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江湖,公眾號投稿圈見聞錄(六)
07 尾聲 一開始計劃寫這個系列文的時候,我曾經(jīng)以為會寫上十萬字。但是,最近聽天紀的時候,課堂上聽到一句話”君子者,言簡剛中,小人者,讒言易入于耳,邪言輕出于口?!? 倪師說,有的人講話很“復(fù)雜”,因為、所以……講了半天,你不知道他要說什么,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那么,他說出來的話,寫出來的東西也是什么樣的。 我以前的那些關(guān)于公眾號的文觀察到的都是具體的事件,我們?nèi)绻胗酶F舉法把公眾號這邊所有坑人的套路全列舉出來,理論上可行,可是,做起來就沒那么簡單了。 這也是這個系列文在開篇中就定調(diào)的意義所在。以前觀察到的都是一個個的點,而現(xiàn)在,嘗試連點成線,拔高視角,去看看在線之外,是否還有面。 公眾號這個圈子為什么坑人的套路這么多?這個問題回答了,其余問題迎刃而解。 因為號主是一群拋棄良心,只顧著逐利的群體,所以他們不介意一而再再而三的坑人,答案就這么簡單。 那現(xiàn)在,戲法背后的秘密被抖出來了,你的選擇又是什么? 我不清楚你的選擇,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跟一位寫手朋友的選擇。我們選擇淡出,這不光因為現(xiàn)在征稿的公眾號越來越少,且越來越坑,而是因為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感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圈子,最終我們發(fā)現(xiàn),它很讓人失望。 這并不是一片適合追求寫作之人耕作的沃土。 對于那些已經(jīng)號主們忽悠瘸了的大學(xué)女生,我想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明白里面的利害關(guān)系了,就撤出來吧。 回頭來看,這個系列的文在此落下帷幕,似乎很不錯。 那最后呢,送大家一段話吧,可能有些人聽過,來自魯迅先生。這段話放在這里,其實就是在打公眾號這個圈子的臉。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本系列終,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