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電吉他的彈奏速度?

我學電吉他一開始就是根正苗紅的速彈派,學習期間看了非常多大師的視頻/書籍,例如:Michael Angelo,Paul Gilbert,Andy James, Guthrie Govan等等對于速彈的理解和教學。所以對于如何提速這個問題深有感悟!特此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于想突破手速的朋友一些幫助!
(PS:全文三千多字,純干貨,一站式解決提速問題,可點贊收藏后慢慢觀看)
提升速度的練習過程是一套具有嚴謹邏輯的練習方法,并不是死磕就可以嗑出來的。(死磕出來的只有腱鞘炎)所以我將從以下的幾個步驟來和大家詳細探討一下,如何系統(tǒng)的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手速,最后我會給大家一些額外的Tips:

1. 打好地基——正確演奏
如果說把打造速度比喻成打造高樓,那么你的地基越深,你的大樓就可以修的更高。可以說你的基礎決定了你演奏速度的上限。什么是手速的基石?我認為是:正確手型,指法,技法
正確的手型
相信大家學習電吉他前幾節(jié)課都會有關注到這一點,但是往往被忽視最多的也正是這一點。新手常見的問題就是按照一個自以為習慣的姿勢就開始磕速度,BIG NO NO NO?。≌埣m正你左手與右手的姿勢!左手的手腕,指關節(jié),觸弦點等是否正確;右手握撥片的方式,擺放位置,肩膀放松等是否有注意。


正確的指法
指法對于速度的建立至關重要,好的指法事半功倍。因為他是符合人類身體運動的自然規(guī)律的,你要逆自然法則而行,那速度基本與你無緣了。建議,如果譜子上有表明指法,左手用哪一根手指演奏,是否有擊勾,滑音,點弦等;右手上撥還是下撥,還是經濟撥弦還是混撥等,就按照譜子上的指法來執(zhí)行。沒有標明指法就先把最優(yōu)指法摸索出來,再進行練習。

正確的技法
技法或者說技巧是人們?yōu)榱颂嵘葑喽鴮iT總結和設計出來的一種演奏方法。技法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演奏具有一定難度的樂句,說白了就是給你提速的。對于技法的掌握一定要慢慢的去練習,找到演奏上的感覺,形成肌肉記憶。秘訣就是一個字:慢?。?!一個音,一個音慢慢的去感受。例如掃撥(右手),一個音,一個音的去靠弦,去感受指關節(jié),腕關節(jié)的移動。

(建議大家可以把地獄訓練的文字看完,這個要點在我之前的回答中也有提到過)
2. 提升演奏的質量——節(jié)奏,音量,細節(jié)
有了正確的手型,指法,技法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你的演奏質量,但極高的演奏質量是需要專門的訓練的。同樣也是分為三個部分,節(jié)奏,音量,細節(jié)控制
節(jié)奏
這是電吉他手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我見過太多人(包括我自己剛開始的時候)掃撥句子中間忽快忽慢,糊弄過去;擊勾弦不平均;交替撥弦音階不平均,順手的時候就快點,不順的時候就慢點等等。在這里我提出一個概念:絕對平均?。?!沒錯,是絕對。我的一個師弟和我說,他看很多人彈掃撥很快,但是也是不平均的,我就回答他一句話:說明水平沒到位啊。
你可以選擇不彈平均,但是你必須能夠絕對平均!
方法很簡單,節(jié)拍器死磕,練什么都要用節(jié)拍器。節(jié)拍器我簡單說2個要點:
a. 節(jié)拍器不是你聽到之后,才演奏。你演奏的音需要和節(jié)拍器重合,當你音量蓋過節(jié)拍器的時候,并且處于絕對平均的狀態(tài),你是聽不到節(jié)拍器的聲音的。
b. 用節(jié)拍器的自動靜音功能訓練,例如可以是四拍發(fā)聲,四拍不發(fā)聲,或者隨機發(fā)聲。這樣會極大的提升你內在的節(jié)奏感。使用節(jié)拍器不是為了借住一個作弊工具,而是喚醒你內在的節(jié)奏感。

