作品來打破現(xiàn)狀。


沖方的作品橫跨了純文學、娛樂文學、小說、動畫、漫畫。這部作品也是“科幻作品與純文學”的奇妙組合。沖方表示往往故事的原型都來自非常古老的傳說,以《星球大戰(zhàn)》和《攻殼機動隊》為例,這兩部作品的原型都來自古代的神話,《攻殼機動隊》里人偶取得了生命而成為人這一概念源于希臘神話的皮格馬利翁。原案《人間失格》十分有趣的一點是,它是非常“現(xiàn)代化的神話”。太宰治思路清晰地用構(gòu)造式的筆致描寫了人類演變、精神毀滅的故事。這是極為現(xiàn)代化的主題,即使是引用了古代的神話、寓言也無法寫出的現(xiàn)代神話。
因此以《人間失格》為原案的《HUMAN LOST 人間失格》就顯得更為奇妙。若想要沿襲傳統(tǒng),完全可以像迪士尼和皮克斯那樣以流傳了百年的故事為原型來進行創(chuàng)作。但沖方等人是下定了要將這“通常的構(gòu)造”給打破的覺悟才來編造新的故事,必須要遠離這類普遍的作法。盡管如此也還是奇跡般地將著平衡得以成立。這是一個無論問誰都會得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崩壞”的企劃。不過最終奇跡般地完成了這部作品。當然,這點離不開所有相關(guān)人士的努力。
這部作品是“沒有神的神話”,是神話誕生的前夜。這里是未知的世界,即使人們忘記了“自己該如何生存下去”的信仰原理,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也必須尋找新的原理。


作品目前已在日本上映,無論是喜歡科幻的人也好還是喜歡太宰治的人也好,沖方都希望觀眾能夠從這部作品中找到新的發(fā)現(xiàn)。觀看的角度不同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化學反應,這部的故事完全脫離過去的作法,希望各位看官能夠發(fā)現(xiàn)“新的娛樂作品之道”。
現(xiàn)代社會,突飛猛進的影像作品峰巒起伏,但人們似乎更容易把視線都放在手機屏幕上。沖方提醒在電影院里正打算這么做的人,在看這部作品的人請停下你的手,用心去感受眼前的這部作品,去思考。
雖然這是一部通過灰暗的主人公來講述的故事,但作品本身令人興奮的部分很多,多到讓人無法想象,是一部在如今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下,讓人逃避社會的苦悶,變得自由的故事。僅僅覺得有趣自然也無妨,但沖方更加希望觀眾們從中感受到這部作品所要描寫的“想要去突破的沖動”,希望這部作品中所描繪的活生生的感情能夠扎根在觀眾的心底,愿對社會感到苦悶的人找到精神上的突破口,這也是以沖方為首的影片相關(guān)人員由衷的希望。


【參考資料】
好書好日:太宰治の代表作がSF動畫に! 電影「HUMAN LOST 人間失格」で腳本?沖方丁さんがもくろむ「神なき神話」の真意とは(https://book.asahi.com/article/12914152)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nèi)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1ef219aea35bd727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