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這三處變“大”,多見脾虛 腎虛 或脾腎兩虛,建議早發(fā)現早預防

如果你身上這三個地方慢慢變“大”的話,那就一定要注意了,因為這可能提示著脾虛,腎虛,甚至脾腎兩虛的情況出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三個地方都是哪里!
首先,就是眼皮、眼袋
眼皮和眼袋統(tǒng)稱為眼胞,而眼胞屬脾,叫“肉輪”,排除家族遺傳,通常一個人眼袋大,眼皮子腫,尤其是早上起來的時候,通常是因為脾虛后不能運化水濕,導致水濕停聚在眼皮了;而腎主水,腎陽也可以蒸騰運化水液,在加上中醫(yī)認為脾為先天,腎為后天,先天后天是相互滋生影響的,所以當時腎虛時,也容易出現眼袋大,早起眼睛水腫,以及黑眼圈嚴重等情況。

其次,腰腹部
這肚子呢,是脾腎兩經巡行的地方,在陰陽屬性上被劃分為至陰之處,很容易被痰濕所堆積,中醫(yī)認為呢,這痰濕就是西醫(yī)上的脂肪,所以很多痰濕體質的人都有大肚子,而痰濕就是水液代謝失常后凝聚而成的,所以依舊離不開脾腎。

最后,舌頭
如果脾虛或者腎虛不能運化水濕,導致體內濕氣變多時,那舌頭就會像海綿遇到了水一樣,逐漸變得胖大,但口腔的大小是固定的,所以兩邊碰到牙齒后就會凹陷,那齒痕也就出現了,所以一個人舌頭胖大,兩邊齒痕明顯時,通常提示脾虛,或者腎陽虛。
但到底是腎陽虛還是脾陽虛,又或者是脾腎陽虛,這個還得結合平時的癥狀來看,就比如如果是脾虛,那平時會伴隨著四肢困重不想動,少氣懶言,以及食欲不振,稍微吃點東西就容易腹脹腹痛,以及大便經常稀溏不成型,容易粘馬桶上沖不干凈等癥狀,這時調理就的健脾祛濕為主,可以參考參苓白術散,如果還伴隨著怕冷畏寒,不敢喝冷飲等癥狀就參考附子理中丸。

如果是腎陽虛,平時會伴隨著怕冷,四肢發(fā)涼,腰膝酸軟冷痛,以及精神萎靡不振,下肢容易水腫,和黑眼圈明顯,腳后跟疼痛,甚至是尿頻尿急,夜尿變多,經常早上五六點竄稀等癥狀,調理就得補腎陽為主,可以參考中成藥金匱腎氣丸,右歸丸之類的。

那如果是脾腎兩虛的話,就是上述癥狀都占點,調理就得脾腎雙補為主,可以參考脾腎兩助丸,桂附理中丸之類的中成藥。

那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了,如果身體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yī),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