音量
出了忽快忽慢,吉他手還經常忽強忽弱。建議大家有意識的用耳朵去聽你的演奏,是否每個音的音量做到了均衡。還是那句話,你可以選擇不彈均衡,但你必須能夠絕對均衡!右手的撥弦,上和下撥的均衡,掃撥與擊勾弦音量的均衡,純擊勾弦(legato)的擊勾均衡等等。
細節(jié)控制
當你可以做到節(jié)奏與音量上的均衡的時候,我們需要做到可以處理樂句種需要變化的地方的一些細節(jié)。例如重音變化,開放與Mute(悶音)的交替變化,節(jié)奏與音量的變化。這一些變化都是建立在上述練習有了良好基礎的前提下而成立的。從穩(wěn)定演奏到變化演奏,在變化中訓練手處理這些細節(jié)音符的能力。
3. 增強手指機能——肌肉與神經
現在開始正式進入打造速度的階段了。重申一遍,千萬不要跳過上述的步驟,他們決定了你演奏速度與質量的天花板,如果你直接跳到這一步,你獲得的只會是疲憊枯燥與失望。就像短跑運動員,會用各種方式來訓練他們的肌肉爆發(fā)力,神經協調能力,電吉他速彈在純打造速度的方面也可以視為一種體育競技。所以我們也需要打造具有爆發(fā)力,耐力的手部肌肉以及良好的雙手神經協調能力。
肌肉
肌肉的耐力與爆發(fā)力有非常多的訓練方法,有點類似你去健身房訓練有很多不同的動作一樣。例如左手手指獨立性與肌肉訓練,例如下圖

協調性神經
強健的肌肉加上出色的協調能力,才能是最終的高速高質演奏。我也給大家舉個例子,用于練習神經的協調性。

4. 沖速度——練習,方法,學習
終于到了我們的最終階段了,想必大多數速度上不去的人,都是直接在這個階段死磕吧。真正經過正確步驟到達這個階段的人,已經有很多心得和感悟了,但要達到真正的高速,所缺乏的是海量的練習!這里也是新手,高手與大師的分界線了!
在這個階段我的建議有幾個:
練習時間
保證每天有足夠的時間來練習,如果你問我多長時間才算夠,那就看你想要完成的目標了。成長曲線都是(函數)增長的,從100bpm到160bpm也許每天一個小時,練個一兩年就可以了。但是從200bmp到240bmp可能需要七八年。所以根據你的目標,來設定你的練習時間就好了。
但是切忌過量訓練,保護好你的手,如果有疼痛或者不舒服,請停下來休息一下再訓練。一旦受傷,那基本上接下來的幾個月可能都要荒廢。

練習方法
關于沖速度的方法直接看我這篇回答就夠了,非常的詳細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622158/answer/1817083952
大量的學習
這一個步驟是重復上述的所有步驟,沒錯,你沒看錯,重復上述的步驟。但,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去找大師們的教學,或者反復觀看大師的教學,溫故知新,或許你會有新的感悟。沒有學習的練習是低效的,你必須讓你的知識面隨時都遠超過你的技術面,這樣你才會有清晰的方向,如何去努力,如何去進一步,再進一步的完善自己的基本,細節(jié),計劃等等。
一些提升速度的Tips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想要提升速度,出了自身活兒夠好,我們所用的工具也要適合。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主要體現在:電吉他,拾音器,效果器,撥片。
1. 電吉他:選用可以速彈的吉他,例如Ibanez,musicman,Fender(部分型號)等等。他們的指板一般偏薄,雙搖琴弦距可以拉得夠低,部分指板具有凹槽,這些都是為了提速而做的一些設計。選用此類型的吉他,會事半功倍。

2. 拾音器:選用大功率的拾音器,例如鄧肯,EMG。大功率拾音器會讓你的音的Decay(衰減)、Sustain(延持)相對長一些,給你更大的容錯率
3. 效果器:其實就是一種“作弊器”,合理利用Boost(推子),壓縮,過載/失真,混響與延遲,都可以讓你的演奏更加輕松,因為這些效果器會讓你的音符“連”起來,極大的提高演奏的容錯率。當然,我建議平時練習,可以直插音箱(電子管最好),用干聲來練習。不要用這些效果來自欺欺人,如果干聲彈得又快又清晰(大村孝佳那種怪物級別的干聲),那你上什么效果器,都是如虎添翼!
4. 撥片:一般來說,建議選用偏厚的撥片,例如1.5,2.0,2.5mm的撥片。(Andy James早期聲稱他用過3.0mm的撥片)較厚的撥片回彈的速度會更快,所以撥弦的距離會變短,控制力也會提升,你可以自己多嘗試嘗試就知道了。我曾經用過鄧祿普小烏龜1.0,然后是犀牛1.4,現在用JTC & Ibanez的2.5。當然,撥片大小也很重要,亞洲人手指偏小,建議選用適合你手指大小的撥片,盡量手指可以覆蓋住整個撥片,不要漏一大截出來,這樣會影響你的控制力。

總結:
第一步:打好地基,掌握正確的正確手型,指法,技法
第二步:提高演奏質量,節(jié)奏,音量,細節(jié)控制得控制力
第三步:增強手指機能,提高肌肉爆發(fā)力耐力,神經協調力
第四步:海量的練習!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并且不斷學習
額外:使用趁手的神奇,并且合理運用設備為自己增速,提高容錯率
琴友們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關注 ?@BOHAN博涵,關注點贊,速度上200bpm?。。。?/strong>
(PS:以上資料可以私信我分享哦,大家一起交流進步,一起分享,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原文出處知乎:BOHAN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