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閑暇時隨意寫的小說)
1.
許多年以后,當這座廢墟上建立起一座座高樓大廈的時候,這里的住戶不會忘記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布雷克市長向最后一個釘子戶脫帽致歉。
哈雷小區(qū)是全市唯一的一個危房改造區(qū),這里的建筑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紅磚平房,市政府一直將這里的改造劃為重點工作,但是拆遷計劃因為受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阻撓,一直無法順利展開。
剛開始,大多數(shù)住戶都只是對拆遷補償款不滿意,畢竟從拆遷到重建,這期間至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他們不得不出去找房子住,而租房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因此,在各個方面的綜合考量下,政府決定將補償款提高,這樣一來補償款問題算是基本上解決了,但接踵而來的還有房子分配問題、租房補償問題、老人贍養(yǎng)問題等等。
在相關部門的積極調(diào)解之下,以上的這些問題也基本上得到了解決,然而,就在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完就差簽協(xié)議的時候,最后一戶人家卻是始終不肯簽字。
不論是拆遷隊長來勸說,還是政府部門來調(diào)解,他們的態(tài)度就是堅決的很,說什么也不同意拆遷。
拆遷是一項循序漸進的工作,它不會因為某一戶不肯搬走而停止,因此當整個哈雷小區(qū)都逐漸夷為平地的時候,在廢墟的中央?yún)s是依舊矗立著一棟五層的平樓,遠遠望去就好像是一棵草原上的橡樹似的。
于是,漸漸地這座小樓成為了各大媒體報紙的頭版頭條。史上“最牛釘子戶”也由此誕生。
2.
德萊恩一家也想搬出去,但是他們實在是沒有錢去租房子了,兩個月以前兩個老人的離世已經(jīng)花光了他們所有的積蓄,現(xiàn)在他們生活的物品大多是從救濟中心來的,他們也不想拖累政府的拆遷,但是他們能搬到哪里去呢?
難不成搬到天橋底下住嗎?或許他們夫婦可以忍受天橋底下的生活,但是他們兩個幼小的孩子呢?作為父親,他怎么能夠忍受自己的孩子跟著自己流浪呢?
所以他們只能呆在這里不走,雖然這里破敗了,但至少還是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德萊恩曾經(jīng)和拆遷隊的提過,只要他們愿意將補償款提前給,他是愿意簽字的,但是政府有著明文規(guī)定,拆遷款只能在房子重建好之后給,不要說拆遷隊長,就連政府相關部門的人也都沒有權利提前給拆遷款。
于是,在機器巨大的轟鳴聲里,在周圍大片大片的廢墟中間,一棟五層的平樓孤獨的佇立著,德萊恩一家就在這棟樓的四樓住著,每天忍受著各種各樣的噪聲。
然而,噪音并不是生活的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由于拆遷整個小區(qū)都停水停電了,沒有水電意味著生活將會變得異常艱難。
?如果沒有電,生活也許會少了很多的樂趣多了很多的麻煩,但是日子至少還是可以過下去的,可假使沒有水,那人是一天都活不下去的。
或許是同情于德萊恩一家的遭遇,盡管拆遷隊長多次明確了要徹底斷絕德萊恩一家的水源,但是這些在工地上長年累月工作的人,他們能夠深深的體會到生活的難處,所以在每一個深夜德萊恩來挑水的時候,他們都是視而不見,有時候他們甚至會把水裝好放在德萊恩一家的樓下。
3.
平淡而又艱難的生活就這樣持續(xù)下去,對于德萊恩一家來說,或許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至少不需要露宿街頭。盡管他們隨時有可能被趕走,隨時可能斷水,每天還要忍受各種各樣的噪音,但是,他們依舊感到溫馨。
因為,這是家??!
拆遷工作到了最后一步,整個哈雷小區(qū)就只剩下德萊恩家的這一棟房子了,拆遷隊長決定強制拆遷,他令人把推土機開到德萊恩家的門口,機器巨大的轟鳴聲震耳欲聾,推土機的巨嘴仿佛要吞噬一切。
德萊恩兩個幼小的孩子被嚇得哇哇大哭,他的妻子在一旁細心的安慰著,但面對轟鳴不斷的機器顯得于事無補。
德萊恩看著窗外的巨大機器,他知道這一次自己是不得不去面對了,早在兩天前,他們家就已經(jīng)被徹底的斷了水源,工地上的供水被強行切斷,到現(xiàn)在為止,儲存的水源已經(jīng)快要用完了。即便這一次沒有推土機,他也打算搬出去了。
德萊恩打開門,在他的頭頂上,是推土機巨大的鏟子,下面是一排排的拆遷工人,他將目光投向底下,與那些工人的視線相對,但他發(fā)現(xiàn)那些目光很快就會移走,仿佛不敢與他對視一般。
德萊恩笑了,他張開雙臂,深深的呼吸了一口空氣,在這最后即將離開的時刻,他想起了昨晚站在這里仰望夜空的情景,周圍沒有了高大建筑物的遮擋,視野變得開闊起來,昨夜的星空格外的美。
他閉上了眼睛,想要再一次感受昨夜美麗的星空。
“北斗七星,牛郎織女,太白金星,還有那忽明忽暗的……是不是半人馬星座?”
德萊恩喃喃自語,他知道這是自己最后一次站在這里了,他苦澀的笑了笑,就在他準備睜開眼睛結束這場美好夢幻的時候,忽然被一個人狠狠的拽倒在地。
4.
當脖子被松開的時候,德萊恩大口大口的喘著氣,這時候他才注意到將他拽倒的是一名消防員,于是他把目光轉向樓下,只見在破敗的廢墟上,站滿了人。
有消防車,有記者,有民眾,有工人。
在廢墟的上空,推土機的左方,還有一架無人機在扇動著小小的翅膀。
當?shù)氯R恩一家從四樓被接到樓下的時候,他才弄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原來下面的這些人以為他是要跳樓呢。
他好氣又好笑,但一想到從此以后就要流浪街頭,就一點都不覺得好笑了。
周圍有許多的記者扛著攝像機過來想要采訪德萊恩,但都被一群身穿黑色西裝的人趕走了,人群讓出一條路,一個穿著白色T恤的中年男人向德萊恩走了過來。
市長布雷克將一個信封交給德萊恩,并說道:“德萊恩先生,這是政府給您這一次的拆遷補償款,共三萬四千八百塊,請您核對。”
“對于這次拆遷對您和您的家人造成的傷害,我深感抱歉。我代表市政府向您和您的家人表示深深的歉意,這樣的事情我保證以后不會再發(fā)生?!?/p>
攝像機錄下了這歷史性的一刻:布雷克市長脫下帽子,對著一名普通的拆遷戶深深鞠躬。
德萊恩看著手中的信封,久久的站立著,然后他抬頭看了一眼天空,他發(fā)現(xiàn)今天的天空竟是格外的蔚藍。
第二天,在報紙上刊登了這樣一則頭條新聞:經(jīng)市委決定,今后拆遷款將在拆遷之前發(f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