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清明|「背后有人」這個信念,怕是個神通吧
今天是清明節(jié)氣,也是清明節(jié)。關于寒食節(jié)和清明節(jié)的內(nèi)容,我們過去已經(jīng)做過視頻啦,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回看往期。
那我們今天,就不聊所謂的「文化」知識了。知識說多了,像是一堆套話。敬祖說多了也一樣。
我們今天來說說我們自己。
寫這篇文案前,我正在用最大規(guī)模的香篆,打一爐子我自己調(diào)配的香粉。里面主要是:海南沉香、崖柏、臺灣紅檜木、薄荷、瑞腦,以及一點點玉蘭。我給它起名叫「君子所」,來自《尚書》:「君子所,其無逸」,意思大概是君子永遠會待在一個終日乾乾的狀態(tài)里,努力向上。然后,我打算在一爐裊裊青煙里,跟祖先說會話。
其實中國人這些年活的挺卷的。過去幾十年,我們因為屈辱而對自己痛下狠手,為了改錯,不惜把根刨了。但外面的新鮮空氣,好像也不太適合我們,或者說,我們還沒有習慣。所以這些年來,我們像一個無根浮萍,進步很大很大,走出了很遠很遠,把屈辱和不痛快甩在身后了。
然后我們的背后,空空如也。
我們背后原本是什么呢?今天不好展開了。但我記得一句詩,可能是后人編的:抬頭一片蒼茫月,是我生生不死心。
——我和世世代代的后人,抬頭看的是一個更古不變的月亮,這本身就是個強鏈接。中國人的「不死」,是子孫后代實現(xiàn)的。我們的祖宗,根據(jù)不同的宗教原則,也許會投胎,但肯定不會R.I.P。在中國人的信仰里,祖宗們始終有一片目光在我們身上。
時代發(fā)展太快,祖宗的期許早已經(jīng)過時了,比如我爺爺?shù)耐夤M鰝€軍官,但參軍第二年就解放了。養(yǎng)好傷以后,養(yǎng)活他一輩子的,是他外公專門請教會的神父來教的英語。祖宗的愿望落空了,但祖宗給的這份「遺產(chǎn)」幫他成家立業(yè),養(yǎng)家糊口,至今還能靠一嘴蹩腳的英文受人尊重。
我爺爺希望我爸爸做官,做官需要見多識廣,博聞強識,所以他專門托人去上海給他買書、買樂器、買體面的衣服。我爸爸當然沒有做官,我爸爸是個有哲學家氣質(zhì)的讀書人。這是我爸爸繼承來的。生活大多時候沒有一帆風順,但書籍和音樂至今是他的休憩所。
我爸爸希望我做自己愛做的事。當然他希望我愛做的事最好是去大學做教授。我也沒有完成他的期許。但我有著巨大的空間,作為自己的游戲場所,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同事,和我一起為了游戲上分而摸索。
在過去,我常常認為,祖宗和我們斷層了。無從溝通,即使溝通,他們也會很快發(fā)現(xiàn)我是個不肖子孫。
但今天,我覺得,祖宗見了我,應該仍然欣慰吧。
我們的身上,通過父輩的言傳身教,或多或少留下了他們的影子。而我們所努力的事,他們也許看不明白,但也未必不以此為傲。
我們的背后,是多少代不一定成就非凡但肯定為這短暫一生付出過許多的普通人啊。如果我們遇到了困難,他們多少要喊幾句「加油」,顯一點神通吧?
或者,「背后有人」這個信念,本身就是個神通也說不定呢?
今晚,每個節(jié)氣雷打不動的live茶話會也照舊和你們碰頭,我會酌情給你們念我寫給祖宗的話。
20:30,帶上你們的吃喝玩意,B站直播見!